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教學設計
時間:
子文2
高一生物
“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是生物1必修 分子與細胞第6章中的一個實驗。如何引導學生學習這一實驗知識?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到你。
1.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1必修 分子與細胞》第6章“細胞的生命歷程”中的第一節“細胞增殖”中的一個實驗。把本實驗安排在“細胞分裂”內容之前,目的在于先讓學生通過探究,知道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明白了細胞分裂的必要性,再來學習細胞分裂,體現知識的系統性。本課時內容還與后續模塊中微生物的代謝、細胞進化有著緊密聯系。
2.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①重點: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依據:這是本實驗要探究的主題,通過探究得出“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理。)
②難點:利用模型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理解細胞越小表面積越大、越有利于物質交換的原理。(依據: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只能進行模擬實驗,要借助邏輯推理和想象、遷移才能得出合乎事實規律的認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情分析
1.知識基礎
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等知識,也具有相應的化學知識,知道本實驗中NaOH與酚酞的顯色原理。
2.能力基礎
學生在本模塊前面的學習中,已經進行過其他的探究活動,對探究實驗的過程和方法有一定的認識,在操作技能上也有一定的基礎。
3.心理基礎
①有的學生比較喜歡動手操作,但不愿意深入思考;②有的學生習慣于老師說什么就記什么,缺乏探究精神;③學生普遍習慣于對直觀事物的觀察和描述,現用模型來代替細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學生運用聯想遷移進行思考,存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理解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以及細胞大小與物質進出的關系;②理解細胞越小表面積越大、越有有利于物質交換;③概述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2.能力目標
學會用數據、表格分析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合作精神;②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認真的治學精神。
四、教法、學法
教法
1.情景喚起法: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和經驗出發,將感性直觀的認識上升為理論知識。
2.問題探究法:以問題(任務)驅動學生學習,每一階段的學習都以問題引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體現老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
學法
聯想遷移法:運用聯想把模擬實驗結果遷移至真實的細胞。
直觀圖表法:用數學的方法分析和處理數據,并以坐標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化繁為簡,幫助理解、方便記憶。
例證歸納法:運用事例表征來學習,從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關系”理解細胞增殖的必然性。
合作探究法:開展分組探實驗活動,提高學習技能。
五、教學過程
六、課后反思
從探究活動的類型來看,本節課的實驗是一個模擬探究實驗,引用模型來解釋原理,也體現了新課標對數學在生物上運用的重視。從探究的內容來看,本實驗屬于部分探究實驗,探究活動的問題已經給出,探究的計劃已經制定好,學生只需完成收集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概括和推理即可。從探究的難易程度來看,本實驗在探究活動的六個層次中屬于第三個層次,難易程度適中。然而,要使該探究實驗順利開展,達成教學目標,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師事前做出充分、細致的準備工作,并根據課堂情況調整教學。
1.準備簡便易行的實驗材料
本實驗除了可以用NaOH和含酚酞的瓊脂來完成外,還可以以淀粉代替酚酞,以碘代替NaOH,或者用淺色果凍代替瓊脂,用紅墨水代替NaOH。
2.完善教材中的實驗記錄表格
由于細胞都比較小,在表格設計上可以多加一欄,邊長為0.01 cm的瓊脂,只要求計算表面積、體積、以及表面積與體積之比,不作為實驗對象。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與細胞大小的關系。
3.合理分配時間。本節課,在數據處理上高估了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學生在進行比值計算時,花的時間比較長。
通過探究細胞大小,即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即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與物質運輸效率之間的關系,探討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二、實驗原理: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紅色。
三、實驗材料: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瓊脂塊,質量分數為0.1%的NaOH溶液。
四、實驗用具:塑料餐刀,防護手套,毫米尺,塑料勺,紙巾,燒杯。
五、方法步驟:
1、用塑料餐刀將瓊脂塊切成三塊邊長分別為3cm、2cm、1cm的正方體
2、將三塊瓊脂塊放在燒杯內,加入NaOH溶液,將瓊脂塊淹沒,浸泡10min。用塑料勺不時翻動瓊脂塊。注意:不要用勺子將瓊脂塊切開或挖動其表面
3、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將瓊脂塊從NaOH溶液中取出,用紙巾把它們擦干,用塑料刀把瓊脂塊切成兩半。觀察切面,測量每一塊上NaOH擴散的深度。紀錄測量結果。注意:每兩次操作之間必須把刀擦干
4、根據測量結果進行計算,并填寫下表
六、實驗結論:
