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選修二知識點總結
歷史選修二知識點總結: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谥苯釉颍荷a和消費的矛盾激化
2、爆發:1929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場大崩潰為先導,出現瘋狂的股票拋售風
3、表現: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失業劇增、生產下降
4、特點: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強
歷史選修二知識點總結:羅斯福新政
1、歷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打擊美國;
?、诤鹫杂煞湃蔚慕洕邿o法解決危機;
2、內容:
措施 內容 目的
①整頓銀行業,克服金融危機 《緊急銀行法》 恢復銀行信用
?、诩訌姽I計劃指導 《工業復興法》 防止盲目競爭
?、壅{整農業政策 《農業調整法》 穩定農產品價格
④舉辦救濟和公共工程 《聯邦緊急救濟法》 增加就業、刺激消費、穩定社會
?、荼Wo勞工權利 《全國勞工關系法》、《公平勞動標準法》 緩和勞資矛盾
⑥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法》 穩定社會,早日擺脫危機
3、特點: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4、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國資產階級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調整,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
質,因而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計劃危機。國家的干預容易導致通貨膨脹和其它的社會經
濟矛盾
?、谛抡诋敃r自由放任的經濟形態下,采取新的國家干預經濟的做法,緩解了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問題,使得經
濟得以恢復和發展,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二戰后,其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相繼的效仿美國新政的做
法進行了經濟的調整和改革,使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第二個“黃金時代”。
歷史選修二知識點總結:二戰后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1、二戰后美國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①變化:政府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產和消費,干預資本主義的再生產
②表現:①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凱恩斯主義的運用
?、谏鐣俜峙涞恼{節——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
?、郛a業結構的調整——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
2、當代資本主義各國(美、英、法、德、日)經濟發展的共同特征:政府干預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