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學的一種新定義閱讀答案
《老子哲學的一種新定義》閱讀材料
在老子眼里,世界是運動的,運動體現為過程,過程有多種可能趨勢和狀態,不論“變”與“不變”、存在抑或超越,凡事態都是有“常”、有“正”,即有穩恒、平衡、正常態的。也就是說,事物的存在和演變必有最佳狀態,這個最佳狀態是“道”的規定的實質。與這個最佳狀態最接近的,就是具有動態自演化、自組織、自平衡的穩定態,也就是自然常態。自然常態具有自發的秩序生成和修復功能,但是,須知它不等于秩序,在某種程度上它可能是混沌狀態,這是后來的規律論的解釋者所始料未及的。失去常態,事物就會轉向異化、衰亡。所以,老子哲學不但是狀態哲學,而且是有關最佳狀態,即穩定平衡態的哲學。老子以“道”作為統一“天道”和“人道”對立的范疇,提倡“為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為了捍衛正常態勢,因為只有這種態勢是正面成功最大、創造性成就最高而負面作用最小的態勢。
“自然”可以闡釋為:事物自身如其自身,即如其自身存在和變化的邏輯,事物保持或恢復自如的態勢等,這是指事物對其自身存在與變化的內在邏輯的自我肯定趨勢。《莊子》中有個“渾沌”的說法,正是老子自然即最佳態勢的最好的隱喻性說法。采用我們時代的知識和思維質料來進行闡釋的話,從實質性上看,老子“自然”的本意是指常態,而不自然就是不正常、反常、異常等。
所謂老子哲學,就是關于事態或態勢的哲學,或者稱之為掌握變化趨勢的哲學。老子的旨趣在于研究萬事萬物,包括社會歷史的可能態勢,他的歸趨落實在認識最佳態勢、綿延穩衡的態勢的哲學上。這種最佳態勢既是事物變化的最優進化趨勢,也是存在的最優條件。“最佳”指的就是“正常態”,簡言之為“常態”,常態的本質就是自然態,這是老子“道”的根本意旨所在。老子的“自然”不等于大自然、規律、事物、實體、元素、自然現象等等,而是指這種正常、穩恒、優化、動態平衡的態勢,這也是老子“道”論的重要實踐價值所在。“道法自然”的實踐導向,就是要求人類捍衛常態的原則。“自然”即所有可能態勢中不可打破的最佳競爭態勢。在老子眼里,不論變與不變、存在抑或超越,凡是事態都有“常”、有“正”。也就是說,必有最佳狀態,與這個最佳狀態最接近的,也就是自然常態。
《老子哲學的一種新定義》閱讀題目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對于莊子“常”字的解讀受歷代注疏家看重,因為“常”為老子哲學獨立概念的重要構成,但注疏家的觀點往往有所不同。
B.老子的“常”若釋為“正常”則更有利于突破古今語境變遷的障礙,相應可以了解到老子在掌握萬事萬物中所指出的正常態勢。
C.老子的哲學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狀態哲學,而是穩定平衡的哲學,以“道”為統一與“天道”“人道”對立的范疇中,捍衛正常的態勢。
D.老子“道”的根本意旨說的是,追求事物變化的最優進化的趨勢,并進而能因此推導出存在的最優條件所在,亦即能夠探究“正常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老子對于“自然”狀態和趨勢的態度,其文中就有明確反映,我們可以從章句意思,推論出“道”、“德”、“人和萬物”與“自然”的關系。
B.《老子》中“常”字的獨立概念意蘊十分的豐富,但大體上含有“常理、律則、規律”的意思,都是對于可能性、必然性等模態性的哲學性表述。
C.老子認為,世界是運動的,運動體現為過程,過程有多種可能趨勢和狀態,但事物的存在和演變一定有一個最佳的狀態,這種狀態也是“道”所規定的實質。
D.老子對于“自然”與“不自然”之間的關系作出了合理的解讀,如果要去區分兩者,那么關鍵在于是否指的是“常態”,若是常態即為自然,反之,則為不自然。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認為老子哲學新的一種定義是,對于自然的內涵解讀,以及對于其存在態勢的考究。
B.自然常態與最佳狀態雖最為接近,但相比而言,最佳狀態更具有穩定性,且能避免走向混沌狀態。
C.“渾沌”是了解老子所述“最佳態勢”的重點所在,對于這一隱喻性說法的解讀中,能更深的認識“最佳態勢”。
D.老子“道”論的重要實踐價值是指對于“自然”中萬事萬物的“正常、穩恒、優化、動態平衡態勢”的合理考量。
《老子哲學的一種新定義》閱讀答案
1.(3分)C(原文講的是“不但是狀態哲學”,而選項扭曲了原文意思)
2.(3分)B(原文講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含有,而非選項所說“大體上含有”)
3.(3分)C(強加因果,原文并未說“渾沌”是了解老子所述“最佳態勢”的重點所在)
看了“老子哲學的一種新定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