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體上教學設計
基因在染色體上教學設計
引導學生研究“問題探討”中的問題,體會類比推理的方法。
↓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猜想,并關注染色體和基因的關系。
↓
引導學生活動:畫減數分裂示意圖(染色體上標注基因)。
↓
引導學生活動:根據圖示表述自己所發現的基因與染色體的平行關系。
↓
教師肯定學生的發現并介紹薩頓假說。
↓
教師介紹摩爾根實驗,引導學生就實驗提出問題并解答(或教師設問,學生解答),從而認同基因在染色體上。
↓
學生運用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解釋孟德爾遺傳規律。
↓
引導學生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推斷基因與DNA長鏈的關系。
↓
總結
三、教學實施的程序
學生活動 | 教師組織和引導 | 教學意圖 |
閱讀。 | 引導學生閱讀“問題探討”一欄的內容,進行思考和討論。 | 引入新課,引導學生通過活動,體會類比推理的方法。引導提出問題,為下面探究做準備。 |
畫含一對同源染色體(假設其上有一對等位基因)和含二對同源染色體(假設其上各有一對等位基因)的精原細胞減數分裂示意圖。 | 引導,利用掛圖或板畫更正。 | 學生自己動手學習孟德爾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培養學習能力,鞏固對減數分裂的認知,為后面教學做準備。 |
根據圖示表述自己發現的基因和染色體行為的平行關系。 | 引導、肯定、鼓勵。引出并介紹類比推理的研究方法。 | 學生親自實踐薩頓假說的發現過程,體會成功的喜悅。 |
聽講。 | 介紹薩頓其人及其假說,提示假說是需要證明的。 | 使學生獲得科學結論,引發繼續學習的興趣。 |
聽講、閱讀。 | 利用板書介紹摩爾根的研究。 | 提出實驗現象,為學生探究做準備。 |
依據實驗現象提出問題(或依據教師的引導提問)、思考、討論、作答、寫出相關的遺傳圖解。 |
| 經過分析、推理,培養學習能力,認同基因在染色體上。 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和想像力。
|
聽講。 | 介紹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研究成果。 | 認同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
用關于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解釋孟德爾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 引導、幫助、肯定。 | 培養分析歸納能力,獲得科學知識。 |
嘗試歸納本節所學: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研究了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獲得了與薩頓假說相似的發現;通過對摩爾根實驗的剖析和解釋,確認了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所學的關于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對孟德爾遺傳規律重新做了解釋;通過畫減數分裂圖,寫遺傳圖解鞏固以前所學。 | 引導、幫助學生總結。 | 培養歸納總結的學習能力,增強自信心。 |
課后運用類比推理的研究方法,推斷基因與DNA長鏈的關系。 | 布置作業。 | 進行技能訓練,培養自學能力。 |
基因在染色體上知識點歸納
1.薩頓假說推論:基因在染色體上,也就是說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因為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
研究方法:類比推理
2. 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果蠅雜交實驗分析
摩爾根果蠅眼色的實驗:(A-紅眼基因 a-白眼基因 X、Y--果蠅的性染色體)
P:紅眼(雌) × 白眼(雄) P: XAXA × XaY
↓ ↓
F1: 紅眼 F1 : XAXa × XAY
↓F1雌雄交配 ↓
F2:紅眼(雌雄) 白眼(雄) F2: XAXA XAXa XAY XaY
3.一條染色體上一般含有多個基因,且這多個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4. 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薩頓假說
1.內容:基因在染色體上 (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2.依據:基因與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
①在雜交中保持完整和獨立性 ②成對存在
③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④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
3.證據: 果蠅的限性遺傳
紅眼 XWXW X 白眼XwY
XW Y 紅眼 XWXw
紅眼XWXW :紅眼XWXw:紅眼XW Y:白眼XwY
①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基因;②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4.現代解釋孟德爾遺傳定律
①分離定律: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獨立地遺傳給后代。
②自由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看了“基因在染色體上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