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測試題
九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測試題
2. ,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3.離愁是對相聚的期盼,正如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所寫“ ,
”。
4.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的兩句是
, 。
5.李賀《雁門太守行》用夸張手法渲染戰斗氣氛的句子是: ,
。
6.《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作者借歷史典故抒發自己衛國雄心壯志的詩句是:
。
7.“詩圣”杜甫,用筆墨寫下了許多反映社會混亂,人民生活痛苦的現實主義詩歌,請寫出杜甫詩中與“憂國思家”有關的兩句詩: , 。
8.三年的中學生活結束了,我們就要離開我們的母校,離別之際,我想起老師的諄諄教導,默默付出;想起老師的斑斑白發,無私奉獻,不由得吟出詩句:“ ,
。”
9.“ ,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兩句人生格言,可以鼓勵我們九年級學生向困難挑戰,學會吃苦,學會堅持,決勝中考……
10.出師一表真名世, 。(陸游)
二、語言基礎及語文實踐活動(18分)
11.請改正下面語句中的兩個錯別字并將句子準確、規范、美觀地書寫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山青水秀醫圣故里,日新月移教授名縣
12.下列各組詞語的字形及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2分)
A.悲愴(chuàng) 尷尬(gān) 屢見不鮮(xiǎn) 消聲匿跡(nì)
B. 詰責(jié) 冗雜(rǒng) 茅塞頓開(sè) 即物起興(xìng)
C. 埋怨(mái) 酷肖(xiào) 一蹴而就(cù) 戛然而止(gǎ)
D. 慰藉(jí) 執拗(niù) 張惶失措(huáng) 風雪載途(zǎi)
13.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的使用合乎規范的一項是( )(2分)
A.他對杜小康說:“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樹還沒發芽的時候就回家……”他甚至向兒子保證,“我要讓你讀書,無憂無慮的讀書……”。
B.這二、三年,全國質監系統對調味乳、發酵乳、配方乳、糧油、酒類、飲料……重點食品,不斷加大執法打假工作力度。
C.我一進教室,就看見“你有浪費時間嗎?”的標語。
D.我們吟誦著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邁之情?將自己火紅的青春投入到偉大的社會改革之中呢?
1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木蘭詩》情節撲朔迷離,人物形象血肉豐滿,不僅讓中國的老百姓津津樂道,也讓世界的“木蘭迷”倍加贊賞。
B.我感到一種不言而喻的恐懼,一種同親人隔絕、同大地分離的孤獨感油然而生。
C.當電影《2012》里每一個微弱的生命不斷殊死掙扎時,那種生離死別使人感覺到我們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得無與倫比。
D.食品添加劑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廣安市老百姓經常掛嘴邊的炙手可熱的話題。
1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表意明確的一項是( )(2分)
A.英法聯軍在鴉片戰爭中燒毀并洗劫了圓明園,在世界文明史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B.這位房產分析師認為,通過政府出面收購房源,可以使市場成交量在短期內得以拉升,給市場以“回暖”的預期,以刺激房市。
C.為了改善居民生活工作環境,加快舊城改造工程步伐,蘄春縣人民政府決定對雷溪河南岸舊城改造區域內的房屋進行征收。
D.很多人利用長假出游,怎樣才能避免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有關部門對此做了相關批示。
16.下列各項的判斷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珍貴、光榮、友誼、驕傲”的都是形容詞。
B.“什么飛了、道理深刻、講述清楚、風景如畫”這四個短語的結構相同。
C.“他浪費了一個多小時”和“他寫了一個多小時”兩句中的“一個多小時”在句中都做賓語。
D.“這種人工克隆新魚種的出現,為魚類育種開辟了新途徑”這個句子的主干是“出現開辟了途徑”。
17.語文實踐活動。(共6分)
風流人物雖然伴隨著歷史的泥沙沉積于記憶的河床,但他們在人們的心目中永遠豎起一座座豐碑,讓人們傾倒。讓我們一起觸摸古今風流人物,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吧!
