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試題
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試題
A.赍發(jī) 賞賚(lài)
干礙(nài) 央浼(měi)
B.曾經(cēnɡ) 仍舊(rénɡ)
悖謬(bèi) 提防(dī)
C.轄制(xiá) 浸漬(zì)
吁氣(xū) 擂鼓(léi)
D.祈禱(dǎo) 蔭庇(yīn)
薄霧(bó) 餅鐺(chēnɡ)
解析 A.礙ài;B.曾cénɡ;D.蔭yìn。
答案 C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元兇 原動力 桃園 世外桃源
B.然諾 天燃氣 磺炭 低碳生活
C.氣息 水蒸汽 炮仗 明火執杖
D.墻角 高腳鼓 碼頭 明瑪標價
解析 B.天燃氣—然;C.水蒸汽—氣,明火執杖—仗;D.明瑪標價—碼。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產業要發展,測試需先行,數字電視測試儀器作為數字電視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處于行業的前沿,與整個產業息息相關,不僅促進、影響著產業的發展,也必將隨產業的興起而成長壯大。
B.目前在全國各個高等院校,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的幾率越來越高,學生外出活動的時間也逐漸從周末擴展到了平常的上課時間,那些經常外出參加社會活動的大學生學習成績一瀉千里。
C.30多年過去了,曾家寨的鷺鳥由五六只繁衍到5 000余只,這里的村民一直視鷺鳥為吉祥鳥,與它們相濡以沫、相依相伴。時間長了,村子里的人對鷺鳥的感情越來越深。
D.校長所領導的事業是傳承文化的事業,如果我們思想僵化,以手段和弄權自詡,胸無城府,則很容易落后于時代。別說是成為文化管理的設計者、引領者,就連日常工作也會捉襟見肘。
解析 本題中,A項“息息相關”:形容關系密切,合乎語境。B項“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筆奔放、流暢。句中適用對象錯。C項“相濡以沫”:指夫妻間在困境中互相扶助。適用對象錯。D項“胸無城府”:指為人坦率。句中望文生義。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銀行貸款限制放松和兩次小幅降息給中國經濟提供了動力。最新跡象表明,中國可能已擺脫許多經濟學家曾擔心的經濟增長大幅放緩。
B.北京有個收養孤殘兒童的“天使之家”,在央視舉辦的《夢想合唱團》電視公益活動中,北京合唱團資助了26個天使之家的殘疾兒童。
C.近日的講話,讓公眾感受到了新的變化。但無論反腐還是調整利益格局都是難題,短期內要取得實質性進展都不容易。
D.前些時候,一家位于鬧市區的快餐店發生爆炸事故,爆炸強烈,造成附近房屋震動,多處居民住宅玻璃破碎,死傷幾十人的嚴重后果。
解析 本題中,A項,成分殘缺,在“放緩”后加“的困境”。B項,語序不當,將“26個”放在“殘疾兒童”前。D項,搭配不當,“嚴重后果”與“附近房屋震動,多處居民住宅玻璃破碎”不搭配。
答案 C
5.下列對文學知識的陳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小說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節、環境。人物性格的刻畫往往直接揭示主題,情節的發展、矛盾的解決常常表現主題,環境描寫對主題一般起烘托、強化作用。
B.《水滸》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著名長篇小說,明朝施耐庵著。最早的本子為一百回本,名《忠義水滸傳一百卷》,后簡稱《水滸傳》。清初學者金圣嘆刪編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滸》。
C.《邊城》意圖在于借一個中國邊境小城中的幾個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為人類的“愛”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說明。
D.契訶夫小說的總體特點是:運用出色的幽默諷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社會的各種病態,抨擊沙皇專制制度,熱烈向往新生活的到來。
解析 C項中“邊境小城”的陳述不當。
答案 C
6.下列填 入文中橫線上的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烏篷船緩緩前進,透過竹篾小窗,遠遠望去,長堤臥波,柳條搖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織的雨水隨風 而成的縹緲水霧,如輕紗般飄過。?、龠h望雨中的斷橋,少了一份雪后初晴的冷艷,多了一份迷濛的憂傷
②雨中的西湖像西子纏綿的眼神,散發著淡淡的哀傷和憂愁;又像一曲《高山流水》,流淌著知音相惜的淡泊
③船穿過蘇堤以后,天下起小雨,不一會兒,垂楊 帶雨,煙波彌漫,別有一番情致?、芎嫒珑R,倒映裊裊倩影
?、蓦y怪蘇東坡感嘆道:“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A.③④⑤②① B.④③⑤②①
C.⑤②①③④ D.⑤①②④③
解析 由“長堤”而“湖面”,由“湖面”而“蘇堤”,由“蘇堤”而“蘇詞”,由“蘇詞”而“西湖雨”,由“ 雨”而“雨中的斷橋”。答案 B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題。
