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國學的時代性閱讀答案
《談談國學的時代性》閱讀材料
在人文精神培育上,國學給我們提供更為寬廣的源泉。如仁、義、禮、智、信是儒學經典的核心,是儒家倫理的最高準則。以“仁”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懷,我們汲取后,可以成為以人為本的精神資源。“義”,是儒家提出作為人應遵循的道義,是一種準則,是做人的基礎。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維持社會的正義更顯其重要性。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市場也帶來弊端,一些企業未來各自的利益,坑蒙拐騙、見利忘義等。這些正是道德淪喪的表現,是人生價值觀的模糊所致。“禮”,是維系社會秩序的準則,其作用是規范人際之間關系。通過禮可以更是構建在人格平等上的人際行為關系。“智”,就是智慧, 就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就是知識和技能的統一。“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會道德的基礎,誠信合一,立身興業,缺不了信。仁、義、禮、智、信的傳統文化精髓與現代文化文明不但不沖突,反而更有利于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今天,我們不能把這些全部舍棄,要將“仁、義、禮、智、信”傳統文化內容注入新的時代內容,與時俱進,成為當前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精神支撐。
在國家治理上,國學也有我們汲取的資源。儒家強調禮與法是統一的。儒家強調的禮作為倫理道德規范,多靠社會輿論、道德自律、傳統風俗習慣等力量來維護,其制裁體制雖有獨特的優點,但面對惡的人性,其力量與強度都顯不足。而法由于依靠強大的國家機器,足以克服禮之于惡勢力的不力和無奈。若禮法相結合,則可以相得益彰。荀子在中主張治國要禮法并用:“治之經,禮與刑”(《荀子.成相》),也就是說,只有禮法結合,才能使國家“合于文理,歸于治”。這對我們當前建立和健全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德與法律規范體系,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在當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時代,既允許異域文化的傳播,更應當倡導本土傳統文化的弘揚。國學的普及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導和保護,需要大眾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專家學者們的解讀與闡釋。我們都應該活學活用國學,使國學內容以清新的面貌、得體的方式,成為格言警句,化作成語典故,成為大眾文化的主體。所以說,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汲取古代思想家為我們留下的具有普世意義的思想精華,把傳統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對喚起文化自覺,恢復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刪節)
《談談國學的時代性》閱讀題目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今天所談的“國學”與周代的“國學”含義是不同的,它是在近代回應“西學”挑戰而提出來的,主要體現在經、史、子、集等內容上。
B.國學之所以被認為是國魂之學,是因為中國具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
C.湯恩佳博士指出:國學,不僅成為現代中國人提高道德品質的教程,更重要的是中國各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支柱,是中華兒女一統華夏的文化源頭,這說明了國學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D.儒家提倡“和為貴”,道家提倡“知足”與“不爭之德”,墨家提出“兼愛非攻”,他們的這些主張都包含了和諧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分別從“在關于和諧問題上,在人文精神培育上,在國家治理上”三個方面加以分析,闡明了國學的時代性。
B.國學思想經過時代的創新改造,一定會為當今時代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可資借鑒的思想智慧來源和依據。
B.錢穆先生認為,西方人好分,中國人好合,作者用以說明中國文化的偉大之處,在于其最能調和,使沖突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處,相互調濟。
C.國學在構建社會和諧、人文精神培育、國家治理等方面能為我們提供思想源泉和指導,挖掘國學的當代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D.“仁”可以成為以人為本的精神資源;“義”可以規范做人的準則,“禮”可以用來維系社會秩序,它們與“智”“信”對于人文精神的培育,都很重要。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仁、義、禮、智、信”的傳統文化精髓,有利于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我們要與時俱進,將“仁、義、禮、智、信”的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容。
B.一些企業為了各自的利益,坑蒙拐騙、見利忘義等,這些正是道德淪喪的表現,違背了儒家提出的人應遵循的道義。
C.禮的作用是規范倫理道德,但它不足以克服惡勢力,如果我們做到禮法結合,將有助于建立和健全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德與法律規范體系。
D.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把傳統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就能喚起文化自覺,恢復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很快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談談國學的時代性》閱讀答案
1.B B項因果不當。“國學是國魂之學”的原因是“傳統文化集中體現在國學上”,而不是“中國具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
2.B B項以偏概全。原文是“和諧思想”“為當今時代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可資借鑒的思想智慧的來源和依據。”
3. D D項無中生有。原文沒有提到“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的作用有“很快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看了“談談國學的時代性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