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三答案
高二歷史考試題
1.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紛呈。有學者將它們分別描述為:“全面歸服自然的隱士派”、 “專制君主的參謀集團” “擁有無限同情心與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學派”。請按順序指出它們分別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法 B. 儒、法、道 C. 法、儒、道、 D. 道、法、儒
2.某歐洲文化旅游團在一所中學圖書館參觀時問學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關系比做舟和水,這句話最早見于中國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這位學生正確的回答應該是( )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3、繼孔子和孟子之后,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儒學思想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顥 B.程頤 C.陸九淵 D.朱熹
4.朱熹是我國宋代杰出的儒學宗師,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 )
A.天體運行法則 B.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C.封建道德規范和等級秩序 D.“天人感應”理論
5、史書記載,有一次孔子家的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著焦土斷垣,急切地問“傷人了沒有”?而對財產卻只字未提。這體現了孔子
A、以人為本的思想 B、反對苛政的思想C、以理服人的思想 D、為政以德的思想
6、認為“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的學派應是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7、董仲舒在其對策中說: “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注:六經)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這表明他主張
A、百家爭鳴 B、削弱諸侯王勢力C、頒布“推恩令” 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8、西漢中期,有一位書生前往長安投考太學,他不必準備的材料是
A、《詩經》 B、《春秋》 C、《韓非子》 D、《禮記》
9、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朝“焚書坑儒”的根本著眼點是
A、壓制知識分子 B、加強君主專制統治 C、完善法律機制 D、區別對待古代文化
10、清代學者戴震說:“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此話意在
A抨擊理學對人的摧殘 B、強調“理”大于“法”C贊揚理學的積極作用D、強調“法治”的重要性
11、被明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罪名迫害致死的思想家著有
A、《四書章句集注》 B、《明夷待訪錄》 C、《焚書》 D、《天下郡國利病書》
12、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主張的思想家是
A、李贄 B、顧炎武 C、王夫之 D、黃宗羲
13、下列儒家思想的主要觀點,在今天還可取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③“君權神授”“天人合一” ④“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⑤“宇宙便是吾心”“心外無物”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14、顧炎武在《日知錄》一書中提出了"亡國"和"亡天下"兩個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確切含義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整個民族的淪亡 C.統治者施暴政 D.統治階級內部紛爭使國家分裂
15、漢武帝對中國古代教育作出了貢獻,在他統治時期 ( )
①教育為儒家所壟斷 ②興辦太學,拓寬了人才選拔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 ④私學興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程朱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的共同點是
A.理氣一體,理先氣后 B.心外無物,心即是理也 C.內心反省,以致良知 D.綱常倫紀,即為天理
17、導致明清時期產生帶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趨沒落之外,還主要在于
A.抗清斗爭高漲 B.社會相對安定 C.西方思想的影響 D.商品經濟的發展
18、明末清初學者唐甄在《潛書》中說:“兩千年來皇帝皆盜賊。”下列思想家中,其政治思想主張與唐甄相似的是
A.顧炎武 B.黃宗羲 C.王夫之 D.魏源
19、儒學長期成為封建統治階級政治哲學,主要是因為它倡導
①君權神授 ②大一統 ③民貴君輕 ④講信修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下列所提到的歷史現象或事件種,李贄應該會持反對意見的是 ( )
A花木蘭替父從軍 B梁祝化蝶相隨 C商鞅變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21、2006年9月23日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向全世界發布孔子標準像,請回答:
⑴孔子有何重要主張?(3分)
⑵儒學在孔子創立后曾經歷了幾次重大改造,你能說出這些改造者的姓名及改造的主要內容嗎?(7分)
⑶在近代中國,儒學思想又受到怎樣的沖擊?(2分)
⑷孔子是距今2500多年前的人物,我們今天為什么還要大張旗鼓地紀念他呢?(3分)
22、儒家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請回答:
(1)、孔子創立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什么?(2分)
(2)、漢武帝時期是如何大力推行儒家思想的?(4分)
(3)、在北宋、明代時期對儒學的發展作出貢獻的歷史人物有哪些?他們的學說分別被稱為什么?(4分)
(4)明清之際儒學發生了巨大變化,請你列舉明清之際的三大進步思想家,及其他們對儒學如何批判的?
高二歷史考試題答案
1-5DDDCA
6-10 ADCBA
11-15 CABBB
16-20DDBAD
21、⑴思想核心是仁(1′),政治主張是為政以德(1′),教育主張是有教無類(1′)。
⑵第一個對儒學進行重大改造的是西漢時期的董仲舒(1′),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宣揚君權神授,主張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總結出三綱五常;另一個對儒學作重大改造的是宋時期的程頤,程顥,朱熹、。提示:程朱理學的思想內容。
⑶維新思想興起后,對傳統的儒學思想形成了沖擊(1′);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儒學的統治地位(1′)。
⑷我們現在紀念孔子,因為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紀念他是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需要,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紀念他是加強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也是對國外宣傳和弘揚中華文明的需要。
22、(1)“仁”的學說。 (2分)
(2) 以儒學為選官標準;規定儒家經典為教科書,讓儒家壟斷教育;設立太學,提高儒學的地位;建立地方教育系統,讓儒學在民間處于獨尊地位。
(3)北宋:二程, 程朱理學(理學)(4分) 明朝:王陽明 陸九淵 。 陸王心學(心學)
(4)黃宗羲,批判君主專制天下之大害。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到實踐中尋真知。王夫之,宣揚唯物主義思想。
看了“高二歷史必修三答案”的還看了:
1.高二歷史上學期必修三期末測試卷
2.高二歷史必修三試題
3.高中會考歷史必修三總結
4.高二歷史必修三筆記
5.2016年高二歷史必修4期末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