離 魂 記
[唐]陳玄祜
天授三年,清河張鎰,因官家于衡州。性簡靜,寡知友。無子,有女二人。其長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絕倫。鎰外甥太原王宙,幼聰悟,美容范。鎰常器宙,每曰:“他時當以倩娘妻之。”
后各長成。宙與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狀。后有賓寮之選(優秀的)者求之,鎰許焉。女聞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當調,請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陰恨悲慟,決別上船。日暮,至山郭數里。夜方半,宙不寐,忽聞岸上有一人,行聲甚速,須臾至船。問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驚喜發狂,執手問其從來。泣曰:“君厚意如此,寢食相感。今將奪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報,是 以亡命來奔。”宙非意所望,欣躍特甚。遂匿倩娘于船,連夜遁去。倍道兼行,數月至蜀。凡五年,生兩子,與鎰絕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負,棄大義而來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間阻。覆載之下,何顏獨存也?”宙哀之,曰:“將歸,無苦。”遂俱歸衡州。
既至,宙獨身先鎰家,首謝其事。鎰曰:“倩娘病在閨中數年,何其詭說也!”宙曰:“見在舟中!”鎰大驚,促使人驗之。果見倩娘在船中,顏色怡暢,訊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異之,疾走報鎰。室中女聞,喜而起,飾妝更衣,笑而不語,出與相迎,翕然而合為一體,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親戚間有潛知之者。后四十年間,夫妻皆喪。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聞此說,而多異同,或謂其虛。大歷末,遇萊蕪縣令張仲規,因備述其本末。鎰則仲規堂叔祖,而說極備悉,故記之。
(選自《太平廣記》卷三五八,略有改動)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宙與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寤寐:醒著睡著,時時
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跣足:光腳
C.吾曩日不能相負 曩日:往后
D.見在舟中 見:現今
解析 C項“曩日”應為“先前、當年”。
答案 C
8.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部表現倩娘對王宙情深意重的一組是(3分)( )
①宙與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②女聞而郁抑 ③止之不可,遂厚遣之?、苣速荒锿叫絮凶愣痢、莘参迥辏鷥勺?,與鎰絕信 ⑥喜而起,飾妝更衣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④
解析 本題篩選指向為“倩娘對王宙情深意重”,③句是張鎰“厚遺”王宙,⑥句表現肉體與離魂相合前的喜悅。含有此兩句的項排除。
答案 B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倩娘和王宙長大以后,暗中相戀。張鎰卻言而無信,應允了他人提親。
B.王宙因為意中人倩娘被張鎰另許他人,心生不滿,借故遠走長安。臨行前與倩娘密約私奔。
C.當舟中倩娘與閨中倩娘合為一體,衣裳也重合,始知當初追隨王宙而去的乃是倩女離魂。
D.小說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想象奇幻,情節曲折,倩娘是一個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形象。
解析 B項中“王宙臨行前與倩娘密約私奔”錯,原文并無此說。
答案 B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 成現代漢語。(10分)(1)鎰常器宙,每曰:“他時當以倩娘妻之。”(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將奪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報,是以亡命來奔。(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覆載之下,何顏獨存也?(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張鎰很器重王宙,經常說:“將來定當把倩娘嫁給王宙做妻子。”
(關鍵詞“器”,“之”指代王宙而不是“你”。)
(2)如今父親強行改變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對我情深似海不會改變,我想要投身侍奉報答你,所以逃亡出來投奔你。
(關鍵詞“奪”,“易”,“投身奉報”,“亡命來奔”。)
(3)活在天地間(天覆地載)卻不能對父母盡孝,我還有什么臉面呢?
