在山陰道上閱讀答案
《在山陰道上》閱讀材料
山川的壯麗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
車在奔馳,風在歡笑,將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壓在整片大地上。遠處是重重疊疊、連綿不斷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靜,我們的車子奔跑著,遠山也像一起一伏的跟著賽跑;蕭山、河橋,剛剛落到眼前,卻又遠遠退到車的后面。
中午到了紹興城。
我們走在青石鋪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這樣嚴肅又歡愉,眼睛四處張望,處處都像有生動的故事在牽引人。
一片粉墻反映著白日的光輝。新臺門的門口簇擁著一群紅領巾。他們一看到新來的客人,便又簇擁過來,牽牽客人的衣袖,撫弄客人的圍巾,親密地交談,并爭先要領路。我就和這些孩子們一道擁進了黑漆的大門。
這是一座古老樸素的房屋,空闃無人,可是,這方桌,這條臺,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訴了我們許多故事,就是在這座房子里,魯迅先生幼年和農民兒子結成朋友;在父親的病中分擔了母親的憂愁;從這里他認識了封建社會的欺騙與毒辣;被侮辱與損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歲的時候,在一個刮風下雨的早晨,帶了一點簡單的行裝,辭別了母親,走出這座黑漆大門,奔向他一生戰斗的長途。
百草園是芳草萋萋的后院。這是幼年魯迅的樂園。孩子們在園里跑著,笑著,在那兒尋覓,可還有像人形一樣的何首烏?他們又圍在亭子旁邊,仰著頭,望著塑像;孩子們的臉,像朝陽照耀下初開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樣的明亮,亮著無限親切愛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畫的小石橋把我和孩子們引到三味書屋。書房里的陳設,正像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的一樣,正中的書桌上,現在還放著壽老先生手抄的唐詩。好像這兒剛剛放學,老先生和學生們都吃飯去了。
今天,我們的孩子,有了明亮的課室,有了大片的草地,還有細沙鋪成的球場。他們有了自由廣闊的天地。我這樣想著。突然在腦中出現一座勇士的雕像:
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
我撫摸著身邊一個孩子的頭發,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
我正在默默地尋思,一只小手伸過來了,又一只,又一只。原來時間已經不早,他們要整隊回去了。我們熱情地握手,說著:我們還要見面。
回來的路上,我們讓車在河邊慢慢開行。在靜靜的黃昏里,發光的小河上,滑著一只烏篷船。船尾坐著一個農民,戴著氈帽,有節奏地劃動一根大槳。河岸上,有時是稻田,有時又是開著紅花、黃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塊石板,牧童從牛角間爬上爬下,牛萬般溫存地馴服著。
我不知道這可就是著名的山陰道?
魯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寫過:
我仿佛記得曾坐小船經過山陰道,兩岸邊的烏桕,新禾,野花,雞,狗,叢樹和枯樹,茅屋,塔,伽藍,農夫和村婦,村女,曬著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隨著每一打槳,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魚,一同蕩漾。……凡是我所經過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來應該是這樣和平、美麗,而且光明,魯迅先生所說《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時代里,人們只能在朦朧的夢中見到,即使是夢,也被打碎!
今天,魯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朧中看見的"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云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著"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們祖國大地上,到處出現了。并將"永是生動,永是展開,以至于無窮"。
轉過山路,就看見了反映出幕天幽藍色的湖水。遠處城市,電燈通明,烘托著天空,像一片光的海。
一九五六年十月,杭州
(選自《中年百年游記精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動)
《在山陰道上》閱讀題目
16.“好久以來,‘故鄉’就在吸引著我”,句中“故鄉”一詞的含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可以劃分為三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起自“一片粉墻反映著白日的光輝”,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部分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作者引述魯迅先生所說的“好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并將‘永是生動,永是展開,以至于無窮”這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浙江紹興,古稱山陰。《世說新語》曾載:“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通觀全文,請回答作者為什么將這篇散文題為“在山陰道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從下列題目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16分)
(1)簡析《在山陰道上》謀篇布局的技巧
(2)簡析《在山陰道上》聯想的巧妙運用
(3)簡析《在山陰道上》景物描寫的特色
《在山陰道上》閱讀答案
16.①魯迅的故鄉;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園。
17.“我們還要見面” 具體寫參觀魯迅故居和三味書屋,表達了作者對魯迅精神的追尋和頌揚。
18.是為了說明魯迅所想望的好的生活在今天已經成為現實,贊美祖國的今天;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美好來來的堅定信念。
19、與作者游歷魯迅故鄉的旅程相吻合。暗寓旅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的“美不勝收”。
20.(略)
16.解析:從文章第二段“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這些美妙的名稱,像童話一樣,時時在我思想上盤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還想看看祥林嫂放過菜籃子的小河邊……在那濃霧彌漫的黑暗時代,魯迅先生在那里開始磨礪他的劍鋒,終生把持它,劃破黑暗,露出曙光”可以看出,“故鄉”指的就是魯迅先生真正生活過的故鄉。
而從第二段最后一句話“今天我決定要去瞻仰磨劍的圣地”中“圣地”一詞可以看出,這里的魯迅先生生活過的故鄉,在作者的心中,已經不是簡單的故鄉了,而是含有精神層面的東西,聯系全文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從這里汲取了精神的營養,所以應該是作者的精神家園。
看了“在山陰道上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