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分析
八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分析(一)
1.試題結構的分析
本套試題滿分100分,三道大題包含25道小題,其中客觀性題目占30分,主觀性題目占70分。
2.試題的特點
(1)強調能力,注重對數學思維過程、方法的考查
試卷中不僅考查學生對八年級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也考查了學生以這些知識為載體,在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基本的數學能力,初中階段數學能力主要是指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2)注重靈活運用知識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試卷積極創設探索思維,重視開放性、探索性試題的設計,如第10題、12題、18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與方法的能力;如第12題、22題、25題等具有開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析、探求、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視閱讀理解、獲取信息和數據處理能力的考查
從文字、圖象、數據中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課程特別強調的。如第10題、14題、18題、題23題等,較好地實現了對這方面能力的考查,強調了培養學生在現代社會中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4)重視聯系實際生活,突出數學應用能力的考查
試卷多處設置了實際應用問題,如解答題第24題,考查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數學模型的能力,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感,試題取自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具有時代氣息與教育價值,讓學生感到現實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并要求活學活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地考查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用數學,做數學的意識。
三、試題做答情況分析
試題在設計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題難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難度分散的命題思想,使每個學生在每道題中都能感到張弛有度。
通過對八年級數學試卷進行分析,本次測試八年級的段平均分是54分,合格率是73.3%,優秀率是27.8%,最高分是98分,最低分是3分。從選取46份試卷中可以看出答得較好的有第一題的1、2、3、5、7題,第二題的11、15、16、17題,第三題的21、22、23題,答得一般的有第三題的24題,答得較差的是第三題的25(3)(4)題。
四、存在情況:
1、好學生的學習態度可以,但進步不大,后進生情況令人擔憂,缺乏學習目的,譬如上學期學習的知識點非常容易遺忘而影響這學期的繼續學習、老師在堂上講解多遍的知識點,考試時仍然不會做;兩級分化嚴重;
2、數學思維缺乏(數學結合、配方思想,分組討論思想),學生一遇到難題就怕,不愿開動腦筋思考,對條件的因果表達還存在相當的缺陷,對幾何掌握不扎實;
3、對所學數學概念理解不透徹,對所學知識不會融會貫通,只會就題論題,不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審題意識不強,粗心;由于數學學習的連貫性,八年級數學是九年級數學的重要基礎,在中考中也占有相當的分量;
五、教學啟示與建議
通過對以上試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研讀新課程標準,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工作
平時教學要研讀數學課程標準,將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落實到自己的教學中。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經驗。
2.面向全體,夯實基礎
正確理解新課標下“雙基”的含義,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基本概念、基本圖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學和基本運算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運用等能力的培養。面向全體學生,做到用課本教,而不是教課本,以課本的例題、習題為素材,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舉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適當變形,以期達到初中生“人人掌握必須的數學”,同時要特別關心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通過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指導,使他們達到學習的基本要求,充分體現教育的價值在于“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3.注重應用,培養能力
數學教學中應經常關注社會生活,注重情感設置,引導學生從所熟悉的實際生活中和相關學科的實際問題出發,通過觀察分析,歸納抽象出數學概念和規律,讓學生不斷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時要加強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獨立思考,不斷追求新知,發現、提出、分析并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使數學學習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教師應選配或設計一定數量的開放性問題、探索性問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機會,鼓勵學生對某些數學問題進行探討。
4.關注本質,指導教學
近幾年的中考中有不少試題體現了數學應用思想、實踐與操作、過程與方法,探究學習等新課程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重視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學方式的運用,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適時啟發引導。合作交流中,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包括不同觀點、質疑等,教師要耐心傾聽,并引導學生討論。特別要關注生生交流,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清楚自己的思想,讓同伴聽懂,以及理解和所懂同伴表達的數學思想,并鼓勵生生之間開展辯論式的討論?;顒又?,要關注數學本質,數學活動之后,要引導學生自主反思、歸納小結活動中隱含的或發現的數學規律,讓學生真正體驗和經歷數學變化的過程。
八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分析(二)
一、試題分析
本試題滿分為110分,考試時間60分鐘。題型有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問答題??荚囆问綖殚_卷考試.從試題的難易的坡度來看設計的也比較合理.從易到難從感性認識到理性知識,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坡度掌握的非常適當。從難度上,試題比較適中。沒有怪題、偏題。
二、試卷分析
本次考試總分1230,平均分42.4,及格人數5,及格率17.2%,優秀率3.4%,第一大題共20個選擇題,分值為60分,總體來看學生得分基本在26分左右,錯誤的主要是4、7、8、小題。第二大題材料解析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對材料的分析不夠明確,不懂得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對自由發揮的問題把握不住要點??傮w來看試卷出現的缺點是書寫不工整,不規范,說明了學生在思想上重視的程度不夠。
三、教學建議
1、要從思想上重視歷史學科
歷史作為中考學科已經幾年了,但從重視的角度看還不夠,從八年級的試卷來看,學生答題的質量普遍不高,書寫不整齊,空白的試卷較多,說明了學生從思想上不夠重視,對知識的掌握也不到位。
2、要依據《課標》進行教學