瓊脂塊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小; NaOH擴散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小
七、考點提示:
1、你認為細胞生長到一定程度時,采取什么辦法可保證細胞代謝需要呢?答:細胞生長到一定程度,將停止生長,轉而進行細胞的分裂,這就擺脫了細胞生長帶來相對表面積減小帶來的困境,也是細胞增殖的原因之一。
2、除此以外,限制細胞長大的因素還有?答:有核質比(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體積比),外界的溫度和營養物質的供應等條件
3、細胞為什么要分裂?或細胞為什么這么小?答:(1)增大細胞膜表面積與體積比,有利于物質的運輸(營養吸收與廢物排出)以保證細胞正常生命代謝需要。(2)保證適宜的核質關系,使細胞質能在細胞核的控制范圍內。
4、卵細胞是一種特殊的細胞,因為它含有許多供胚胎發育的營養物質--卵黃,而使細胞體積增大了許多倍。但卵細胞一般與外界交換物質少,故表面積與體積的比例特殊。
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1.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1必修 分子與細胞》第6章“細胞的生命歷程”中的第一節“細胞增殖”中的一個實驗。把本實驗安排在“細胞分裂”內容之前,目的在于先讓學生通過探究,知道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明白了細胞分裂的必要性,再來學習細胞分裂,體現知識的系統性。本課時內容還與后續模塊中微生物的代謝、細胞進化有著緊密聯系。
2.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①重點: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依據:這是本實驗要探究的主題,通過探究得出“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理。)
②難點:利用模型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理解細胞越小表面積越大、越有利于物質交換的原理。(依據: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只能進行模擬實驗,要借助邏輯推理和想象、遷移才能得出合乎事實規律的認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情分析
1.知識基礎
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等知識,也具有相應的化學知識,知道本實驗中NaOH與酚酞的顯色原理。
2.能力基礎
學生在本模塊前面的學習中,已經進行過其他的探究活動,對探究實驗的過程和方法有一定的認識,在操作技能上也有一定的基礎。
3.心理基礎
①有的學生比較喜歡動手操作,但不愿意深入思考;②有的學生習慣于老師說什么就記什么,缺乏探究精神;③學生普遍習慣于對直觀事物的觀察和描述,現用模型來代替細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學生運用聯想遷移進行思考,存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理解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以及細胞大小與物質進出的關系;②理解細胞越小表面積越大、越有有利于物質交換;③概述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2.能力目標
學會用數據、表格分析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合作精神;②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認真的治學精神。
四、教法、學法
教法
1.情景喚起法: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和經驗出發,將感性直觀的認識上升為理論知識。
2.問題探究法:以問題(任務)驅動學生學習,每一階段的學習都以問題引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體現老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
學法
聯想遷移法:運用聯想把模擬實驗結果遷移至真實的細胞。
直觀圖表法:用數學的方法分析和處理數據,并以坐標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化繁為簡,幫助理解、方便記憶。
例證歸納法:運用事例表征來學習,從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關系”理解細胞增殖的必然性。
合作探究法:開展分組探實驗活動,提高學習技能。
五、教學過程
操作程序 | 教學策略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創設情景,引出探究主題 | 1.用PPT演示:①大象與老鼠的外型圖片;②不同物種的細胞圖片。 2.設疑:①請推測大象與老鼠體內的細胞大小差異如何?②生物體的長大,是靠細胞數量的增多還是靠細胞體積的增大? 3.設問:細胞為什么不能無限長大? | 1.觀察 2.討論后回答:不同動(植)物個體體積大小有差異,但構成它們的細胞的大小并無明顯差異,且都很小,需借助光學顯微鏡才能看到,多細胞生物體體積的增大,既要靠細胞生長增大體積,主要還是靠細胞分裂增加數目。 | 1.圖片的給出: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感性認識,為上升為理論知識作鋪墊。激發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 2.問題的提出:給學生設疑,促使學生存疑、質疑,讓學生處于“憤悱”的心理狀態,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
探究實驗 | 講述:由于細胞很小,我們無法用真實的細胞進行實驗,只能用模型替代。 | 閱讀課本和實驗冊,明確操作過程和要求,預測實驗結果 | 讓學生明確細胞模型模擬的原理,以及探究的目的,探究的主題。清楚明白下來要做什么、如何做、觀察什么、結論的引伸等,避免實驗的盲目性,避免實驗課變成形式和走過場:上課熱熱鬧鬧,下課無所知。 |
設問:瓊脂塊模擬的是什么?NaOH溶液模擬的是什么? | 討論回答:瓊脂塊模擬的是細胞,NaOH溶液模擬的是擴散進入細胞的物質。 | ||
出示表格1(見附錄) | 開始實驗,測量并記錄實驗結果,填寫在表格中,并進行計算。 | 觀察、測量、收集數據等是進行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常用到的技能,需著重培養。 | |
