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學子歷史暑假作業及參考答案
暑假是一個學期中學習最輕松但絕不能放松的時間,暑假作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陣地,以下是學習啦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學子歷史暑假作業及答案,答案僅供參考,大家記得作業要獨立完成獨立思考哦!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第l~12題是思想品德試題,第l3~24題是歷史試題,每小題2分,共計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3.文物是鮮活的歷史。右側圖片所示文物透露出來的相關歷史信息是( )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銅文明
C.春秋戰國的紛爭
D.秦漢時期大一統 題13圖 司母戊鼎
14.現在流行的影視穿越劇,因其許多劇情與歷史史實不符,而遭到學者批評。下列電視劇情節符合史實的是( )
A.秦朝統治者向陳勝、吳廣投降,秦朝滅亡 B.唐太宗在進行武舉考試
C.北宋畢升開始用活字印刷術書籍 D.曹操在閱讀小說《三國演義》
15.“以和為貴”、“和平交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古代對外開放中體現這一優良傳統的是( )
①絲綢之路 ②鑒真東渡 ③鄭和下西洋 ④戚繼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16.2013年4月,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國無償捐贈150多年前被搶劫并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當年,這兩件文物的流失與下列哪場戰爭有關( )
A.第一次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7.有一首歌唱到:“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歌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南昌起義 B.挺進大別山 C.抗美援朝 D.紅軍長征
18“鞍冊軋鋼開紅花,解放汽車跑中華”。新中國自主生產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車是在( )
A.土地改革時期 B.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
C.“大躍進”運動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
19.總結、歸類、提煉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某班歷史興趣小組在自主學習時從網絡上收集了以下幾幅圖片,符合這組圖片主題的是( )
人民空軍嚴陣以待 原子彈爆炸成功 潛艇待命出航 “遼寧”號航母試航
A.新中國的工業化歷程 B.外交事業的發展
C.新中國的國防建設 C.現代的社會生活
20.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盡管不希望香港回 歸中國,但她仍然稱贊鄧小平的構想是“最富天才的創見。”這一“天才的創見”是指(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民族區域自治
C.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一國兩制”
21.“人們有理由推斷,農民對解放無比感激,無比高興……可實際上,法令在農民中與其說是欣喜,不如說是失望。”這是一位學者對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某一歷史事件的評述。這一事件是( )
A.農奴制改革 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C.農業集體化運動 D.蘇聯解體
22.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表述中,屬于“觀點”的是( )
A.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B.《九國公約》簽訂于1922年
C.兩次世界大戰都是人類的浩劫 D.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
23.美國只有200多年的歷史 ,但卻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它的發展令世人矚目。下列關 于美國歷史發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獨立戰爭勝利后確立了比較民主的政治體制
B.南北戰爭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
C.羅斯福新政使美國資本主義 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
D.二戰后至今,美國經濟一直持續穩定高速發展
24.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給非洲人民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1990年3月納米比亞宣布獨立,這標志著( )
A.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崩潰 B.兩極格局的瓦解
C.“三角貿易”的結束 D.多極格局的形成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26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第25~27題是思想品德試題,第28~30題是歷史試題,共計52分。)
(2013•淮安)28(7分)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張騫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區的葡萄、核桃、胡蘿卜等傳播到中原地區,為人們的日常飲食增添了更多的選擇,豐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從此以后,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為此西漢政府專門設置機構總管西域事務。
⑴依據材料一指出,西域物產傳入中原地區產生了什么影響?請寫出西漢政府總管西域事務的機構名稱。
材料二
鮮卑姓 漢姓 鮮卑姓 漢姓
拓跋 元 賀賴 賀
丘穆陵 穆 獨孤 劉
步六孤 陸 賀樓 樓
題28圖 北魏著漢服的文官俑 題28表格 鮮卑姓改為漢姓
⑵材料二的圖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場改革?這場改革有什么積極作用 ?
材料三 元朝的大統一結束了五代以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版圖,… …也為中國此后六百多年的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石。
⑶元朝是哪個民族建立的政權?元朝“為中國此后六百多年的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石”實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 在清朝遼闊的疆土上,生活著漢、滿、蒙、回、藏等諸多民族。清朝在邊疆地區,分設機構,進行有效的管轄。清朝的統一,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使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
⑷依據材料四,結 合所學知識,請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設置駐藏大臣和伊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13•淮安)29.(10分)指出:“實現民族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這一“中國夢”道出了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主線,描繪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為斷求索、不懈奮斗的歷史,將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連成一線。據此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⑴為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在經濟、政治、思想三大領域,先進的中國人不斷探索,先后進行了哪些重大實踐活動?
⑵為了擺脫外來侵略,實現國家獨立,中華民族進行了不懈的抗爭。其中哪一次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一百多年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⑶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斗爭,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終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辟了怎樣的歷史新紀元?
⑷20世紀的最后20多年至今,中國進行了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這場變革以什么歷史事件為端?引領中國最終走向民富國強道路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⑸如今,中國的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為了早日實現“中國夢” ,我們當代中學生應該怎樣做?
(2013•淮安)30.(9分)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發展為斷增添了新的活力,對世界經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讓我們沿著世界經濟發展的軌跡,完成下面探究任務。
【了解歷史】
材料一 全球化是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把分散割據的世界連成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大市場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初始階段,即16世紀前后“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⑴請寫出材料一“地理大發現”中發現“美洲”的歐洲航海家的名字和另一位著名航海家麥哲倫的貢獻。
【感受生活】
材料二 科技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不斷縮短,使整個世界緊縮成一個“村落”。
題30圖一 題30圖二 題30圖三
⑵圖一所示交通工具的發明者是誰?圖二所示交通工具以什么為動力?圖三所示產品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⑶依據材料二指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學以致用】
材料三 美國蘋果公司在中國代工公司的污染問題(表)
曝光企業 代工產品 曝光內容
武漢某有限公司 電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屬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蘇州某科技公司 觸摸屏 排放刺激性氣體,影響居民生活
⑷材料三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什么問題?
⑸從材料三來看,經濟全球化是一柄雙刃劍,常常使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利境地。對此,你認為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應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