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領巾真好教學設計 紅領巾真好說課稿
《紅領巾真好》教學設計
2、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保護鳥類,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
(一) 看圖導入
1.導入語:同學們胸前的紅領巾真鮮艷!快,把它擺放端正。嗯,更精神了!老師要送給大家一句話,仔細聽:老師面前坐著一群可愛的“紅領巾”!知道這群“紅領巾”是誰嗎?對啊,就是你們!咱們這群“紅領巾”真聰明!紅領巾真好教學設計|紅領巾真好優秀教案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中也有一群“紅領巾”,這里的“紅領巾”有著特殊的含義,所以我們要給它加上引號!
2.誰愿意看著課題來夸夸?(指名讀)我們一起來夸一夸吧!(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新朋友,想不想認識他們呀?
請看,他們在這兒呢!(出示課件:美麗的音樂聲中,小鳥在林中飛翔、歌唱。)
(伴隨著美麗的音樂,教師范讀一、二段)
2.喜歡這些可愛的小鳥嗎?水誰愿意用自己的朗讀把可愛的小鳥帶給大家?(分自然段讀)其余同學思考,這是一群怎樣的小鳥?
反饋:可愛 快樂
機靈 活躍
(三)再讀感悟
1.學習第一段
①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這是一群可愛的小鳥?(課件出示第一段)
②從哪些詞語中讓你感受到了小鳥的可愛?
嘰嘰喳喳:(出示詞語,讀)
這個詞語有什么特點?你還知道哪些表示聲音的詞語?小鳥們嘰嘰喳喳地在干什么呢?(預設引導:唱歌,真快樂,讀出小鳥的快樂,你一定是一只快樂的百靈鳥;說悄悄話,我說嘰嘰,你說——喳喳,多有趣啊;鳥媽媽在給小鳥講故事,多溫馨啊!)
小鳥們嘰嘰喳喳地叫聲多動聽啊,請你讀好這段話。
蹦蹦跳跳:(出示詞語,讀)
小鳥們蹦蹦跳跳地在干什么呢?哦多輕巧啊,多么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梳理蓬松的羽毛:(出示詞語:蓬松的羽毛)
(理解蓬松的羽毛;會用“蓬松的 ”說詞組,積累詞語。
③讀好這段話(多可愛的小鳥啊!它們自由地生活在大森林,一定非常愉快,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讀好這段話。)
④小結:我們剛才通過讀詞語的方法讀懂了小鳥的可愛,下面這一段我們也要用這種好辦法來學習。
2.學習第二段
這還是一群怎樣的小鳥?
①自讀第二段
②找找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鳥的機靈、活躍?
撲棱棱:做做動作(很有力度);小鳥拍打著翅膀在干什么呢?小鳥真勤勞啊?讀讀這句話。
捕捉害蟲:(有些害蟲還會躲在樹葉底下,可還是躲不過小鳥的眼鏡,真機靈;一只小鳥一年能吃掉好幾萬只害蟲,真了不起!)
課間休息
3.學習第三段
孩子們,你們知道這群可愛、機靈的小鳥最喜歡誰嗎?
你從哪里知道的?/(小鳥為什么要夸獎“紅領巾”呢?誰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原因?)
放鳥巢:
放鳥巢是干什么呀?(課件出示鳥巢圖片)為什么要放呢?
寫木牌:
他們扛著木牌到森林里干什么用呢?
如果你們就是課文中的這群紅領巾,你們會在木牌上寫什么話?
是呀,看到紅領巾們這么用心地愛護它們,小鳥們高興又感激。你能學著小鳥的語氣夸夸紅領嗎? (課件出示:紅領巾真好!)(指名讀)
嗬,真像一只可愛的小鳥。還有哪只小鳥愿意夸夸紅領巾?(指名讀)
我們一起來豎著大拇指夸夸他們吧!(齊讀)
拓展延伸
1我們剛才學習的課文是一首詩歌,大家學得很好。老師這兒還有一首兒歌,大家愿意讀讀嗎?
