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復習歷史暑假作業及答案
暑假是一個學期中學習最輕松但絕不能放松的時間,暑假作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陣地,以下是學習啦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復習歷史暑假作業及答案,答案僅供參考,大家記得作業要獨立完成獨立思考哦!
第一練 參考答案
1.B 2. B 3.B 4.D 5.A 6.B 7.D 8.C 9.B 10.D
11、(1)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權制約,最終都要集權于皇帝,實際上是為君主專制服務的。
(2)古代中國:個人決策,容易出現失誤。古代雅典:集體決策,可以避免魯莽行事,使決策具有科學性。
(3)古代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4)啟示:國家政治制度必須與本國國情相適應;政治制度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應堅持人民民主或民主集中制,堅持執政為民;應加強人民群眾對政府的監督。
第二練 參考答案
1.B 2.B 3.B 4.D 5.C 6.C 7.A 8.A 9.A 10.C
11. (1)最高統治者,被統治者,(2分)有限定的公民(除奴隸、婦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
(2)人民主權,少數服從多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賢。
第三練 參考答案
1.C 2.C 3.D 4.D 5.C 6.D 7.B 8.C 9.D 10.A 11.D 12.B
13、(1)關系:1689年英國通過《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政體,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制約。
(2)政治革命是工業革命的前提,工業革命鞏固了政治革命的成果。
(3)前者是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后者與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相伴而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產物。
第四練 參考答案
1.A 2.B 3.B 4.D 5.D 6.D 7.B 8.B 9.C 10.D 11.A12.C13.C14.D15.C
16、答案 (1)康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為實現君主立憲制,發起了戊戌變法運動。
(2)資產階級革命派通過辛亥革命,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體現三權分立的《臨時約法》。
(3)抗日戰爭勝利爆發后,在抗日根據地實行“三三制”,團結了廣大群眾,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解放區實行廣泛的普選制度,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權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4)來源:(孫中山)西方資產階級啟蒙思想;(毛澤東)馬克思主義。特點:各派都主張向西方學習;各派的政治活動都與挽救民族危亡相結合;對民主制度的理解不斷深化,即從追求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到追求人民民主專政。
第五練 參考答案
1.D 2.C 3.D 4.A 5.A 6.A 7.B 8.B 9.D 10.B
答案 (1)馬克思和恩格斯 馬克思主義(或科學社會主義)
(2)歷史文獻:《共產黨宣言》 中心內容: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3)俄國(或蘇俄) 中國
第六練 參考答案
1.C 2.A 3.A 4.C 5.B 6.D 7.B 8.D
11、答案:(1)由戰爭對抗到結束戰爭狀態。由主張武力解放臺灣逐漸轉為以和平方式統一祖國。
(2)兩岸民間往來、貿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頻繁。原因:“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兩岸人民血脈相連;兩岸的共同利益等。(任答兩點即可)
(3)鄭成功收復臺灣;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回歸祖國。(任答兩點
即可)島內:臺獨勢力。國際:國際反華勢力。
(4)由臺海對抗的前沿轉變為臺海直接聯系的橋梁。有利于金門的穩定和發展;便于兩岸人民之間日益密切的交流往來;充分證明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正確性。(任答兩點即可)
第七練 參考答案
1.C 2.C 3.D 4.B 5.C 6.D 7.A 8.B 9.D 10.A
11、答案:(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2)解決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和平共處問題。針對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
(3)周恩來;1955年,萬隆亞非會議。“求同存異”。
第八練 參考答案
1.D 2.B 3.B 4.B 5.B 6.D 7.B 8.C 9.C 10.D
11.答案 (1)二戰后,歐洲國際地位下降(或歐洲傳統優勢地位的消失);兩極格局形成(或美蘇冷戰局面的出現)。?