(關鍵詞“覆載之下”,“何顏獨存”。)
【參考譯文】
武則天天授三年(692年),清河郡有個張鎰,因為到衡州做官,就在那里安了家。張鎰性情簡淡好靜,少有知音朋友。膝下無子,只有兩個女兒。長女早年夭折,幼女名喚倩娘,端莊美麗,無人能及。張鎰的外甥王宙是太原人氏,自小就聰明有悟性,貌美有風儀。張鎰很器重王宙,經常說:“將來定當把倩娘嫁給王宙做妻子。”
漸漸地,倩娘和王宙各自長大了。他們私下里時時彼此愛慕思念,家人卻并不知道。后來張鎰有位優秀的幕僚向張家求親,張鎰就同意了。倩娘聽說此事,郁郁寡歡;王宙知道后也深深怨恨。隨即,王宙托詞說應當調任,向張家請辭,希望去京城。張家勸止不住,于是厚禮相待送走了外甥。王宙心中暗暗悲愴,與舅舅告別上了船。傍晚時分,船行水路穿過山巒停在了數里之外。半夜里,王宙輾轉不眠,忽然聽到岸上有人趕來,步履非常迅速匆忙,片刻間就到了船邊。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倩娘赤著腳徒步追來。王宙欣喜若狂,抓住倩娘的手問她為何而來。倩娘哭泣著說:“你的情誼是如此厚重,我即使睡夢里都感念。如今父親強行改變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對我情深似海不會輕易改變,我想要投身侍奉報答你,所以逃亡出來投奔你。”王宙從未期望過,歡欣雀躍。于是就將倩娘隱匿在船中,連夜船行而去。兩人加速趕路,不出數月就到了四川。
又過了五年,兩人已經生了兩個兒子,與張鎰更是音信斷絕。倩娘常思念父母,常常對著王宙哭泣說:“我當年不肯辜負你的情義,背棄了禮儀倫常和你私奔。到如今和雙親隔絕分離,已經足足五年了?;钤谔斓亻g(天覆地載)卻不能對父母盡孝,我還有什么臉面呢?”王宙聽了,也為妻子的話傷心,說 :“我們這就回去,再也不必為遠離雙親而痛苦。”于是夫妻二人一起回到了衡州。等到了衡州,王宙獨身一個人先到了舅舅張鎰家中,說明了自己帶走倩娘的事,并謝罪。張鎰詫異道:“我女兒倩娘明明臥病家中已經好幾年了,你怎么這樣胡說呢!”王宙說:“倩娘現在就在船上!”張鎰大驚,忙派家人去察看,果然看到倩娘坐在船中,神情怡然歡暢,見到來驗看的家人,還詢問說:“我父母是否安康?”家人感到奇怪,急忙跑回來報告張鎰。此時內室中臥病多年的女兒聽聞后也歡喜地起身,梳妝更衣,笑逐顏開卻不說話,這倩娘走出閨房與從外歸家的倩娘相遇,二人身形疊合融為一體,就連衣服都是重合為一樣。張家覺得這件事終究是離奇不正,于是隱瞞不說。只是偶有暗中知道的親戚。后來又過了四十年,王宙、倩娘夫婦過世了。他們的兩個兒子因為孝廉而獲取了功名,當了縣丞和縣尉。
我陳玄祐年少的時候常常聽說這個故事,或雷同或相異,有人說是假的。唐代宗大歷年末(779年),我遇見了萊蕪縣令張仲規,他向我詳細講述了這個故事的本末。因為張鎰是他的堂叔祖,而且他講述得十分細致完備,我因此記錄下來。
三、現代文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11~14題。
沒有名字的東西
奈保爾
波普自稱是個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樹下的那個馬口鐵小工棚。就是這么個小工棚他也沒有蓋完。不過波普可從不閑著。他總是在錘呀、鋸呀、刨呀,忙得不亦樂乎。我喜歡看他工作。我喜歡那些木頭——喬木、香樹和蟾蜍樹的香味,我喜歡那些木屑的顏色,也喜歡那些鋸末像粉一樣撒在波普卷曲的頭發上。
“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問。
波普總是說:“啊,孩子!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在做一個沒有名字的東西。”
我就喜歡波普這一點。我覺得他就像個詩人。