分析實驗 | 分組討論,老師從旁引導并加以鼓勵。問題整理如下: 1.表中數列有什么規律, 2.得出什么結論? 3.立方體體積增大時,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有什么關系? 4.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有什么關系? 5.為什么細胞不能無限長大? 6.相對表面積還影響細胞的哪些關系? 7.還有其它他素影響細胞不能無限長大嗎? 8.為什么大的生物體是由許多小的細胞發展起來的? 9.細胞是越小越好嗎? 10.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為保證代謝需要,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么? | 先是進行思考,然后展開討論,兩組之間互不相讓,進行針鋒相對的問與答。并對對方的答案作出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五動并用:動腦思、動口議、動耳聽、動手記、動眼看。 | 以問題(任務)驅動學生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沿著問題思路得出探究結論。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中問題1、2的提出與回答突破了本節的難點,并達成本章的能力目標;問題3突出重點,問題4是對實驗結果進行推論;問題2、3、4達成了本節的知識目標。問題5、6、7、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學生從多角度去分析問題,深化知識;問題8是一種逆向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問題9引出細胞分裂的必然性,為下課時的學習作知識鋪墊。在學生的問與答,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實質上就是一個學生“自得”的過程。 |
技能訓練 | 1.出示立方體圖(書114頁基礎題1),并用數學公式解釋為何細胞越小,相對表面積越大? 2.看圖(書114頁[技能訓練]),解釋原生動物的細胞中為什么出現兩個核和伸縮泡? 3.為什么卵細胞的體積都比較大?如鴕鳥卵黃直徑可達5 cm。 | 1.計算三種圖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列出數學公式:細胞的相對表面積=3/r。 2.討論解釋現象。 | 1.用數學知識解決生物上的知識。 2.把知識進行延伸,把模型遷移到細胞。 |
評價與總結 | 對各小組的實驗操作過程與結果進行評價。 精講:(1)限制細胞長大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比;二是細胞的核質比,細胞核所控制的細胞大小與核的大小成正比。所以細胞都很小,不能無限長大。由于受細胞器所占體積的影響,細胞也不是越小越好。多細胞生物體體積的增大還有賴于細胞的增殖。 | 傾聽,動手做筆記。 | 明確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從而引出細胞增殖的必要性,為第二節的學習作知識鋪墊。也是對知識的一個梳理,體現知識的系統性。 |
從探究活動的類型來看,本節課的實驗是一個模擬探究實驗,引用模型來解釋原理,也體現了新課標對數學在生物上運用的重視。從探究的內容來看,本實驗屬于部分探究實驗,探究活動的問題已經給出,探究的計劃已經制定好,學生只需完成收集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概括和推理即可。從探究的難易程度來看,本實驗在探究活動的六個層次中屬于第三個層次,難易程度適中。然而,要使該探究實驗順利開展,達成教學目標,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師事前做出充分、細致的準備工作,并根據課堂情況調整教學。
1.準備簡便易行的實驗材料
本實驗除了可以用NaOH和含酚酞的瓊脂來完成外,還可以以淀粉代替酚酞,以碘代替NaOH,或者用淺色果凍代替瓊脂,用紅墨水代替NaOH。
2.完善教材中的實驗記錄表格
由于細胞都比較小,在表格設計上可以多加一欄,邊長為0.01 cm的瓊脂,只要求計算表面積、體積、以及表面積與體積之比,不作為實驗對象。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與細胞大小的關系。
3.合理分配時間。本節課,在數據處理上高估了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學生在進行比值計算時,花的時間比較長。
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知識點
一、實驗目的:通過探究細胞大小,即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即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與物質運輸效率之間的關系,探討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二、實驗原理: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紅色。
三、實驗材料: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瓊脂塊,質量分數為0.1%的NaOH溶液。
四、實驗用具:塑料餐刀,防護手套,毫米尺,塑料勺,紙巾,燒杯。
五、方法步驟:
1、用塑料餐刀將瓊脂塊切成三塊邊長分別為3cm、2cm、1cm的正方體
2、將三塊瓊脂塊放在燒杯內,加入NaOH溶液,將瓊脂塊淹沒,浸泡10min。用塑料勺不時翻動瓊脂塊。注意:不要用勺子將瓊脂塊切開或挖動其表面
3、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將瓊脂塊從NaOH溶液中取出,用紙巾把它們擦干,用塑料刀把瓊脂塊切成兩半。觀察切面,測量每一塊上NaOH擴散的深度。紀錄測量結果。注意:每兩次操作之間必須把刀擦干
4、根據測量結果進行計算,并填寫下表
瓊脂塊的邊長/cm | 表面積/cm2 | 體積/cm3 | 相對表面積 | NaOH擴散的深度 | 比值(NaOH擴散的體積/整個瓊脂塊的體積) |
3 | |||||
2 | |||||
1 |
瓊脂塊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小; NaOH擴散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小
七、考點提示:
1、你認為細胞生長到一定程度時,采取什么辦法可保證細胞代謝需要呢?答:細胞生長到一定程度,將停止生長,轉而進行細胞的分裂,這就擺脫了細胞生長帶來相對表面積減小帶來的困境,也是細胞增殖的原因之一。
2、除此以外,限制細胞長大的因素還有?答:有核質比(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體積比),外界的溫度和營養物質的供應等條件
3、細胞為什么要分裂?或細胞為什么這么小?答:(1)增大細胞膜表面積與體積比,有利于物質的運輸(營養吸收與廢物排出)以保證細胞正常生命代謝需要。(2)保證適宜的核質關系,使細胞質能在細胞核的控制范圍內。
4、卵細胞是一種特殊的細胞,因為它含有許多供胚胎發育的營養物質--卵黃,而使細胞體積增大了許多倍。但卵細胞一般與外界交換物質少,故表面積與體積的比例特殊。
看了“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