(2)戰后歐洲主要國家經濟恢復并迅速發展,德國經濟位居前列;70年代加入歐共體后英國經濟發展的情況;經濟發展迅速。
(3)從對抗走向聯合,開辟了區域和平發展的模式;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典范,促進經濟的發展;推動歐洲政治一體化的進程,使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促進歐洲文化認同。
第九練 參考答案
1.C 2.A 3.A 4.C 5.B 6.A 7.A 8.D
11.(1)發表《四月提綱》,提出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的主張。
主要指封建沙皇專制統治和參加一戰給俄國帶來的沉重打擊;“根本前提”是指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3)根本目的是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人民經濟文化水平。
第十練 參考答案
1.B 2.C 3.C 4.A 5.D 6.D 7.B 8.C 9.B 10.D
11.(1)兩極格局開始瓦解,多極化趨勢開始顯現。
(2)西歐各國致力于恢復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各國加強合作,建立歐洲共同體;隨著實力的增強,歐共體國家在外交上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擺脫美國控制。
(3)認同:當今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主要表現為若干大國實力和影響的增強,并在國際舞臺上共同發揮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國都有可能成為多極格局中的一極。 不認同:雖然當今世界還是大國在國際事務中起主導作用,但區域集團組織在推動和平衡多極化格局中正在發揮、也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歐盟的崛起并成為多極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十一練 參考答案
1.A 2.B 3.A 4.C 5.C 6.D 7.C 8.A 9.D 10.D
11.(1)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維護封建禮教倫常的同時,又有發展創新的特點,易于社會各階層接受;董仲舒對儒家學說的改造和發展;西漢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漢武帝的接納與強力推行。(2)差別:朱熹,主張格物致知,即通過實踐、學習明事理;王守仁,主張致良知,即通過自我反思,經世致用。派別:朱熹,客觀唯心主義;王守仁,主觀唯心主義。(3)主張:經世致用。表現:政治上,批判君主專制;經濟上,主張“工商皆本”;學術上,學以致用。
第十二練 參考答案
1.D 2.A 3.A 4.A 5.D 6.D 7.B 8.C 9.D 10.A
11.(1)相同點:都強調人的道德修養,不同點:蘇格拉底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孟子強調協調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2)觀點:人生而平等。
積極意義:批判了封建等級觀念,促進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
新高度:從對人性的尊重發展到對理性的推崇。
(3)內涵: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價值和作用。
第十三練 參考答案
1.C 2.A 3.A 4.B 5.D 6.C 7.C 8.A 9.C 10.D
11.答案:(1)娛樂演藝場所。
(2)商業的發展,城市的繁榮,市民階層的擴大。
(3)京劇。休閑娛樂功能,社會教化功能。
(4)史學研究領域的拓寬。
第十四練 參考答案
1.B 2.B 3.A 4.D 5.D 6.D 7.C 8.C 9.C 10.A
11. 答案:(1)資本主義的生產組織方式在工廠的基礎上,出現壟斷組織。
(2)不是。理由:①自動取款機應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出現的成果;②歐元正式流通是2002年的事情。
(3)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如材料中有利于郭文珺得到更多其父的線索),也有利于人們更快捷地交流與學習;另一方面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如材料中的“人肉搜索”未經當事人授權,這其實侵害了郭文珺的隱私權),同時一些不良網絡信息也給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第十五練 參考答案
1.A 2.C 3.D 4.C 5.A 6.C 7.B 8.C 9.A
11. 答案:(1)①新文化運動(或五四運動)民主科學思想的傳播,新文化運動中有些人過分宣揚西方文明,片面否定中國傳統文化(任意一點即可);②新中國成立后“左”傾路線對傳統文化的沖擊。
(2)積極作用:①通過百家講壇和網絡式傳播儒學和史學,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大眾的讀史熱情; ②讓普通百姓能夠深入淺出地獲得諸多有益的的人文知識;③ 有利于學術爭鳴。 不足之處:①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們對經典原著的閱讀;②專家講史追求通俗易懂,導致人們對原著的理解單一化,甚至曲解經典原著的原義;③這種娛樂化講經和閱讀,有諸多不嚴謹之處;④這種授受知識的方式明顯具有商業化特點,可能敗壞學術氛圍。
(3)論點:①儒家的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理論;②道家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論;③墨家的兼愛非攻理論以及提倡人人勞動的觀點; ④法家與時俱進的改革理論; ⑤理學的道德情操理論。
第十六練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