【活動一:名著風流人物】下面各句中所涉及的風流人物都出自同一部名著的一項是( )(2分)
(1)他勵精圖治,賞罰分明,善計謀,通兵法,深得將士愛戴,以草船借箭、赤壁之戰借得東風等流芳百世。
(2)他原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被當朝權奸高俅所害,蒙冤刺配滄州。后看守草料場,高俅又派人縱火,企圖將他燒死。被迫投奔梁山農民起義軍,屢建戰功。
(3)他敢于冒險,即使孤身流落荒島也不決不氣餒,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面對人生困境,他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4)他只把這十五兩銀子與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兩個將去做盤纏,一面收扮行李。俺明日清早來發付你兩個起身,看那個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兒拜謝去了。他把這二兩銀子丟還了李忠。
(5)他動完了最后一次手術,總算死里逃生,但已毫無血色。他覺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醫院里了……醫生建議他再作一次手術,他冷冷地、生硬地說:“到此為止。我可夠了。我已經向科學獻出了我的一部分鮮血,剩下的留給我做點別的事吧。”
(6)他嫉惡如仇,怒打蔣門神;他不向惡勢力低頭,怒殺西門慶……他一身虎膽,武藝高超,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A.(1)(2)(4) B.(2)(3)(4) C.(2)(4)(5) D.(2)(4)(6)
【活動二:網絡風流人物】小華同學向大家推薦了一位“打假斗士”方舟子,他認為方舟子稱得上是網絡上的風流人物。你看了相關資料后認同小華的觀點嗎?請簡要說明原因。(2分)
資料:方舟子以自己創辦的新語絲和博客、微博為基地、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打假,引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打假旋風。被他揭露的造假人物有唐駿、李一、樂嘉、李開復以及中學生喜歡的作家韓寒,方舟子質疑韓寒之父代筆為子寫作,“代筆門”引發的網絡大論戰持續至今,“挺韓派”和“倒韓派”各執一詞。在鳳凰網“你認為當下的中國是否需要方舟子?”的調查中,近九成網友認為中國當下需要方舟子這樣的打假人士。方舟子以執著態度揭露造假和浮夸,尋求事實真相,哪怕遭人報復。有人說方舟子一直就像孤獨的斗士,始終站在“造假者”的對面。
【活動三:今朝風流人物】今朝風流人物總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力量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走近他們,學習他們。(2分)
201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警界保爾——孫炎明
“我的生命延續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一天!我的工作對象是一個特殊群體,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幾個誤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摘自孫炎明語錄。
6年前,孫炎明被確診患上腦癌,先后動過三次大手術……可每當身體稍好一些,他就主動要求上崗工作,被同事們尊敬地稱為警界的“保爾柯察金”。
面對他,你有何感言?請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來。
三、淺層閱讀理解(30分)
(一)【古詩苑】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題目。(4分)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對文天祥《過零丁洋》一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1分)
A.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詩的開頭,回顧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經磨煉,無論什么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
B.“辛苦遭逢起一經”,說的是自從中了進士,擔任起重要國事之后,就為國事辛苦奔波,有無愧國家民族之意。
C.“惶恐灘頭說惶恐”寫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為解除臨時國都杭州被困時的驚恐心情的,有為國擔憂的意思在內。
D.“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現在我已被元軍扣留、囚禁,絕無生還之路,只有留下詩句,表達對我國家民族的赤膽忠心,在史冊上留名了。
19.“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請說說句中運用比喻的妙處。(3分)
(二)【讀書吧】閱讀《談讀書》選段,按要求回答問題。(共5分,每小題2分)
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需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做筆記者須記憶力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20.請選出對文段分析有錯的一項( )(2分)
A.“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這句話指出了“粗讀、泛讀、精讀”三種不同讀書方法。
B.文段采用了引用論證、正反對比論證方法,使說理更透徹、更充分、更令人信服。
C.作者運用排比說理,使所說的道理十分顯豁,讀起來富于氣勢,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
D.作者舉了一系列的例子,從正面指出,目的是論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
21.以上選段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請從中任選一條作為論點,并試著給它配上一個論據。(3分)
(三)【科技院】閱讀《高科技污染》,回答文后題目。(7分)
凡是因為技術進步產生的影響人類正常活動的現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為無形和有形兩類。無形污染指信息、聲、光等非實體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擾。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業產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氣三種形態)造成的污染,這種垃圾我們也叫作高科技垃圾。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對自然的影響范圍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種類日益增多,分布領域也日趨廣泛。從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響能到的領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由于社會的進步和簡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產品的折舊速度越來越快,大量的耐用產品很快被消費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發達國家,過時的汽車、家用電器甚至電腦部件等都成了無人要、無人處理的垃圾。這種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燒困難,堆置對環境有破壞。
