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測試題
九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測試題
C.粗糙(zāo) 龜裂(jūn) D.軒榭(xiè ) 迸裂(bìng)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言行相顧 斷章取義 強聒不舍 心無旁騖 B、神情恍忽 蕩然無存 花團錦簇 棱角分明
C、鉻盡職守 自之知明 惱羞成怒 重蹈覆轍 D、一抔黃土 涕泗橫流 怒不可遏 歇斯底理
3、下列句中劃線的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 老百姓對膾炙人口的阜陽劣質奶粉事件感到震驚。
B 在城區設置路邊停車場應該說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C 在公安機關的嚴厲打擊下,傳銷集團銳不可當地被搗毀。
D 我和老王單槍匹馬參加市運動會,奪得跳遠冠軍。
4、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 ) (2分)
A、經過大家的努力,使我們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B、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
C、是否有“以農民為本”的理念,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D、即使一直沒有試驗成功,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
5、下列對人物的描寫方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只眼也跟尋常不一樣。(神態描寫)
B、他真想站起來。可是,如果舉了手,程老師會喊他嗎?課后趙小楨會不會嘲笑他?(心理描寫)
C、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肖像描寫)
D、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動作描寫)
6、 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沁園春雪》中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今朝”是指今天的人民大眾。
B、《敬業與樂業》是一篇演講稿,文中用了大量的事實論證了樂業比敬業重要的觀點。
C、《出師表》的作者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D、詞又稱“長短句”,句式長短不一。興盛于宋,當時的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說是婉約派的代表。
7、按要求填空。(13分。每空1分,每錯、漏、多一字均不得分。)
①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由寫景轉入評論古今的過渡的句子是是: , 。
②今夜偏知春氣暖, 。(《月夜》 劉方平)
③《觀刈麥》中最能描述出農民終年勞動,沒有空閑的詩句是 , 。
④《武陵春》中運用形象的比喻,表現詞人內心無比哀愁的句子是: , 。
…陸游在《卜算子.詠梅》中贊頌梅花無私奉獻精神的詩句是: , 。
⑥《陳涉世家》中 一句表現出陳涉具有遠大的理想、非凡的抱負。
⑦蘇軾在《江城子》一詞中運用一個典故,表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的心愿的句子是
⑧寫出你學過或自己積累的古人有關離愁別恨的一句詩句:(含上、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閱讀。(5分)
(1)讀名著,讓你開闊眼界,提高你對生活的認識;讀名著,又讓你認識了很多人物,提高你辨析事物的能力。請從下面提供的名著人物中選擇其一,概括敘述與他相關的一個故事情節,并根據你所寫的這一情節,概括出人物相應的性格特點。(3分)
武松 覺慧 孫悟空 關羽 魯濱孫
所選人物: 故事情節:
性格特點:
(2)根據下面的情節寫出人物姓名及其性格特點。(2分)
他的武器是兩只板斧,聽說殷天錫強勢占柴進宅舍,便怒不可遏,要叫他吃板斧。他干凈利落,只用拳頭就結束了惡霸性命。后來聽說朝廷要招安,他便踢桌子,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將朝廷的圣旨撕了個粉碎。
這一情節寫的人物是 ,從中可以看出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是 。
二、綜合性學習(8分)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去年暑假,央視制作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首播之后一夜爆紅,看這節目成了很多家庭的“必修課”,甚至在中小學生、青年人中掀起了一股漢字書寫熱潮。這節目讓不少選手和觀眾驚呼已“不會寫字”,引起了人們對漢字文化傳承的憂慮。雖然,《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總導演關正文一直強調,節目的創意初衷并不是因為出現了所謂的“漢字危機”,但漢字書寫能力退化是不爭的事實。原因何在?如何有效應對?成為大眾持續關注的話題。
9、請你在田字格里正確工整地書寫給出的兩個拼音代表的漢字。(2分)
gān gà
10、熱愛傳承祖國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請你根據上聯完成下聯,把對聯送給《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2分)
上聯:漢字文化傳承任重道遠 ; 下聯:
11、你認為漢字書寫能力退化的原因何在?有什么好的應對辦法?(原因及辦法至少各寫出兩點。)(4分)
答:
三、閱讀(42分)
(一)閱讀《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回答12—16題。(13分)
①美國中學生頭腦奧林匹克比賽中有一道競賽題,要求參賽學生設計一種水上運載工具,但要打破常規造型,強調求異思維,體現創新精神。許多學生絞盡腦汗,設計了各種造型的運載工具,可總擺脫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狀和結構,惟獨有一位學生構思奇特,他設計的作品像一只碩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樣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樣在水面上“爬行”。這件作品在所有參賽作品中獨樹一幟,引人注目。雖然這一設計最后在實際操作中失敗了,但幾乎所有的評委都給他亮了最高分。
②這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一個實例。社會進入信息時代,新技術革命風起云涌,各國都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到了異常突出的地位。因為創造活動是人類生存與人類文明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是人類知識進化的源泉。“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
ƒ那么,怎樣培養創造力呢?
