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冊語文試題及答案(2)
初二下冊語文試題答案
一.積累與應用(18分)
1.B 2.A 3.(1)采葵持作羹(2)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3)行道遲遲,載渴載饑(4)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5)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6)例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4.提示:答案含有稱呼,內容有針對性,語氣委婉得體,語句通順即可。(稱呼0.5分,說清不去網吧的理由1分,語氣委婉得體、語句通順0.5分)例:歐陽斌同學,老師布置的作業有一些題我還沒做,你呢?也沒做吧。我們還是先回教室把作業做完吧!
二.古文閱讀(17分)
5.(1)將要 (2)聽從 (3)過了不久 (4)告知 (5)駐軍 (6)到6.(1)于是,皇上派使臣手持符節下詔給周。(2)盔甲在身,我就不跪拜了,請允許我行軍禮拜見皇上(3)周規定,在軍營中不能快馬飛奔。777 .7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 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 軍紀嚴明8.周亞夫軍紀嚴明,軍令暢達,治軍有方。文帝派使者“稱謝”從側面表現了周亞夫的“真”本色。
三.現代文閱讀(35分)
(一)9.探 穿 爬 攀、縮 傾 這些動詞描寫了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極其艱難,愛子情深。10.父親的背影 買橘送別11.不能。“蹣跚”一詞表明父親步履不便,與“胖子”相照應。12.①望父買橘的艱難,因而感動地流淚。② 父子分別,惜別傷心之淚。③感受到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和依依不舍。13.我覺得對父親身材和穿著描寫不多余,讓我們看到了父親憨厚樸實的形象,同時,也看到了父親關注兒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二)14.反復修辭手法。反復強調“十塊二毛五”,一方面體現了黃省三的覺醒;另一方面讓觀眾看到了資本家對勞動人民剝削的程度。15.面對潘月亭、李石清二人,黃省三由絕望走向憤怒,把長期積壓在心頭的怨恨全部發泄出來,控訴了這個萬惡的社會。16.例如“你們這些吃人肉喝人血的”等等都可。17.不能。因為這些舞臺提示說明了人物的動作、表情。
(三)18.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以一縷炊煙為線索,生動記敘了母親一生為兒女們的“吃”的憂與樂,表現了母親無私、善良、仁愛的優秀品質。(評分標準:線索、內容、品質各給1分;)19.①句賞析:本句是對母親動作(細節)描寫(給1分),“慢騰騰”并非母親天性動作緩慢,“似乎品嘗”、“難以下咽”也是母親并非挑吃、不想吃,而是在生活困難的時期想讓給兒女吃,形象地表現出母親的無私與慈愛、隱忍,也反映出當時農村生活困難,給母親帶來的一份憂傷。(給1分)②句賞析:本句是對母親神態的細節描寫(給1分),物質豐富了,生活富裕了,母親的臉上本應掛滿笑容,但她臉上依就“黯淡和訕然”,傳神地展現出我們遠離父母之后,母親對我們生活牽掛和對兒女的思念,更加突出母親偉大、無私。(給1分)20.劃對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并準確地寫出其修辭格,每處1分。21.作用是:是全文的主旨句(給1分),起到總結全文(給1分),深化主題的作用(給1分)。22.開放性答題,能用具體的事例,寫出父母的關愛(給2分),能表達你對父母的感恩之情,表達流暢,(給2分)。
23.作文
看過“初二下冊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