還有一些固體廢棄物離人們的日常生活很遠,危害卻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遺棄了的航天飛行器及部件。現在,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噸左右。在近地軌道上高速環繞飛行的太空垃圾,對單位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各種衛星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且直接事故概率越來越大。而由于核電的開發產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沒有妥善處理,將大范圍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這樣的垃圾,依靠新技術處理難度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組織的力量,訂立國際公約,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數量上的進一步增長。
高科技帶來的氣態污染物也直接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巨大的威脅。如制冷行業、塑料工業的重要原料――氟氯烴(tīng),對臭氧層已造成嚴重破壞。近十年來,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個之多,總面積近4000萬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積的10分之一。所幸目前這些空洞均在南極、北極、西伯利亞等無人區,否則陽光中的紫外線會使人類和動物遭受滅頂之災。
22.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項是( )(2分)
A.高科技污染僅指高科技垃圾造成的污染。
B.高科技垃圾分布于太空的各個角落。
C.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雖然遠離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危害卻很大。
D.對高科技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燒有很大困難,堆置對環境保護不利,因此,人類始終束手無策。
23.下面對全文內容的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的說明對象是高科技污染。
B.文章開頭就用下定義的方法說明了什么是高科技污染,并概說了它的類別、污染到的范圍。
C.從全文的角度看,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每一類又舉了具體的例子加以說明。
D.縱觀全文,可以看出高科技污染只有處理難度大,污染嚴重這兩個特點。
24.防治高科技污染是每個人都應關心的問題,請你針對文章中所提到的高科技污染的某一種類,通過想象,提出一種防治的設想。(3分)
(四)【文言園】閱讀下面兩則文言片段,完成后面題目。(14分)
【甲】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乙】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戰。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25.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成,將以攻宋 問:“何以戰?”
B.愿借子殺之 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C.義不殺少而殺眾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D.吾義固不殺人 舍生而取義者也
26.解釋加點字詞。(2分)
(1)請獻十金( ) (2)不可謂知類( )
(3)肉食者鄙( ) (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27.翻譯句子。(4分)
(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2)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8.對文意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墨子“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的目的是阻止楚國攻打宋國,體現了墨子“非攻”的主張;“曹劌請見”可以看出曹劌有主動參與國家大事的精神。
B.【乙】段敘述戰前曹劌求見魯莊公,通過他和魯莊公的對話說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戰取勝的唯一原因。
C.墨子“獻金”的真正意圖在于步步激怒公輸盤,逼使他說出“吾義固不殺人”一類的話來。
D.五個“不可謂”從各個角度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無法為自己的行為作任何辯解,從而揭示出公輸盤所標榜的“義”的欺騙性。
29.同樣是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子墨子和曹劌各采取了怎樣的做法?你贊成他們的做法嗎?為什么? (4分)
四、深層閱讀賞析(12分)
閱讀下文,回答后面問題。
路,在沒路的地方
有個喜愛攝影的朋友,他鏡頭下的攝影作品總是那么與眾不同,他的視角總是那么的令人擊節稱奇。面對他的一疊疊獲獎證書和一尊尊藝術攝影大賽的獎杯,作為他的朋友,我們討論過好多次。有人說,是他的相機好;有人說,是他的藝術功力深;也有人說,是他的運氣好。那么十幾個風景名勝區,還不整天都是游人如蟻?但有的人運氣不好,要么去晚了,或者是去早了,總之與自己所需要的景物總是失之交臂。就像登泰山看日出,有的人去了,但偏偏趕上了陰雨天,有的人去了,卻恰恰遇上了大霧天。但我們這位朋友總是運氣好,他要拍攝藍天,就有片片白云;他要拍攝秋色,就有樹樹紅葉……
我們羨慕地說:“拍攝照片,你相機好,運氣也好,所以你的攝影作品好。”他聽了,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拍攝作品,跟運氣有什么關系呢?好吧,”他神秘一笑,“下次外出拍攝,我帶你們一塊去。”
不久,我們果然就有了一次共同外出游歷的機會。在那里,我們一群人生怕錯過了一個風景點,七嘴八舌地紛紛向導游小姐詢問如何才能平安、快捷、全方位地游覽每一個風景點。但那位搞攝影的朋友卻對這一切漠不關心,根本不怎么理睬那些導游小姐們,只是和一群坐在景區山腳下的本地山民們套近乎,和他們興致勃勃地談笑,對著巍峨起伏的大山指指畫畫,當我們前呼后擁地跟著景區的導游就要登山時,他笑著跑過來了,高興地舉著一張畫滿點點線線的紙說:“想拍攝最美照片的可以跟我走!”
