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選修4知識點
高中歷史選修4知識點:圣雄甘地
一、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⒈運動背景①19世紀中葉,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②一戰后反英情緒迅速增長;③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④英國頒布“羅拉特法案”損害印度人民主權,甘地發動 “文明不服從”運動,由于超出非暴力界限被甘地終止;⑤根本原因: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要求擺脫英國殖民統治⑥直接原因:阿姆利則慘案;
⒉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⑴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19—1922)
① 準備: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培養具有非暴力不合作理念的青年骨干。②起因:a1919年,英國殖民當局頒布《羅拉特法案》,損害了印度人民的民主權利,激起全印度的激烈抵抗;b、英國殖民當局實行高壓政策,制造阿姆利則慘案。③斗爭 a方式(內容):印度人民放棄英國殖民當局給予的頭銜和名譽職位;對英國人的立法機關、法院和學校等實行普遍的抵制,號召家家戶戶恢復手紡車紡織并抵制英貨;逐步進行抗稅斗爭,爭取印度民族自治;b目標:實現印度民族自治;c手段:“非暴力不合作”;d過程:全國性的抗英斗爭——英經濟損失慘重;e結果:1922年,出現暴力沖突,甘地停止了非暴力運動;隨后,甘地被捕入獄,完成自傳《我體驗真理的故事》④影響:積極: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印度日后獨立奠定基礎;消極:發動了廣泛群眾,但非暴力又限制運動的深入發展;贏得敬意——“圣雄”
⑵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① 背景:a.1929年國大黨通過實現印度完全獨立的決議,授權甘地領導運動b.1929年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英國為轉嫁危機,加強對印度殖民掠奪,英國在印度實行“食鹽專賣法”,損害印度人民利益。② 運動:1930年,“食鹽進軍”使運動達到高潮③ 結果:釋放甘地,撤消取締國大黨的禁令,允許人民煮鹽,停止不合作運動。
④ 影響:進一步打擊英國殖民統治,但沒有實現印度獨立。
⑶“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新發展二戰時期,甘地提出“英國退出印度”的主張,再次發出不合作號召。特點:第一次真正提出獨立的要求,第一次沒有譴責人民使用暴力
3、評價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①積極性: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了人民的團結,為印度獨立奠定基礎。②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運動,束縛了人民的手腳,反映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在反帝斗爭中的動搖性和妥協性。甘地始終對英國政府抱有幻想。
高中歷史選修4知識點: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家凱末爾
1、土耳其在一戰中戰敗,被迫簽訂屈辱條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凱末爾領導土耳其獨立戰爭,反抗外國侵略,使土耳其擺脫民族危機,贏得獨立《洛桑條約》。
2、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封建君主專制和神權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推行一系列現代化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國家復興和現代化的道路。(內容了解即可)
1).政治方面:廢除蘇丹·哈里發制度,實行政教分離;制定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以西方法律為藍本,制定民法、刑法和商法。推動國家由封建神權國家轉變為現代資本主義
2).經濟方面:頒布發展工商業的法令,將荒廢的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在農村成立農業銀行和信貸合作社。1927-1939年間,工業發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3).文化教育方面:建立各級各類學校,傳授現代知識與文明。教育有了長足發展,教育與宗教實現了分離,一批高等院校和技術學校建立起來
4).社會生活方面:廢除陳規陋習。使社會向世俗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婦女社會地位得到提高。
5).外交政策方面:奉行和平主義,提出“同西方和平,同東方也和平”。贏得很多國家的尊重
3、是一戰后亞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革命和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和反帝斗爭。
4、凱末爾是土耳其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杰出的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是亞洲覺醒的杰出代表人物,無愧于“國父”稱號。
高中歷史選修4知識點: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馬克思
⒈創建革命的理論㈠背景原因:①經濟條件: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②階級條件:三大工人運動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③思想條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成果。
⒉創建過程:⑴兩次思想轉變:①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轉變②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轉變;--------標志:1844年主編出版《德國年鑒》。
⑵兩大理論發現①唯物主義歷史觀(唯物史觀);②剩余價值學說。
⑶馬恩合作的兩部精典著作:①《神圣家族》(1844)發展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指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原理。②《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使黑格爾的辯證法成為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普遍規律的科學。
⑷、馬克思主義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發表(1848年2月)
⑸、馬克思主義的三大來源
①、德國的古典哲學;②、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③、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
⑹、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
①、馬克思主義的哲學;②、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③、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
⑺、政治經濟學的一次革命,《資本論》的問世
1861年開始寫作,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⒊指導革命的實踐
①1846年創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在工人中傳播科學社會主義。②1847年改組“正義者同盟”為“共產主義者同盟”。③1848年積極參加歐洲革命,創辦民主派機關報《新萊茵報》,參加德國革命。④1864年為“國際工人協會”的成立積極工作,成為第一國際的靈魂。
⑤1871年支持和幫助巴黎公社革命,公社失敗后,總結公社革命教訓,《法蘭西內戰》是馬克思所寫的最輝煌的文件之一。
⒋對馬克思的評價:偉大的一生,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馬克思主義學說是指引人民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