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簡要講述故事,激發學生閱讀民間故事的興趣。
課前準備
布置搜集關于文成公主的資料。多媒體課件或文成公主進藏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預設
設計意圖
一、故事激趣,導入課文
1.出示布達拉宮圖,知道這是哪一個旅游景點嗎?
2.同學們,知道布達拉宮位于哪兒嗎?
3.西藏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被稱為是世界屋脊。在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1300對年前,有一位深明大義的女子——文成公主,為了使藏漢兩族人民能夠永遠團結,背井離鄉,不畏艱難,長途跋涉兩年多,來到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在那里生活了一輩子,給西藏人民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這座布達拉宮就是為她修建的。老百姓非常尊敬這位女子,民間流傳著許多關于他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文成公主進藏。
4.板書,讀題。
二、初讀課文,自讀自悟
1.初讀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語句。
2.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公主進藏的經過,做好記號。
3.邊讀邊思考,把對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關句子和段落旁。
三、對照檢查,整體把握
1、詞語集錦 ,學生認讀。
大臣 使臣 松贊干布 求婚
吐蕃 路納 乃巴山 西藏
絹花 青稞 豌豆 沼澤地
2、理清課文的脈絡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公主進藏的經過?
(2)文成公主進藏路途中遇到了哪些事?遇到的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四人小組完成表格。
遇到哪些困難
怎樣克服
(3)進藏過程中的故事全概括出來了。那么進藏前還講了那些小故事呢?
(唐朝皇帝出了“區分馬匹”和“辨認公主”兩個難題來考察吐蕃使者的智慧。)
四、交流感受,復述故事
1.我們對《文成公主進藏》有了整體上的了解,想必故事或多或少留給了同學們一些印象。請用一個詞來表達你的感受,即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板書:美麗、動人、神奇等)
2.你覺得這些故事哪部分最神奇,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來復述故事,看誰講得最清除、流暢。
3.圍繞“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這一話題交流讀書感受。
結合學生的自讀批注從以下幾個方面交流:
(1)是漂亮又聰明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體會到。
(2)是皇帝疼愛的女兒。(第二至第四自然的可以體會到)
(3)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領,誰也難不倒她。(第五到第十三自然的可以體會到)
(4)非常重感情。(第十和十一自然段可以體會到)
(5)為西藏做出了巨大貢獻。(最后一個自然段可以體會。)
4.課下搜集有關文成公主進藏的有關傳說故事,互相交流。
《文成公主進藏》說課稿
各位老師:
早上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故事長廊”為主題進行編排的,單元訓練的重點是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講述的道理,并激發學生講故事的欲望。
《文成公主進藏》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唐朝時期,吐蕃首領松贊干布向唐朝皇帝求婚,唐朝皇帝答應將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經歷千難萬險到達西藏和松贊干布結成夫妻,加強了藏族和內地的交流。文章重點描寫了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展現了文成公主智慧、勤勞的形象,贊揚了文成公主為民族團結和西藏繁榮昌盛做出的貢獻。
根據本組教材的編排意圖和本課的內容重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認識生字,正確讀寫文中“唐朝、西藏、大臣、求婚”等詞語。
2、通過抓住重點詞句感受人物形象,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抓住人物語言、行動的描寫感受文成公主的形象。
教學的難點則是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預設了以下四個教學板塊:
一、 激趣導入,在圖片中感知故事
二、 整體朗讀,在閱讀中了解內容、
三、 細讀文本,在交流中了解形象
四、 積累運用,初步學會復述課文
下面我詳細介紹課堂教學的過程:
開課之后,我在課件中出示文成公主進藏的圖片,引導學生交流:同學們,在圖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象一下,圖片描繪的是怎樣的場面?在學生交流之后,引入課文,出示課題:這幅圖片描繪的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民間故事,叫做《文成公主進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認識文成公主。在這里,我通過出示圖片將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主題以及宏大場面再現在學生面前,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學生課文的興趣。這樣就順利引導學生進入第二板塊的學習:
初讀課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第一個環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我用課件出示閱讀要求:1、自讀課文,認識生字,讀通課文,2、讀后想一想故事的主要內容。
第二個環節:在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之后,我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并隨機進行小結,梳理文章脈絡:課文主要寫了求婚、考驗、出嫁、結婚四個部分。
第三個環節:隨后我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個部分:課文中還介紹了一個有趣的環節——考驗求婚者,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個部分,看看唐朝皇帝是怎么考驗使者的。隨后我引導學生交流:首先請吐蕃的使丞為小馬找到母馬,然后是請使丞在500個同樣穿戴的姑娘中找到文成公主,這個環節就是指導學生復述考驗使者這部分內容,為下面初步學會復述課文,解決教學難點做了鋪墊和方法指導。
下面我重點介紹第三板快的教學過程:
首先,我引導:考驗沒有難倒使者,但是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確是艱辛的,文成公主在去西藏的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難?她又是怎樣克服困難的呢?同學們,請你們仔細讀一讀這一個部分。隨后讓學生根據要求細讀第5—12自然段的內容。
第二,在學生自學之后展開交流,我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隨機出示以下重點詞句,并指導學生理解感悟這些詞句:
1、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個叫路納的地方遇到了一條河,過不去。文成公主找了一段樹干橫在上面,搭成一座橋。
研讀這句話的時候我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文成公主的勤勞和智慧,并進行朗讀練習。
2、 文成公主聽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了過去。大家說,因為文成公主撒了這把羊毛,所以路納這個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長得又肥又壯。
研讀這個句子,重點是讓學生體會民間故事的神奇以及用夸張手法表現出的文成公主的功績。
3、 公主聽說松贊干布死了,心里有說不出的難過,她就在達尤龍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來,還咬破手指頭,在石壁上寫了血書來紀念松贊干布。
“同學們,朗讀這個句子的時候,體會文成公主的動作和心情,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在這里我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動作和心理的描寫,體會文成公主對于松贊干布的情意,雖然還沒有見面,但卻早已懷有深情厚意,多么富有感情的文成公主呀。然后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句子:同學們,把我們的體會融進句子,用朗讀來表達文成公主的這份真情厚意。
4、 走著走著,乃巴山又把路擋住了,大家走起來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邊。
一個“背”形象地體現了這個故事的神奇,也把文成公主的勤勞勇敢體現得淋漓盡致,研讀的時候我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背”字進行感悟:同學們,一個“背”字讓我們體會到了什么呢?
在以上四個重點句子的教學中,我著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民間故事的神奇與文成公主勤勞、智慧的形象和對西藏人民的不朽功績。隨后進行小結:同學們,一位怎樣的公主越來越清晰的展現在你的眼里?學生展開交流,我隨機引導并進行小結:多么勤勞、智慧和富有感情的文成公主,更重要的是她為西藏人民作出了不朽的功績。一起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學習之后,過渡到第四板塊的教學:同學們,多么勤勞、智慧的公主,多么神奇、動人的故事。你能用怎樣的方法來記住這個故事并講給別人聽呢?
在指導學生復述的過程中,首先交流“考驗使者”這個部分的復述方法,就是抓住主要內容進行復述,然后總結歸納“文成公主進藏”這個部分的主要內容,最后請學生練習并簡要復述課文。因為在課堂教學的第二個板塊已經對復述方法有了指導,并進行了練習,所以學生應該能較好的完成復述,突破本課教學的難點。
以上就是我對《文成公主進藏》的說課設計,不妥之處,懇請指正。
看了“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