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考數學復習的效率
初三數學復習的內容面廣量大,知識點多,要想在短暫的時間內全面復習初中3年所學的數學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題技巧、解題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和質量
方法/步驟
1.1
一、掌握審題技巧
成也審題敗也審題。如何審題呢?
(1)這個題目有哪些個已知條件?我能不能把已知條件分開?
(2)求解的目標是什么?對求解有什么要求?
(3)能不能畫一個圖幫助思考?好多問題是沒有看清楚題意致錯。審題不清,你做得越多,可能錯的就越多。
(4)所給出的已知條件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能不能從中發現隱含條件?
(5)已知條件與求解目標有什么聯系?能不能從中獲得解題的思路?找到進門的門檻?
(6)能不能先從已知條件導出某些有用的東西?
(7)觀察整個題目,聯想我自己過去做過的題,我是否做過與此有關的問題?是否做過表面上不同,實際上類似的問題?這個題目是由見過他們是如何求解的?
二、檢查知識漏洞
關鍵的是做好知識的準備,考前要檢查自己在初中學習的數學知識是否還有漏洞,是否有遺忘或易混的地方;其次是對解題常犯錯誤的準備,再看一下自己的錯 誤筆記,如果你沒有錯題本,那可以把以前的做過的卷子找出來。翻看修改的部分,那就是出錯的地方、爭取在中考答卷時,不犯或少犯過去曾犯過的錯誤,也就是 錯誤不二犯。
3.3
三、學會將生題轉化為"熟題"
碰到生題就要生題轉化為熟題。解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把生題轉化為熟題的過程,中考試題大部分是生題,但是要相信,這些題目只是瞬時陌生,只是你平時曾 經做過的某個題目變化來的,只是把某些知識的重新組合,題目的某些方面過去肯定見過面,要相信自己通過審題和轉化,就能變成會解的題目。想一想,你做過了 類似的問題沒有?他們是怎么解的?用的那些方法和知識。一定有類似的知識和題目。
日本有一種學習法,就是要求學生把一些典型題目背上來,然后看到問題就想一想類型題目里面有沒有,這樣就能把題目聯想起來。
4.4
四、重視基礎題
要更加重視自己會做的題目:中考考試重要的是"不怕不會,就怕不對"。實際上,對于80%的學生來說,中考的較量是大家都會做的題目的較量。因為,難題你不會,別人也可能不會。這樣難題大家都拿不到分數,但是你會做的題目,還有許多人會做。
中考針對普遍學生,你做錯了,而別人做對了,這個差距就拉大了。
有些同學往往對自己會的題目疏忽大意,急匆匆的把會做的題目的題目做錯了。
然后去做哪些難題,最后難題也得不了分數,傻不傻!傻不傻!
聰明人做傻事就是這樣做的。
5.5
五、細節決定成敗。
不該丟的不能丟,分分計較,做到顆粒歸倉。解題時即使思路正確,不注意細節也能丟分。考試分分比較,每一分都代表了一個人的素質和水平。這都反映了你 的知識理解和掌握的不夠扎實的表現,這里面有審題的細節、知識理解的細節、運用公式的細節、忽視檢驗的細節等等。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這就要求我們自己自我診斷一下。你是存在哪方面的細節?到時候給自己提個醒,別再出錯。計算的問題可以這樣解決的,不要省略運算步驟、越詳細越好。在演算紙上書寫詳細的步驟,再抄到答題紙上簡單的步驟。抄在答題紙上的步驟可以按照得分點起來取舍,就不會扣分。
這方面你可以找到一份中考試題的評分標準,看看他們是按照怎樣的評分標準賦分,你就知道怎樣取舍步驟了。
另外,要注意書寫的規范。你還是可以看看評分標準,看看他們怎么書寫的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