《課標》是歷史教學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和準繩,《課標》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提出了具體的學習目標,學生學什么以及學到何種程度,都一一作了具體的規定和說明,所以在歷史教學中一定要認真研讀課標。
3、固本強基,狠抓基礎知識落實
基本知識點的落實:人物、時間、地點、原因、經過和影響等是歷史最基本的知識點,必須牢固掌握,反復記憶是最重要的方法。
4、注意對所學知識的總結與歸納
對所學的歷史知識一定要及時的進行單元總結,小專題總結,用線把所學的歷史知識貫穿起來,便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定的理解,條理清楚的掌握。
5、加強對材料題的訓練
加強培養學生對信息的解讀、分析、提取與處理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抓材料中的關鍵字、詞、句和前言、引文出處的信息,要求學生用簡潔、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
八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分析(三)
八年級數學期末試卷設計題型新穎,滲透過程與方法,探究學習、數形結合、函數建模等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試卷知識點覆蓋面廣,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達到了考查創新意識,應用意識、綜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發揮試卷對教學的正確指導作用。本試卷設置了適量的操作性、閱讀理解性、圖形信息性,探究學習性試題。加強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聯系,增強問題的趣味性、真實性、情境性。注重考查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提出、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重視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導向。關注基本的數學素養、關注生活、關注理解創新是本試卷的亮點。
1.試題結構的分析
本套試題滿分100分,由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三大塊26個小題組成。其中客觀性題目約占50分,主觀性題目占50分。代數占71分,幾何占29分。具體為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第十二章《軸對稱》共占29分,第十三章《實數》5分,第十四章《一次函數》40分,第十五章《整式乘除》26分。體現函數的重要性。
整套試卷難度系數較大。
2.具體試題的特點
(1) 仍然注重“雙基”的考查
試卷中選擇題的1-8小題,填空中的11-16題,解答題中的19-21題,22題的第一問,23題的第一問考察的都是基本知識點的理解運用能力、計算能力和基本作圖能力。
(2)強調能力,注重對數學思維過程、方法的考查
試卷中不僅考查學生對八年級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也考查了學生以這些知識為載體,在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基本的數學能力,初中階段數學能力主要是指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3)注重靈活運用知識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試卷積極創設探索思維,重視探索性試題的設計,如第9題、24題、25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與方法的能力;
(4)重視閱讀理解、獲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從文字、圖象中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課程特別強調的。如第9題、18題、24題、25題等,較好地實現了對這方面能力的考查,強調了培養學生在現代社會中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的要求。如25題先是感受理解,學生百分百得全分,然后是自主學習通過學閱讀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是學以致用,考察學生用即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5)重視聯系實際生活,突出數學應用能力的考查
試卷多處設置了實際應用問題,如第10、18、 24、26題、考查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函數模型的能力,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感,試題取自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具有時代氣息與教育價值,如26題,讓學生感到現實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并要求活學活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地考查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用數學,做數學的意識。
三、試題做答情況分析
試題在設計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題難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難度分散的命題思想,使每個學生在每道題中都能感到張弛有度。向選擇題的9、10 ,填空題的17、18,22題的(3)(4)小問,23題的(2)問,24題25題的(2)問,26(2)問難度都很大。
本次測八一班的平均分是60.3分,及格率是57.7%,優秀率是8.1%,最高分是94分,最低分是12分。
從這些試卷中可以看出答得較好的有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的19、20、21題,答得較差的是第三題的23、24、25題。
四、教學啟示與建議
通過對以上試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研讀新課程標準,指導教學工作
平時教學要研讀數學課程標準,將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落實到自己的教學中。近幾年的中考中有不少試題體現了數學應用思想、實踐與操作、過程與方法,探究學習等新課程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重視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學方式的運用,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適時啟發引導。特別在我們“學案導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要關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清楚自己的思想,讓同伴聽懂,并鼓勵生生之間開展辯論式的討論。特別是八年級下半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達到一定水平,應讓學生今早的接觸中考題型,以減輕九年級的負擔。
2.面向全體,夯實基礎
正確理解新課標下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雙基”要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做到用課本教,而不是教課本,以課本的例題、習題為素材,做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同時要特別關心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向我們的走讀班,學生基礎太差,很多學生失去了學數學的信心。我們一定要通過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指導,從“雙基”做起,降低標準。使他們達到學習的基本要求,充分體現教育的價值在于“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3.注重應用,培養能力
數學教學中應經常關注社會生活,注重情感設置,引導學生從所熟悉的實際生活出發,通過觀察分析,歸納抽象出數學概念和規律,讓學生不斷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時要加強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獨立思考,不斷追求新知,發現、提出、分析并創造性的解決問題。而我們的學生恰恰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差。
以上是我對上學期期末八年級數學試卷的分析。
看過“八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