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與酒閱讀答案
《詩人與酒》洛夫 原文閱讀
③有人說,好飲兩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飲者多為詩人與豪俠之士。張潮在《幽夢影》一文中說:“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也。”這話說得多么豪氣干云!可是這并不能證明,雅俗與否,跟酒有絕對的關系。如說飲者大多為世間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劍在手風雷動,群魔魍魎皆伏首。而詩人多為文弱書生,而感觸又深,胸中的塊壘只好靠酒去澆了。
④酒可以渲染氣氛,調劑情緒,有助于談興,故浪漫倜儻的詩人無不喜歡這個調兒。酒可以刺激神經,產生靈感,喚起聯想。二十來歲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據說在他寫《滕王閣》七言古詩和《滕王閣序》時,先磨墨數升,繼而酣飲,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來后抓起筆一揮而就,一字不易。李白當年奉詔為玄宗寫清平調時,也是在爛醉之下用水潑醒后完成的。“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他的《將進酒》字字都含酒香。如果把他所有寫酒的詩拿去壓榨,也許可以榨出半壺高梁酒來。
⑤據《世說新語》所載:一天劉伶酒癮發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氣之下,將所有的酒倒掉,并且把酒具全部砸毀,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勸他說:“你飲酒太過,非養生之道,必須戒掉。”劉伶說:“好吧,不過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靈后再戒。”他太太信以為真,便遵囑為他準備了酒肉。于是劉伶跪下發誓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醒,婦人之言,慎不可聽!”祝禱既畢,便大口喝酒,大塊進肉,醉得人事不知。在這方面,蘇東坡的太太就顯得賢慧得多。《后赤壁賦》中有一段關于飲酒的對話,非常精彩。話說宋神宗元豐五年十月某夜,蘇東坡從雪堂步行回臨皋,有兩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這時月色皎潔,情緒頗佳,走著走著,他忽然嘆息說:“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舉綱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有魚就好辦,于是蘇東坡匆匆趕回去跟老妻商量。蘇夫人果然是一位賢德之婦,她說:“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只要聽到這兩句話就夠醉人的了。
⑥中國古典詩中關于友敘、送別與感懷這一類的作品最多,故詩中經常流著兩種液體,一是眼淚,一是酒。淚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難怪某些批評家認為中國的文學是純感性的。
《詩人與酒》閱讀習題
18.作者說,小時候讀《問劉十九》,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也念不出來,后來年事漸長,靠一壺壺的紹興高粱慢慢給醺了出來。請簡要概括作者所體會出來的“味道”。(4分)
19.第④段中劃橫線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20.從全文看,詩人喜歡酒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6分)
21.下列對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這篇文章有較深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作者較深的文化底蘊。
B.文章寫出了古代詩人與酒的深厚關系,也表明了作者對飲酒的態度。
C.作者認為中國古典詩充滿傷感,所以中國的文學全是純感性的文學。
D.“只要聽到這兩句就夠醉人的了”,這是夸獎蘇軾的妻子很會持家。
E.作者認為,飲酒須有雪,否則就缺乏情趣。
《詩人與酒》參考答案
18.獨酌或對酌的飲酒形式無拘無束的形式(2分),欲醉未醉的境界(微醺的境界)(2分)。
19.李白寫了很多酒味很濃的詩文。
20.(1)酒可以澆去心中的郁悶和不平(2分);(2)酒可以渲染氣氛,調劑情緒,有助于談興(2分);(3)酒可以使人喚起聯想,產生創作的靈感(2分)。
21.AB(C.是某些批評家的觀點;D.為知己而感動E.在雪天飲酒有情趣,不說明沒雪就沒情趣)
看了“詩人與酒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夢碎雅典閱讀題答案
2.詩意地棲居閱讀題答案
3.李白將進酒閱讀題答案
4.張曉風不是愛酒閱讀題答案
5.將進酒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