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基于地緣因素的強大包容力閱讀答案
《中華文明基于地緣因素的強大包容力》閱讀材料
相比之下,埃及和西亞文明雖都有適合文明萌生的極佳自然條件,卻不享有如此巨大的一個陸地板塊。西歐雖也適合農耕,卻明顯更寒冷,在古代條件下農業生產率較低,而各主要河流又從阿爾卑斯山脈流向東南西北各個方向,因而地區間被隔斷,再加海洋阻隔,便被天然地劃為法、德、意、西、英等民族或地緣政治區域,很不利于政治-文化整合。印度雖同樣是一個大型陸地板塊,且降雨量和氣溫都適合農耕,卻因雨季時河水流量太大也太湍急,十分不利于地區間交往乃至共同體整合。這就解釋了印度為何文化、語言、宗教超多超復雜,整合程度明顯不如中國。
因此從文明整合力和文明規模來看,中華文明從一開始就占有地緣優勢。它不光擁有黃河流域,緊貼著黃河流域還有淮河和海河流域;往南,更有巨大的長江流域和規模可觀的珠江流域。更重要的是,沒有什么巨大山脈把幾個大河流域隔開。往北一直到東北,往西北一直到嘉峪關一帶,都天然地連成一片,沒有什么難以逾越的地理障礙,且或多或少都適合農耕。在這種情況下,一地與另一地間的文化很容易產生緊密聯系。據考古發現,大約距今五千年時,華夏各地之間的文化同質性便相當高了。
這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歷史上的中國為何表現出如此強大的同化力。秦漢唐和元明清時期中國在向南、北、西北、西南和東北方向擴展時,對周邊民族產生巨大的文化吸引力。這也解釋了為何中國文明深刻影響了朝鮮、日本和越南的文化走向,將其納入中華文明軌道,形成了儒家文化圈或東亞“漢字文化圈”。
從中華文明內部來看,中原文化在擴散的過程中對于周邊民族來說也一直是一種強勢文化,或者說在漢民族與其他民族的互動中,主要是后者接受前者的文化。但既然是互動,中原文明也會吸收少數民族的先進文化。早在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就模仿游牧民族,搞“胡服騎射”,大大提升了趙國軍力。游牧民族文化為何對漢民族有吸引力呢?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軍事技術發達。愛屋及烏,漢人既對軍事技術感興趣,對游牧文化的其他方面也會感興趣。元清時期,漢族接受游牧民族文化的規模就更大了,且遠不限于軍事。
但總的說來,主要是游牧民族不斷吸引漢族文化,最后融合到中華文明大家庭中來。從一些姓氏也可以看到這點。例如“完顏”本來是一個少數民族姓氏,為了顯得與其他漢人的姓沒有區別,就簡化為“顏”。百家姓里的“石”姓主要也源自鮮卑。這個姓氏可追溯到一千七八百年前,這表明鮮卑人當時就開始了漢化過程。從語言形態看,古代中國北方大多數游牧民族都屬于阿爾泰語系(從中亞到東北亞很大一片區域都是從前阿爾泰語民族游牧居住之地;很多阿爾泰語民族已大體消亡,如契丹、鮮卑等)。現蒙古族、滿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以及古代契丹人、鮮卑人都是阿爾泰語民族。滿族、鮮卑族已幾乎完全漢化。蒙古族中也有很多人漢化,當然漢族中也不乏被游牧民族同化之人。
尤其應注意的是,西元5世紀,建立了北魏政權的鮮卑統治者在鮮卑人中從上到下強制推行漢文化,從而為其他少數民族融入中華大家庭樹立了好榜樣。但如果中國文明沒有基于地緣因素的強大吸引力和包容力,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選自《深圳特區報》)
《中華文明基于地緣因素的強大包容力》閱讀題目
6.下列關于“地緣因素”與“政治—文化整合”關系的論述,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中華文明享有適合農耕的巨大陸地板塊,這里大體上沒有崇山峻嶺和湍急河流把各地區隔斷,而河流流向又大體一致,極有利于發展先進生產力,也極有利于政治—文化整合。
B.埃及和西亞沒有一個如此巨大的陸地板塊,所以雖然都有適合文明萌生的極佳自然條件,卻不利于文明的整合和文明規模的發展。
C.西歐適合農耕,但氣候更寒冷,主要河流流向各個方向,因而地區間被隔斷,再加上海洋阻隔,便被天然地劃分為多個民族或地緣政治區域,不利于政治-文化整合。
D.印度政治-文化的整合程度明顯不如中國,這就導致了印度文化、語言、宗教超多超復雜。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華文明從一開始就占有地緣優勢,既有利于發展生產力,也有利于政治—文化整合,因此使中華文明享有無與倫比的規模和連續性。
B.造成中華文明地緣優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擁有像黃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幾大河流流域,有利于農業灌溉,非常適合農耕。
C.據考古發現,距今五千年時,華夏各地之間的文化同質性便相當高了,這些都得益于地緣優勢,使各地間的文化很容易產生緊密聯系。
D.中國在向外拓展時,由于地緣因素這個主要原因,對周邊民族產生了巨大的文化吸引力,中國文明深刻影響了朝鮮、日本和越南的文化走向。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原文化是一種強勢文化,但也會吸收少數民族的先進文化,如“胡服騎射”的例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B.從姓氏上來看,“顏”“石”這些姓氏可追溯到一千七八百年前,這表明鮮卑人當時就開始了漢化過程。
C.從語言形態看,古代中國北方大多數游牧民族都屬于阿爾泰語系,但現在滿族、鮮卑族已幾乎完全漢化,蒙古族中也有漢化現象。
D.西元5世紀,建立了北魏政權的鮮卑統治者在鮮卑人中從上到下強制推行漢文化,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這與中國文明基于地緣因素的強大吸引力和包容力密不可分。
《中華文明基于地緣因素的強大包容力》閱讀答案
6.【答案解析】D 解析:D項沒有涉及“地緣因素”,僅僅談及“政治-文化整合”。
7.【答案解析】D 解析:A項,項句首加上“從文明整合力和文明規模來看”;“因此使”后加上“現代之前的”。B項,“最重要的原因”有誤,第5段中提到“更重要的是,沒有什么巨大山脈把幾個大河流域隔開”。C項,“距今五千年時”有誤,第5段中提到“大約距今五千年時”。
8.【答案解析】B 解析:“‘顏’‘石’這些姓氏”有誤,從倒數第2段可以看出,應該只有“石”這個姓氏。
看了“中華文明基于地緣因素的強大包容力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