我們都詫異地說:“怎么能跟你走?那些最美的地方不是一個一個的風景點嗎?不去風景點,哪里才能拍攝到最美的風光照片呢?”
他笑了說:“大家都去的地方,哪能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呢?最好的風景,就在那些人跡罕至處啊!”有人低聲嘀咕著問他:“你要去的地方有路嗎?”
“路?”他朗聲大笑說,“有路的地方我從來不去!”
“你要去的地方危險嗎?”又有人嘀咕著問他說。他笑了說:“當然危險了,不危險怎么能有出人意料的風景呢?”大家都不說話了,只是靜靜地望著他。他仿佛突然想起一件什么事情來,邁步走到我的面前,然后把掛在他脖子上的數碼相機取下來掛到我的脖子上,把我那臺老掉牙的相機掛到他的胸前揮了揮手說:“朋友們,看我們誰能拍攝到最美的作品!”然后就一個人攀巨石,劈荊棘,離開我們和導游走了。
兩天后,在景區山腳下的賓館里,當我們每個人都亮出自己的攝影作品時,我們都被他作品中的那種峻奇、壯美和恢弘驚呆了,連這個景區的所有導游和經理都難以置信:自己的景區難道還有如此秀美的風光?
在大家的一片驚奇和嘖嘖稱贊里,朋友輕描淡寫地說:“熟悉的地方沒景色,最美的風景,往往都在路遠遠不能抵達的地方。”
我聽了,心里豁然一亮,是阿,熟悉的地方沒景色,在人生的旅游圖上,有多少人是敢于跳出人生的固定路線,而給自己的人生另辟蹊徑的?我們都是循著前人的腳印走,看前人欣賞過的一個個人生景色,如何能讓自己的生命活出與眾不同的況味呢?
要使我們人生擁有與眾不同的風景,就必須讓自己的生命走一條與眾不同的旅程。人生常常是這樣: !
(選自《沒有一種草不是花朵》,作者:李雪峰)
30.閱讀全文后,圍繞“我們”和朋友對攝影的不同表現,對故事內容進行概括。(2分)
31.聯系上下文,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2分)
(1)熟悉的地方沒景色,最美的風景,往往都在路遠遠不能抵達的地方。
(2)要使我們人生擁有與眾不同的風景,就必須讓自己的生命走一條與眾不同的旅程。
(1) (2)
32.文章結尾句加點的“這樣”指什么?請你在橫線上補寫所指的內容,說說你的人生感言。(2分)
33.本文在布局謀篇上與下列課文哪一篇相似?并說明其相似之處(說明一點即可)。(3分)
A.《吆喝》 B.《春酒》 C.《走一步,再走一步》 D.《濟南的冬天》
(1)相似的課文(填字母):
(2)相似之處:
34.學貴質疑。讀完了文章之后,有同學提出疑問:標題“路,在沒路的地方”是否自相矛盾,假如你是作者李雪峰,你將如何解答? (3分)
五、寫作展示(50分)
35.任選一題作文。
(1)詩人普希金說:“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請以“親切的懷戀”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記敘為主,兼用多種表達方式。②立意正確,有真情實感,不少于7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抄襲,否則扣分。
(2)閱讀下面的材料,然后自選角度寫一篇600字以上的議論文。
一個公司的職員向朋友抱怨:同事的冷漠、客戶的刁難、老板的忽視,讓他苦惱不已,所以,他決定換個工作。朋友提醒他說:“現在找一份工作不容易,你應該多和大家溝通,嘗試著改變自己。”他接受了朋友的建議。半年之后,再見到朋友時,他向朋友說,現在在原來的公司很開心,與同事的關系很融洽,客戶對他很滿意,老板也夸他工作出色,正準備給他升職加薪。這個職員的經歷至少給了我們這樣一些啟示:少抱怨別人,多反省自己;與其被動變換環境,不如主動適應環境;要主動與人溝通,為自己打開一片廣闊的天地;要善于采納別人正確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