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元素知識點
元素符號是打開化學之門的第一把鑰匙,是學習化學不可缺少的工具,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初三化學元素知識點,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初三化學元素知識點一
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學習元素概念請注意如下幾點:
(1)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2)一種元素區別于另一種元素的關鍵在于原子的質子數(核電荷數)不同 中考,或者說同種元素的原子的質子數一定相同,而中子數和電子數可能不同;
(3)原子和元素的比較
原子
概念: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特征:表示具體的粒子,也表示種類。既有微觀和數量含義,也有宏觀含義表示種類,不是針對具體的某個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觀含義
元素
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特征:表示種類,不是針對具體的某個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觀含義。
初三化學元素知識點二
1.元素的分類:元素分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和稀有氣體元素三種
2.元素的分布:
①地殼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
②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和金屬元素:O和Ca
③空氣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元素符號是打開化學之門的第一把鑰匙,是學習化學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將直接關系到今后學習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的書寫和運用,必須熟練掌握,下面就元素符號的學習談談看法。
一、明確元素符號定義:表示元素的拉丁文符號,是國際通用的。
二、了解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三、注意元素符號的書寫: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表示元素,當幾種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就用附加元素拉丁文名稱的另一個小寫字母的方法來表示。如鈣、銅、氯的拉丁文第一個字母都是C,為了以示區別,分別在第一個大寫字母C的后面附加了小寫的a、u、l即組成了鈣(Ca)、銅(Cu)、氯(Cl)的元素符號,當一種元素由兩種符號組成時,書寫時應遵循“先大后小、高低有序”的原則,即前面一個符號一定要寫大寫字母,后一個符號一定要寫小寫字母。如鈷元素只能寫成“Co”不能寫成“CO”,鎂元素只能寫面“Mg”不能寫成“mg”或“MG”。
初三化學元素知識點三
易錯點一:元素概念的理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即元素的種類是由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決定,不同種元素核電荷數不同,核內質子數也不同。
例1 下列關于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同種原子的統稱叫元素
B.同種元素的原子結構和質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種類取決于該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D.不同種元素的根本區別是核內質子數不同
錯因會診 錯選A是因為對同種元素與同類元素不能區分;對元素概念的涵義不明確而錯選B;因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沒有想到核外電子不穩定,在化學變化中是可變的而錯選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元素概念的理解。同類原子與同種原子不同,核內質子數相同的原子為同類原子,但中子數不一定相同,所以同類原子可以包括幾種不同的原子,但中子數不一定相同,所以同類原子可以包括幾種不同的原子。不能把同種原子的統稱叫元素,A錯;由于同種元素的原子中子數可以不同,所以同種元素的原子質量也不完全相同,B錯;由于原子核外電子數在化學變化中是可變的,而質子數不變,所以應該是核內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C錯。
答案:D
例2 一種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的區別是( )
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D.電子數不同
錯因會診 對元素的概念、元素與原子間的聯系與區別不明白,知識殘缺亂猜而選B;在學習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和相對原子質量時,發現不同的元素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不同而誤選C;因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沒有想到核外電子不穩定,在化學變化中是可變的而錯選D。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對元素概念的理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即決定元素種類的微粒是質子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