(課件出示兒歌:幾只鳥兒撲棱棱,幾只鳥兒叫喳喳。紅領巾們放鳥巢,鳥兒有了嶄新的家。小鳥寶寶 多可愛,我們都要保護它。)
(引導學生朗讀)
2師:孩子們,很多小鳥需要我們的保護啊。請看這些小鳥。(課件:眾多的已經滅絕與即將滅絕的鳥類圖片,并配上凄美的音樂。)
師:這些鳥兒可愛嗎?但是,它們有的已經滅絕了,地球上再也看不見它們美麗的身影。有的也即將滅亡,永遠地消失。孩子們,這些小鳥是可愛的,他們更是脆弱的。讓我們行動起來,和文中“紅領巾”一樣,去愛護這些可愛的小生命吧!
《紅領巾真好》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紅領巾”真好》這首小詩猶如一幅清新動人的畫卷,置身其間,仿佛看到晨曦下小鳥正唱著快樂的歌,梳理著漂亮的羽毛,無憂無慮地嬉戲著。可愛的小鳥能為林中樹木看病。紅領巾們來到林中,給小鳥安家,樹木牌。小鳥在枝頭高唱:“紅領巾真好!”短短三段文字表達了保護益鳥,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并啟發學生用實際行動愛鳥護鳥。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語言優美生動,富有情趣,內容通俗易懂,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易于喚起他們的共鳴。
二、教學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帶頭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為此,應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探索的空間。當然,二年級學生達到這個目標還有點難度,需要教師認真引導。
2.發揮詩歌利于朗讀的優勢,采用多種形式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三、教訓目標
1.認識8個字,會寫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四、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語文教學應讓學生獨立識字,感受閱讀興趣。為此,識字、寫字和有感情讀課文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小鳥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熟悉的動物,但往往只停留在淺層次的了解。因此,讓學生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本課教學的難點。
五、設計思路
1.先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讓學生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課件:鳥叫聲)
然后談話式導入新課:你們喜歡小鳥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小鳥有關的課文。
2.其次以課題為突破口展開教學
讓學生讀題、質疑:為什么加引號?為什么說紅領巾真好?以此為教學的切入口,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展開教學。
3.再次以鳥和“紅領巾”的關系為線索組織教學
本文通過展現一只只快樂、機靈、活潑的小鳥和一群心地善良聰明可愛的“紅領巾”之間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景,告訴我們要有愛鳥、護鳥的意識。
教學時,先讓學生研讀第三小節,體會“紅領巾”的好。再研讀第一、二節,體會“紅領巾”之所以這樣愛護鳥是因為它們可愛、機靈、活潑,還會捉蟲。這一設計打破了傳統閱讀教學的正常順序,與導入的問題相銜接,顯得自然。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從感知文章的語言符號—文字開始。認識生字、生詞是順利進行閱讀的前提。所以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一步就是認讀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型。為了避免學生學起來枯燥,要采用多種形式來認讀。)
讀中感悟
1.學習第三節
(1)學生自由讀第三節。
(2)讀后討論讀課題后自己題出的問題,對重點句隨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3)讓學生有感情地讀第三節。
(設計意圖:打破傳統閱讀教學的正常順序,與由題生疑的導入相銜接。充分挖掘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引導學生自能讀書,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堅持以讀為本的思想,多種形式的讀書加強了學生對課文內容和感情的理解和感悟。用“因為……所以……”的形式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進而明晰文章思路,明確認識,激發學生對紅領巾的敬佩之情。)
2.學習第一、二節
(1)學生帶著“紅領巾為什么要下決心愛護小鳥呢?”這一問題自由讀第一、二節。
(2)讀后在書上劃出有關詞句,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4)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
(設計意圖:根據自悟環節,追根溯源,增強讀書活動的目的性、實效性。引導學生回讀課文,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勢,啟發學生交流討論,體會課文內容。讀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根本,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有效地實現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朗讀水平。)
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師范寫,學生臨寫。
(設計意圖:寫字指導時,要求學生觀察字的間架結構以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這種自主、個性化的識字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寫字水平和觀察能力。)
看了“紅領巾真好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