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復習指導
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一招生考試(簡稱“中考”)報名,實行網上報名并要進行電子攝像。所有應屆初中畢業生以及準備升入各類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的往屆畢業學生,都要參加中考報名。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2016年中考復習相關指導。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2016年中考復習指導一:為什么上課都聽懂了考試卻不會
經常聽到家長問:為什么孩子上課都聽懂了,作業也會做了,但是考試就不行了?這個問題,是由于上課和考試邏輯根本不同造成的。
老師上課的邏輯是這樣的: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講“湊整法”(此處省略1000字),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例題,例1、例2、例3;來我們來看幾個練習,練習1、練習2、練習3;好相信大家都理解了,今天的作業,是作業1、作業2、作業3。熟悉吧?大部分的課都是這樣的,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就會分類。第一類,例1、練習1、作業1,第二類,例2、練習2、作業2……
學生上課的邏輯呢?老師教例1是這樣做的,于是開始自我總結例1的“成功秘訣”,然后出現練習1的時候,發現和例1幾乎一樣,于是把成功秘訣一用,就做出來了。再看作業1,也是如此,和例1比,就是照葫蘆畫葫蘆。所以,上課聽懂,是非常容易的,做出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也是非常容易的。
再來看看考試的邏輯,考試中的題目相對靈活,比如突然出現一道題,這時候學生看到就暈了,因為沒有例題了!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我們平時在上課的邏輯,都是知識點-例題-習題,學生建立起來的,是看到例題知道方法,然后根據例題的方法去做習題。學校里每天最多1個半小時的數學課,大部分學校每天一節數學課45分鐘,所以每天學生做的作業,全稱都是“請你用今天上課45分鐘講的內容來做這些題目”,確實是對45分鐘的鞏固,可以強化對上課講的內容的熟悉程度。但是由于已經默認了作業所用的全部知識都是45分鐘之內的,于是知識與知識的邏輯被切斷了。
到了考試,已經有了很多個45分鐘,要記住所有的45分鐘是非常困難的,這個時候,如果所有45分鐘都是孤立存在的,孩子在考試之前會非常緊張,生怕自己忘記了某個45分鐘,而考試就正好考到了。考試卷上,沒有“請用xx知識解決問題”的提示,難度一下子就增大了。有的孩子只會做和例題差不多的題目,變化一點就不會了。也是因為我們平時上課和考試的邏輯不同所導致。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提出兩個方案,大家可以作為參考。第一,在復習的時候,不能把知識點做的太細。應該從大的邏輯上復習。比如我經常問畢業班學生一個非常搞笑的問題:數學都講啥了?能回答出這個問題的學生(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需要1-2小時),都是從大塊開始往下分解,一定不會上來就講一個很小的知識點。再比如說,幾何證明題怎么做?有沒有自己有什么心得?這種問題看起來很抽象,但這是一個考試的邏輯。再說的細一些,很多孩子說幾何不好,總是想不到輔助線,這就是典型的上課邏輯而非考試邏輯。上課邏輯是,今天講的輔助線是做垂直,所以所有的題目都是做垂線;明天會講倍長中線,所以所有的應該都是倍長中線,根本不看題目。
正確的邏輯是什么?這道題要證兩條線段相等,那么立即問自己:證明兩條線段相等有什么方法?再比如說一道含有絕對值很難的題目,很多學生就是不會做。這個時候我會問:你覺得最難的地方在哪里?學生說有絕對值。去掉絕對值有幾種方法?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孩子會把平時學的知識逐步融入到考試的邏輯中。
第二,我們大力表揚一種行為:不用上課講的知識點做出上課的題。比我們講數學歸納法,有一個孩子上課的每道題,都沒有用數學歸納法,而是用其他方法,這簡直太棒了!有的家長說,今天學的知識你怎么不用,相信我,他會在后面某個時候用上。我在上課的時候,凡是用非本節課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都給獎勵。我從來不獎勵最簡單的方法或者最快做出來的方法,而是獎勵通過獨立思考想出來的方法。
平時作業寫的很好,到考試就不會了,這個問題往往會被認為是“不擅長考試”,或者是“緊張導致發揮失常”。事實上,往往不是如此。上課的邏輯和考試的邏輯不同才可能是真正的原因。
2016年中考復習指導二:期中考后該如何進行反思總結
(一)整體總結
首先,建議大家先對自己的期中考試整體情況做一個總結。想必同學們對自己的成績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么,這次考試,是否達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這段時間學習狀況的真實反映。建議同學們問自己幾個問題:
1。名次、成績是上升還是下滑?
2。如果上升,是因為題目適合你(有些同學遇到比較難的題目成績會比較好,有些反之),還是同水平的同學出現了失誤,還是自己的水平真實上升了。
3。如果下滑,問題又出在哪里(下文將進行更詳細論述)。
(二)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的總結是期中考試總結最重要的一環。這里有兩種情況很可怕,一是根本不進行總結,那么你下次可能還掉在相同的陷阱里。第二種情況是就題論題進行總結,這樣的結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個相似的陷阱里。
那么,如何正確進行知識點的總結?
首先,同學們拿到卷子后,應對自己答這份卷子的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的回想。請同學們細細瀏覽卷子中的每道題。注意,此時你關注的,不應只是錯題。而是包括你答起來不流暢的題,思維有障礙的題,以及憑運氣做對的題。這些題都是你的軟肋。
其次,同學們應著重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復習。這里應該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就題論題。如果只是這道題做錯了,改正了。那這樣的總結只是讓你多會做一道題而已,下次類似的題變一變形,可能又錯了。殊不知,一道題錯了,可能是你相關的知識體系就沒有搞清楚。
所以,同學們應該做的是,由點及面,對這部分題涉及的知識做一個更深、更廣的復習。英語錯了一道考察冠詞的單選題,那你是不是對冠詞這部分知識就沒掌握好?物理一道大題的受力分析又錯了,好好想想你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直就存在問題?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為什么不以這次期中考試為契機,把這部分知識疏漏處趕緊補上呢?如果又是應付了事,下次一定還會出問題。要拖到什么時候呢?
(三)考試技巧總結
考試技巧的總結上,高三和初三的同學應尤其注意。請同學們再次回顧整個考試過程,這次你的回顧重點是在考試技巧上。請同學回想,也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次考試你的策略是什么?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出現先緊后松或先松后緊的現象?
2。有沒有出現填錯答題卡,或者一些很明顯的低級失誤?如果有,你要怎么能讓自己記住這個血的教訓?
3。具體到每門學科。英語是否沒有時間看完整個閱讀?聽力是否因為糾結前面的內容而影響了聽后面的內容?數學是否因為專注后面的某道很難的大題而沒有檢查,導致丟了一些不該丟的分。等等。
通過考試技巧的總結,想必同學們自己就能明白,在這次考試中,如果你能怎樣安排時間,安排答題順序,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把你總結的記下來,這都是你最寶貴的經驗。高三和初三的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每一次考試當成是最終考場上的真實演練。
進行這些總結后,同學們不要忘了,有一項工作是必需的:把這次考試的錯題總結到你的錯題本上,以更好的回顧和吸取教訓。
最后,請同學們根據以上的總結,結合你個人和學校的情況,對下一階段的學習,可能是下一次月考前或期終考試前的學習,調整你的計劃、學習內容、時間安排,做出更適合你的計劃和安排。讓這一次犯的錯反省出夢想。在以后的路上,走得更遠,變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