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高一歷史試卷及答案(2)
29.一個歷史事實可以有若干事件構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構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級或層次,下列選項符合上述說法的是
A、經濟全球化——西歐一體化——歐元啟用
B、《王位繼承法》——《權利法案》——光榮革命
C、蘇聯的現代化道路——新經濟政策——社會主義工業化
D、中途島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阿拉曼戰役
30.據統計,1992年全國辭去公職經商者達12萬人,未辭職而以各種方式投身商海者超過1000萬人,這種現象被稱為“下海潮”。這反映了
A、市場經濟改革成為社會共識 B、多種經濟成分開始共同發展
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D、計劃經濟開始轉向市場經濟
31.1980年12月,我國頒發了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這表明
A、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開始改變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C、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開始實行 D、單一所有制經濟結構已被突破
32.有學者說:“蘇聯制度的設計用意,在于盡快將一個極落后,開發度極低的國家,早早送上工業化的大道……盡管這個制度極其缺乏效率,極其浪費,但畢竟達到了上述目標。”據此可知該學者
A、贊同列寧的新經濟政策 B、客觀評價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C、認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處 D、否認赫魯曉夫改革的必要性
33.19世紀70年代末,一位英國人寫道:“一個重慶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辦洋貨,他可以到一個錢莊……押借一筆款項。……(然后)將訂貨單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錢莊經理也通知與他有關系的上海錢莊或其分莊,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國的代理人處付予這筆款項。”可見此時的錢莊
A、已經完全變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貿易中居于關鍵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貨出口業務 D、在洋貨內銷中具有重要作用
3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洶涌澎湃,蔚為壯觀。它與前兩次技術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點,又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這具體表現為
A、新的技術和發明超出一國范圍 B、科學和技術之間開始走向結合
C、學科越來越少且分工越來越細 D、科學研究朝著綜合性方向發展
35.19世紀80年代的上海誕生了一批由民族資本家創辦的企業,這些企業集中在
A、石油化工業 B、冶金采礦業 C、機器制造業 D、輕工紡織業
二.非選擇題(30分)
36.(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這里拉開序幕;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從這里開始形成;社會主義在遭受挫折之后開始在這里重新煥發生機。
材料二 某校學生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從網上搜集到了以下圖片:《1978年安徽省小崗生產隊簽訂的全國第一份承包合同書》、《1983年重慶開始經濟試點的報道》、《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示意圖》。
材料三 到21世紀初,在我國已有95%以上的商品資源實現市場配置,國家定價的商品不足5%,社會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達99%。
材料四 中國部分年份經濟發展指標簡表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 國家財政收入(億元) | 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 | 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 | |
1978 | 3645 | 1132 | 57.5 | 67.7 |
2006 | 218071 | 39500 | 35.8 | 43 |
注: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它能夠說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決策使中國經濟“重新煥發生機?”(5分)
(2)據材料二、三,我國為搞活經濟而采取了哪些重大舉措?(5分)
(3)材料四反映了中國社會發生哪些重大變化?(5分)
37.(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本協議締約方,認識到在處理其貿易和經濟領域的關系時,應當是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和貿易,同時考慮根據持續發展的目標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資源,尋求既保護和維持環境又以符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強這樣的措施;進而認識到需要積極努力以確保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其中的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享有一個與其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份額;熱切希望達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大量減少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關系中歧視性待遇的目標……”
——《世界貿易組織協定》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中的三圖片,指出它們分別代表當今世界的哪三大區域經濟集團?中國是其中哪一個組織的成員國?這些組織的出現,反映了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哪種趨勢?(7分)
(2)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是旨在促進各國市場開放,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話能表明這一宗旨?中國于哪一年加入該組織?(4分)
(3)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對推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哪一趨勢(進程)具有重要意義?材料一和材料二兩種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4分)
高一歷史試卷答案
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A | A | B | B | A | B | A | A | C | D | A | C | D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C | B | A | C | A | A | A | C | C | C | C | A | B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A | B | A | A | D | C | D | D | D |
二、 非選擇題
36、(15分)(1)事件: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決策: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5分)
(2)舉措: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對外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5分)
(3)變化:經濟發展迅速;城鎮化進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5分)
37、(15分)(1)三幅圖片分別代表當今世界的 “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和“歐洲聯盟”三大區域經濟集團。中國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成員國。這些組織的出現,反映了世界經濟發展中的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7分)
(2)“達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減少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關系中歧視性待遇……”中國于2001年加入該組織。(4分)
(3)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對推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經濟區域集團化與經濟全球化趨勢之間的關系是相互推動,相互制約。(4分)
看了“陜西高一歷史試卷及答案”的還看了:
1.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及答案
2.2015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及答案
3.高一下學期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
4.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測試題(答案)
5.2015春學期肇慶市高一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