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教學設計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教學設計
l簡述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l討論細胞中結構與功能的統一、部分與整體的統一。
2、能力目標
l能在觀察實驗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接受科學方法的訓練,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加強學生對細胞微觀結構的認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l通過學習建立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部分與整體統一的觀點,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l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細胞中的幾種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l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教學難點
l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l利用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實驗探究法、講述法、比較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導入第二課時 |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細胞器有各種各樣的功能,那么,他們在系統當中是如何配合的?(與學生互動) 介紹細胞中的“生產線”之一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 3min | 回憶上節課內容,并思考回應。 | 利用復習導入讓學生能夠將這一節課兩個課時的內容形成整體。 |
四、細胞期間的合作——分泌蛋白的形成 | 1.通過課本P48中的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的資料。讓學生自行分析討論的3道題目。 2.分題目提問,分別完成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的整個過程。此時,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教師應加以補充以及歸納,后在將過程脈絡理清楚。(動畫演示) | 20min | 學生需動腦思考并與同學討論,方能充分理解這一過程。 | 讓學生自己分析資料,動腦思考,后再經過教師的點撥,對這一部分的內容掌握方比較深刻,從而完成本節內同難點的突破。 另外,通過細胞器間合作的學習,學生對部分與整體相統一這一觀點有更深刻的理解,完成這節課的情感態度目標。 |
五、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 1.生物膜系統的概念。(注意區分生物膜與日常中常見的眼角膜、腹腔膜等概念。) 2.生物膜結構上聯系 通過內質網與細胞膜核膜的聯系這幅圖,讓學生觀察,這些生物膜中,哪些是直接相連的?后教師可以在板書幾者之間的關系理清楚。幫助學生理解。 3.生物膜的功能 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自主討論,后請同學逐個解釋生物膜的功能的理解。 | 15min | 學生需動用觀察能力以及聯想能力對本部分只是進行學習。 | 1.通過直觀地觀察,學生能夠有更深的印象。 2.讓學生自主討論,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鍛煉其新舊知識聯想的能力。 |
五、板書設計
細胞器——系統的合作
一、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1.分泌蛋白
2.合成和運輸途徑
二、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1.定義
2.特點
3.功能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需記憶的內容較多,因此,學生在課堂后期會出現疲倦的現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注意學生的學習情緒,并采用適當的方法使得課堂活潑生動些。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知識點
⒈顯微結構: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亞顯微結構:
細胞質 細胞質基質:膠狀物質,是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細胞器: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種亞細胞結構的總稱。(差速離心法)
一.細胞質基質
定義:細胞質中除細胞器以外的液體部分
功能:1.細胞質基質中有多種酶,是多種代謝活動的場所。
2.為新陳代謝提供所需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成分:水、無機離子、脂類、糖類、氨基酸、核苷酸等,還有很多種酶。
二、細胞器結構和功能
(一)雙層膜
1.線粒體
分布: 動植物細胞中, 代謝旺盛的細胞中含量較多.
線粒體的數量與細胞新陳代謝的強弱有關(一般在細胞代謝旺盛的部位比較集中)(注意:蛔蟲的體細胞內不含線粒體)
形態: 呈短棒狀、圓球狀、線形、或啞鈴形
結構:外膜:使線粒體與周圍的細胞質分開
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意義:增大膜面積有利于生化反應地進行)
基質:含少量DNA、核糖體和有關酶
功能:細胞呼吸和能量代謝的中心,喻為細胞的“動力車間”。
2.葉綠體——植物和藻類細胞特有
(1)分布: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細胞。(主要是葉肉細胞,植物的根尖細胞不含葉綠體)
(2)形態: 一般呈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
(3)結構
(4)功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被喻為“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
(二)單層膜
內質網
①分布:動植物細胞;
②結構:單層膜連接而成的網狀結構;
③類型:粗面內質網和滑面內質網
④作用:是細胞內蛋白質的合成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是細胞內蛋白質運輸的通道
高爾基體:由扁平囊和囊泡構成(其中扁平囊是判斷高爾基體的依據)。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和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和植物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液泡:①分布:主要在成熟的植物細胞內; ②結構:單層膜(液泡膜),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含有色素,無機鹽,糖類,蛋白質等); ③功能:調節植物細胞的內環境;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維持細胞形態);和細胞的吸水失水相關
溶酶體:細胞內的“消化車間”;①分布:動植物細胞;②結構:單層膜,內含多種水解酶③功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細菌。
(三)無膜結構
核糖體:細胞內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①分布:動植物細胞;
②存在狀態:游離于細胞質基質,附著于粗面內質網和外層核膜上,在線粒體和葉綠體內
③結構:不具膜,呈顆粒狀;
④功能: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中心體:①分布: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②結構:不具膜結構,由兩組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圍物質組成③功能:和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有關。
(四)細胞亞顯微結構中的相關知識點歸納
1、從形態上來講,光學顯微鏡下可見的結構形式有: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核仁,染色體,葉綠體,線粒體,液泡.
2、從結構上分類:各種細胞器膜的化學成分與細胞膜相同,都含有蛋白質和脂類分子。膜的結構與細胞膜基本相同,基本骨架都是磷脂雙分子層,細胞器的膜和細胞膜可稱為生物膜。細胞內各種膜結構在結構和功能上是密切聯系的。
3、從生物類型上分:動、植物細胞一般均有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線粒體、核糖體、內質網等. 動、植物細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高等動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低等植物細胞具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特有的細胞器是液泡,葉綠體.原核細胞中具有的細胞器:核糖體;
根尖分生區沒有的細胞器:葉綠體、中心體、液泡。
看了“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