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
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一代雄獅拿破侖
一、拿破侖崛起的原因
①時勢:法國大革命爆發,逐漸達到高潮.法國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②國外:英國及歐陸封建王朝聯合干涉法國革命;③國內:督政府軟弱無能, 無力來維護革命成果。→大資產階級傾向于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④主觀:拿破侖的軍事才能與條件
二、拿破侖改造法國的措施的作用及性質
①措施: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及法制等方面,對法國社會進行全方面改造,尤其以頒布的民法典即《拿破侖法典》影響最深遠②作用: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法國社會的穩定與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③性質:資產階級軍事獨裁
三、拿破侖對外戰爭的性質與作用
前期:①1796年遠征意大利; 1798年遠征埃及; 1805年三皇會戰②目的:反對干涉,防止復辟,捍衛成果和國家主權③性質:革命.正義戰爭 ④作用:捍衛了法國革命成果和國家主權;在歐洲大陸上傳播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動搖歐洲封建統治秩序 ;喚醒了民族意識.
后期:①1812年進攻俄國;1813年萊比錫會戰; 1815年滑鐵盧戰役 ②目的:擴大統治范圍,擴張領土③性質:非正義侵略戰爭 ④作用:奴役侵略他國,引起反抗,導致帝國解體
四、拿破侖失敗的原因
①法國:政治上的軍事獨裁引起不滿;長期戰爭使法國經濟困難,人民厭戰;因戰爭而實施的封鎖政策,損害了資產階級利益;②外因:被侵略地區人民的反抗和反法同盟的打擊 ③工場手工業時期資本主義相對弱小,歐洲封建勢力遠大于資產階級勢力
五、評價拿破侖:①功:內政:采取措施維護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戰爭:前期作戰 —打擊封建復辟勢力;捍衛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歐洲大陸廣泛傳播,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促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②過:內政:專制獨裁,取消民主,鎮壓人民;戰爭:后期侵略戰爭,爭奪霸權—導致其政權最終失敗;③總體:其有功有過,功大于過。法國資產階級階段杰出的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對法國及歐洲歷史進程產生重要影響。
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
第1階段孫中山大事記回顧(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之前)
⒈大事記:①1894年上書李鴻章,力倡改革,無果而終; ②1894年在美國檀香山創建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③1895-1911年策劃或參與多起反清的武裝起義,如廣州黃花崗起義;④1905年在日本東京創建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將同盟會16字綱領在《民報發刊詞》上闡發為三民主義
⒉認識:①從對清政府幻想,和平改革救中國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②革命指導思想形成
第2階段孫中山大事記回顧(1911年武昌起義--1919年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開始)
⒈大事記: ①1912年1月1日成立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
②1912年3月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 ③為使清帝退位,辭去臨時大總統,袁上臺; ④1913-1919年組織策劃多起反袁與反段獨裁統治,捍衛民主共和的武裝斗。
⒉認識:①始終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計個人得失; ②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屢敗屢戰
第3階段孫中山大事記回顧(1919年五四運動--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⒈大事記: ①遭遇多次失敗的苦悶與彷徨;②接受過蘇俄(1924年后稱蘇聯)、共產國際和中共的建議與幫助;③1924年1月召開國民黨一大,改組了國民黨,確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 ④1924年5月創辦黃埔軍校,培養軍事干部;
⒉認識①超越黨派界線,與時俱進實現人生跨越;②促成國共首次合作推動國民革命達高潮
二、評價孫中山: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他所領導的辛亥革命引發了20世紀中國社會第一次巨變,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頒布了《臨時約法》,捍衛民主共和,促成了國共合作,對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20世紀中國站在時代前列的第一位偉人,是亞洲覺醒的先驅。其民主革命的思想和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為后繼者留下珍貴遺產。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