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葉者言閱讀練習及答案
《拾葉者言》閱讀練習材料
⑷在北京的香山腳下,就在雙清別墅附近,有那么幾株古老銀杏,近些年來,又在空曠地上,栽種了一些,都還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過,一到秋天,當滿山黃櫨紅了起來的時候,這些銀杏樹,也颯颯地飄落滿地黃葉,用另一種鮮艷,點綴著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調的。色彩總是搭配起來,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紅中有黃,黃中有綠,于是,風景便格外好看了。
⑸每年秋天,人們到香山去,無不志在紅葉。但我,卻總要拾幾片銀杏樹葉,夾在書里,作書簽用。而且,我到別處去,若見到銀杏樹葉,也有收集的興趣,無非留在書冊里,作一個小小的紀念。
⑹這片銀杏葉,從此在書中的某一頁與某篇相伴,也多了一絲斯文。
⑺有時候,翻開書,未讀文章,先讀葉片,因為很容易就翻到夾著葉片的那一頁,它馬上就突然出來。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⑻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從來也不會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書頁中,那種不想讓你注意,也不想讓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樣子,其實,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實在內的。若是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平凡與普通,也就多了一點自知之明,便省得許多力不從心的煩惱。當然,也就有了尊嚴。
⑼葉是一回事,但無數的葉構成的樹,則是另一回事。
⑽我記得有一年,在山東泰安的岱廟里,見到兩棵并肩立著的古銀杏樹,中間只隔著一條甬道,可謂形影不離數千年。兩棵數高約幾十米,數徑也得兩三人合抱,確是一副非凡模樣。看到這兩棵歷經滄海桑田,閱遍人間變化的參天古樹,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視之,贊嘆之,無法不肅然起敬。有人說,泰山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這兩棵銀杏樹,也許是最古老的了。
⑾銀杏樹給人的感覺,是疏朗端莊,是高標挺拔,但它的葉片,卻是明潔俏麗,優雅可人。這也是偉岸的人,和尋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偉岸者有其抱負,尋常人有自己的志趣,這世界所以美麗,就是有各種不同的追求和目標。假如我們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沒有兩張絕對相同的葉片,那么對于拾葉者的啟示,莫過于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經營自己的天地了。
⑿前不久,到廣東韶關的南華寺,時值初冬,南方的季節要晚些,但那銀杏樹葉,也到枯黃墜落的日子。在香煙繚繞中,飄然而下,落地無聲,隨風而來,又隨風而去,看著看著,也仿佛悟到了一點禪意。
⒀這世界,這人類,也不就這樣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嗎?這無限之中,具體到每一個人,又是極有限的。因此,葉片不大,卻總是應該記下它的一段時光。人也一樣,不一定轟轟烈烈,但也會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藍碧藍的天空。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識見聞的積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悅的感受也好,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也好,都是應該珍惜,應該謹記的。
⒁這樣,你拾起一片一片葉子的同時,也就覺得活著是多么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了。
《拾葉者言》閱讀練習題目
1.文章第3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2.請分別說說第9段中兩個“一回事”的含義。(4分)
3.文章寫了泰安岱廟的銀杏,又寫了韶關南華寺的銀杏,這樣寫是否重復?請說明理由。(6分)
4.作者從“拾葉”中產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請簡要回答。(6分)
《拾葉者言》閱讀練習答案
1.答案:(1)由寫銀杏樹及果實過渡到寫拾銀杏葉(1分);(2)總體描寫銀杏葉的特征(1分)并表達拾葉的樂趣(1分)。
2.答案:“一回事”指銀杏葉平凡普通又自然而然的特點;“另一回事”指銀杏樹疏朗端莊、高標挺拔的令人敬仰的偉岸氣質。(每點2分)
3.答案:不重復。兩處描寫的側重點和用意都不相同:泰安岱廟的銀杏重在寫樹,突出其古樸高標;韶關南華寺的銀杏,重在寫葉,意在表現其平凡。(“側重點”和“用意”兩方面每答一點并說明清楚不同之處,得3分)
4.答案:(1)意識到自己的平凡與普通,就會省得許多煩惱,也就有了尊嚴;
(2)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經營自己的天地;
(3)人不一定轟轟烈烈,但也會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藍碧藍的天空。
看了“拾葉者言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