我覺得波普特別健談。他談的都是關于生死、工作之類的嚴肅話題,我發覺他真的愛跟我說話。但在街上,波普卻不是招人喜歡的人。哈特常說:“你們聽,波普也太傲氣了。”
波普從不掙錢,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們沒有孩子,這樣倒也方便。波普說:“女人愛干活就讓她們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
有一天,我發現波普在他的工棚里傷心。他坐在一塊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纏來繞去。波普說:“你阿姨走了,孩子。”
“去哪兒了,波普先生?”
“啊,孩子!這個問題提得好。”他說到這便再沒往下說。
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錘子和鋸子聲。木屑聞起來也不新鮮了,顏色也變黑了。幾乎像爛泥一樣。波普開始酗酒,他身上有一股朗姆酒味,經常大哭大叫,然后就發火想打人。這使他被那幫人接納了。
哈特說:“我們過去錯怪了波普,他是個好漢,和我們一樣。”
波普從不以為我年紀小,有些話不該對我講。“孩子,等你到了我這把年紀,”有一次他說,“你會發現你一心喜歡的東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會珍惜它們了。”他講話就這個風格,像謎一樣。
終于有一天,波普離開了我們。波普在阿里馬打傷了一個男人,那男人拐走了他老婆。那人就是以前給過我許多袋青草的園丁。
波普回來后完全換了個人。我一跟他說話他就對我大吼大叫。
哈特說:“你們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瘋了。”
往日那熟悉的聲音又從波普的工棚里傳了出來。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還在做沒有名字的東西。但我害怕,沒敢問他。
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盞電燈,開始在夜間干活。他家門外總停著許多車子,將東西拉進拉出。后來波普又忙著漆房子,將房子漆成大綠色,又將屋頂漆成大紅。哈特說:“這家伙準瘋了。”又補充道:“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
哈特沒有全說錯。大約兩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來了,還帶來了一個女人,是他老婆,我的阿姨。波普很快又恢復了過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時間都花在做那沒有名字的東西。他又停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們學校附近的那戶人家做了廚娘。
波普的老婆回來以后,街坊幾乎生了他的氣。他們覺得以前對他的同情受到了嘲弄,都白費了。哈特又說道,“我早就講過,那個該死的波普就是太傲氣。”
但是現在波普不在乎了。他常對我說:“孩子,今晚回家祈禱吧!愿你像我一樣快活。”
后來發生的事太突然,我們都不知道會出這種事。哈特也是讀了報紙后才知道的:小木匠被捕入獄。
這太不可思議了,原來波普是個作惡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話說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來別人的東西然后把它們重新組裝起來。實際上他偷的東西太多,有時只 好把不要的那些賣掉。他就是這么被抓住的?,F在我們才明白以前為什么總有許多車子停在波普家門口。哈特說出了我們大家的心里話。他說:“這老兄真笨,為什么他要去賣他偷來的東西呢?告訴我。為什么?”