④科學巨匠牛頓說,他所以取得偉大的成就,是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巨人”可以理解為無數前人所創造的知識的化身。積累知識是基礎,融通知識更重要。現代科學技術正朝著既不斷分化又不斷綜合的方向發展,新知識的生長點往往出現在學科的邊緣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處。學文科的學生應懂一些理科知識,學理科的學生也應涉獵文學藝術。法國化學家利希騰貝格說過:“一個只知道化學的化學家,他未必真懂化學。”廣泛涉獵,博學多識,學貫古今,觸類旁通,應該成為當代有志中學生共同的追求。
…我們掌握的知識越多,就越容易產生新的聯想、新的見解、新的創造;但我們對某一事物的傳統意義知之太多,又會阻礙思維的靈活性,使我們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牽著鼻子走,從而形成智力屏障,導致創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勤奮刻苦,但終其一生,有積累而無創造,為知識所累,為知識所困。同學們要學會把心智的“杯子”空出來,為思路的開拓變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識能靈活地聚合、置換、跳躍、碰撞,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⑥善于捕捉熱線,隨時記錄靈感。“熱線”就是醞釀成熟了的想法和思路,一旦有熱線閃爍就要抓住不放,深入挖掘。當然也要善于抓住轉瞬即逝的“一閃之念”,對于那些突然闖入腦際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要隨時摘記,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發創造。化學家諾貝爾就是受到筆記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隨即凝結起來”這句話的啟發,成功地解決了硝化甘油的運輸問題。每一位學生都要為自己準備一本思想記錄本,當新的思想、新的靈感在頭腦中閃現的時候,及時把它記下來,長期堅持,養成習慣,敏捷的思維品質和出眾的創造才能就能逐漸培養出來。
12、本文中,作者的觀點是什么?(3分)
13、文中第4段為什么說“積累知識是基礎,融通知識更重要”?(2分)
14、文中第5段“學會把心智的‘杯子’空出來”應如何理解?(2分)
15、文中第6段舉諾貝爾的事例是為了證明什么道理?(2分)
16、結合實際,試舉一例來談談培養創造能力的重要性。(80字左右)(4分
(二)閱讀小說《傘》,回答第17---22題。(14分)
周麗萍吃過早飯,走出家門準備上班。她看了看天,心里想著,帶不帶雨傘呢?正在猶豫時,鄰居同單位的張大姐,正拿著一把粉紅色的雨傘,笑瞇瞇地向她走來,張大姐一晃,說:“周姐,我帶上了。”接著挽著周麗萍的手,倆人有說有笑地向單位走去。
最近一段日子,周麗萍自己也不大明白,無論是雨天還是驕陽高照的晴天,她上班下班都常有人幫她撐傘,紅的、青的、花的、各種顏色的雨傘,不時地在她頭上更換。
“周姐,我家住房問題,有勞你丈夫幫忙。”撐紅傘的人說。“周嫂,我愛人工作調換的事,麻煩你在你愛人面前多美言幾句。”撐黑傘的人說。“主任夫人,那件事就拜托你了。”撐花傘的人說。當初,周麗萍對別人為她撐傘,心里感到不舒服,后來,她感到是一種光榮。久而久之,也就自然了。
這天下班,天突然間下起雨來。周麗萍站在門口盼著別人給她撐傘。那紅色的、黑色的、青色的傘都從她身邊匆匆而過,一個人也沒她撐傘。雨越下越大,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還要趕回去接孫女。怎么辦?突然,傳達室的劉伯從屋里拿出自己的傘,送到周麗萍的手里,說:“周嫂,以后還是自己撐傘好。”
周麗萍接過雨傘,不知說什么才好,心里油然生起孤獨的感覺。但她馬上釋然了:以后假使遇到雨天忘記帶傘,退休后的丈夫應該是有時間替她送來的。
17、這篇小說的敘事明線是 ,暗線是周麗萍丈夫的浮沉。小說所涉及的自然環境有 ,也有 。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都集中在周麗萍從 的路上。 (2分)
18、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是( ) (2分)
A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 B、交代人物活動的場景。C表現它的象征意義或烘托主題。
19、這篇小說著墨最多的人物是 ,主人公(作品著力表現的人物群體)是: 。 (2分)
20、本文故事發展的背景,沒有正面寫的,而是隱藏在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心里描寫中側面表現出來的,這個背景有兩方面,其一是 ,其二是 。這兩組隱含的畫面恰巧構成鮮明的對比。(2分)
21、文中人們為周麗萍撐傘和不撐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這種對比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揭示了怎樣的主題? (3分)
答:
22、本文的情節設計與《我的叔叔于勒》有哪些相似之處?如果說,人們對于勒的變化是圍繞金錢展開的,那么,人們對周麗萍的態度變化石圍繞什么展開的?(3分)
答:
(三)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23-26題。(共15分)
甲、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
,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 ,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節選自《出師表》)
乙、魏鄭公諫止唐太宗封禪,曰:“今有人十年長患,療治且愈,此人應皮骨僅存,便欲使負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亂,非止十年,陛下為之良醫,疾苦雖已安,未甚充實。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奪。(節選自《容齋隨筆》)
注:(1)魏鄭公:魏征。(2)封禪: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禮。(3)奪:使之改變。不能奪,無言反駁。
23、在甲文中,根據課文內容將語段填寫完整。(2分)
,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 ,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24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以光先帝遺德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B、引喻失義 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C、親賢臣,遠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D、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2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古今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誠宜開張圣聽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C、便欲使負米一石 D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26把甲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27、甲文中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條建議,其中哪一條最重要?為什么?(3分)
28、同樣是勸諫君主,諸葛亮和魏鄭公的勸諫藝術有什么不同?(2分)
三、作文(40分)
29、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要求:①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字數不少于600字:
④凡涉及真實的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寫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襲。
(1) 有人說:“走著走著,我們就長大了。”是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前行的過程。走在路上,我們欣賞春夏秋冬;走在路上,我們辨別是非善惡;走在路上,我們品味酸甜苦辣;走在路上,我們抒發喜怒哀樂……請以“走在路上”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 文體自選,可以記敘經歷,抒發感情,發表議論,展開想象等;
(2)仔細閱讀下面這首小詩,選擇一個恰當的角度,聯系生活實際,自擬題目,寫
一篇文章。
仰望星空的人,
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
晶瑩,透亮,沒有纖瑕。
飛上星空的人知道,
那兒有灰塵、石渣,
和地球上一樣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