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閱讀練習及答案
《我與地壇》閱讀材料
那時您可以想像一個孩子,他玩累了可他還沒玩夠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頭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像是一個老人,無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勞任怨。還可以想像一對熱戀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說“我一刻也不想離開你”,又互相一次次說“時間已經不早了”,時間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離開你,一刻也不想離開你時間畢竟是不早了。
我說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說不好是想還是不想,還是無所謂。我說不好我是像那個孩子,還是像那個老人,還是像一個熱戀中的情人。很可能是這樣:我同時是他們三個。我來的時候是個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氣的念頭所以才哭著喊著閑著要來,他一來一見到這個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對一個情來人來說,不管多么漫長的時光也是稍縱即逝,那時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實一步步都是走在回云的路上。當牽牛花初開的時節,葬禮的號角就已吹響。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旭日。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救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洼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當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嗎?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注)①《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名篇,文章描述了“我”癱瘓以后的心路歷程,包括對生命的感悟,對母親的追懷,對地壇中人事景物的深沉思考等。全文共七個部分,這里選的是第七部分,略有刪改。
《我與地壇》閱讀題題目
1.文章第二段從哪三個方面表現“覺得我一個人跑出來已經玩得太久了”?請簡要說明。(6分)
2.文章四、五兩段中,“孩子”“老人”“熱戀中的情人”分別體現了什么樣的人生態度?(6分)
3.從語言表達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
4.綜觀全文,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是什么?請簡要概括。(6分)
《我與地壇》閱讀題答案
1.答案:(1)舊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樹現在已經死了。(自然現象)
(2)多年前到園子里找“我”的母親已經去世。(生活變故)
(3)祭壇里的嗩吶聲使“我”產生了滄桑之感。(心理感受)
2.答案:(1)孩子:對生活感到新奇,對未來充滿渴望。
(2)老人:對死亡從容坦然,對人生無怨無悔。
(3)熱戀中的情人:對生活滿懷激情,對世界充滿眷念。
3.答案:①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通過“走下”“爬上”等詞語將太陽人格化,生動形象。
②運用對比的表現手法,使日出與日落情景形成鮮明對照,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③運用前后對稱的語言形式寫景,給人以整齊的美感。
4.答案:作為個體,生命是有限的;但從人類和宇宙的整體看,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永恒的。
看了“我與地壇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