我們都認為他這么做確實太蠢。可是,我們打心眼里佩服波普,他是個真正的男子漢,也許比我們誰都強。
至于我阿姨,從未離開米格爾街。她不僅繼續干著廚娘的活,還開始幫人燙洗衣服。街上的人只是可憐她一個人還要坐守空房。
波普出獄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幫小子中的一員。但對我來說,他變了。這種變化使我傷心。因為他開始干活了。他開始為別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櫥。
有一次我問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時候再做沒有名字的東西呀?”他竟臭罵了我一通。
“你他媽的真討厭。”他說,“快滾開,否則我非揍你不可。”
(《微型小說選刊》2011年12期)
11.下列對小說的理解最恰當的兩項是( )
A.波普是一個貧民,他家境貧困,靠老婆養活,被別人瞧不起。但開始波普并不認為自己很苦,相反倒是過得逍遙自在,樂趣無窮。
B.小說開頭描寫波普忙碌的情形為了突出波普工作的詩意,從而表達“我”對波普的贊美欣賞之情,也為下文寫波普的轉變作鋪墊的作用。
C.波普在老婆被人拐走之后,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他開始把自己變成“他們”中的一員,“你會發現你一心喜歡的東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會珍惜它們了”表明他明白了生活的真理。
D.在經歷了“找老婆打架”和“偷東西組裝”這兩件事以后,波普變成了一個聲名狼藉的罪犯。出獄之后波普變成了一個令人敬佩的英雄。
E.本篇小說的題目與主旨緊密相連,作品使用象征手法,文中“沒有名字的東西”可以代表追求詩意、精神的生活,理想的生活,波普與她老婆的甜蜜的愛情等。
解析 本題從人物、情節、內容要點、表現手法等角度設題,考查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C項“表明他明白了生活的真理”錯,這句話是波普發牢騷的話,并且從后文看波普也沒有不珍惜他老婆。D項“變成了一個令人敬佩的英雄”錯,對“我”而言,“他變了”,在“我”心中并不是英雄。E項“波普與他老婆的甜蜜愛情”錯,由文中看,兩人的愛情受生活影響并不甜蜜。
答案 AB
12.“我”眼中的波普與眾人眼中的波普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這種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和把握內容要 點的能力。小說中“我”是一個孩子,小說正是從孩子的視角和成人的視角的對比中來寫波普。在“我”眼中,波普像詩人,很健談,對“我”熱情;而在成人眼中,波普不招人喜歡,太傲氣,生他的氣,覺得他無用。等到波普出獄后,對成人來說,他成了英雄;對“我”來說,他變了,他臭罵我了,并且要揍我了。這一切都在說明,兒童的審美取向(價值觀)與成人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由以上整理作答即可。答案 “我”眼中的波普熱情、健談、具有詩人氣質,后來變得囂張,令人害怕;眾人眼中的波普傲慢、無用、不受歡迎,后來變成了英雄。表現了理想世界(兒童世界)與現實生活(成人世界)價值觀的不同取向。
13.簡要分析“我”在小說中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人稱的運用在文中的作用。這篇小說使用第一人稱。第一人稱的使用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真實性;可以接近與讀者的距離;可以結構全文;可以 突出主題。作答本題,從以上幾個方面分析概括即可。答案 “我”是故事的見證人,以“我”來展現主人公,拉近了讀者與作品的距離,真實自然;“我”是小說的線索,借“我”的所見所聞所感敘述故事,小說借“我”的情感態度揭示作品主題。
14.波普從做沒有名字的東西到做有名字的東西,他的人生發生了怎樣 的變化?你認為這種變化是可喜,還是可悲?請結合文本聯系現實寫出理由。(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探究性閱讀的能力,作答本題,首先應明確“沒有名字的東西”是精神,是理想,是詩意;“有名字的東西”是物質,是實際,是現實。那么,他的人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就不難答出。至于這種變化是可悲,是可喜,選擇哪一個角度都可以,關鍵要做到觀點明確,能結合文本和現實進行合理分析。
答案 從追求精神(詩意)(理想)到追求物質(實際)(現實)。
可悲:是對現實的妥協。消失了理想和詩意的生活,工作就會失去情趣性,盡情想象的創造性就會缺失,與世俗趨同的人生將會是平庸的人生。
可喜:雖詩意但脫離現實的生活,必然會被生活拋棄,走出理想的空中樓閣,腳踏實地地生活和工作,是真實而理性的人生。
四、語言表達(15分)
15.請根據下面一段話中提供的信息,以單句的形式為作家莫言所說的“文學意義”下一個定義。(35字以內)(4分)
文學不要求客觀和統一,甚至可以說,唯有那種高度主觀的,與大家的感覺不同的感覺,才屬于文學。你寫城里的道路是瀝青鋪成的,這沒有什么獨特的文學審美意味,但一個打工仔產生了幻覺,在幻覺中發現城里的道路像他奶奶那根用了多年的又臭又長的裹腳布,這就有了文學意義。
文學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指憑借高度主觀的,與大家感覺不同的感覺所發現的獨特的審美意味。
16.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某校“健康與生命”研究小組做了“居民禁煙支持度”的調查。讀下面的調查數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1)概括圖表反映出的信息。(不超過3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任選圖表中的一個場所擬寫一條禁煙提示語。(不超過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圖表轉換為文字及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此類題目觀察圖表應注重整體閱讀,關注圖表題目,把握圖表大主題或方向。本題圖表反映的調查對象分別是吸煙者和不吸煙者,從圖表看二者的看法基本一致。擬寫一條禁煙提示語應注意所選場所的特點。
答案 (1)除大部分吸煙者不支持酒店茶樓禁煙外,居民普遍支持公共場所禁煙。
(2)示例:學校:兒童易模仿,請您勿吸煙!
醫院:您的指尖夾著他 人的生命——請勿吸煙! 酒店茶樓:提神還是清茶,消愁莫若朋友,吸煙就是吸毒 (自殺)! 17.請根據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畫線處補寫出相應內容。要求:語意連貫,表達明確,每處不超過12字。( 5分)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________。一切美術都是“望”,都是欣賞。不但“游”可以發生“望”的作用,②________,也同樣要“望”。一切亭臺樓閣,都是為了“望”,都是為了得到和豐富對于空間的美的感受。在園林建筑藝術中,③________,有了窗子,內外就能發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經過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畫。而且同一個窗子,從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________,于是引發人們不同的聯想。這樣,畫的境界就無限地豐富了。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人從一個小房間“望”到千秋之雪、萬里之船,以小見大,從而獲得了⑤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用主觀題的形式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作答本類題要注意,所填句子必須與整個語段的語意相協調,符合整個語段意思發展的脈絡。這就要求解題時,首先要理清所供語段的意思和思路,然后依此推斷確定銜接的語句。作答本題,應抓住段落中心句“一切美術都是‘望’,都是欣賞”,其他句子都是圍繞此展開;另外,還應注意橫線的前后文的相關提示,依據它們來推斷填寫內容。
答案 ①“望”最重要 ②即便是“居” ③窗子起著“望”的重要作用?、芫吧疾幌嗤、葚S富的審美感受
五、寫作(50分)
18.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國著名思想家愛默生曾說:“世界是微不足道的,人是一切。”你如何理解這一句話?請結合所學內容,自擬題目,自定立意,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寫作提示 本題的命題材料為語言材料:愛默生的這句話并不是看不起世界,而是說,這莽莽蒼蒼的物質世界雖然龐大,但非根本,唯有人才是根本。世界是人造的,它是人腦和人手的派生物。當今世界各國都在追逐現代化,然而高樓大廈并不等于現代化。如果現代化在締造充塞大地的高樓之外,只造就一代又一代充塞著邪惡的人群,這種現代化的意義在哪里呢?依此立論寫作即可。
看過“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