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壓強和浮力知識點總結
浮力指物體在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中,各表面受流體(液體和氣體)壓力的差(合力)。而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符號是Pa。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是:中考物理壓強和浮力相關知識點總結。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壓強和浮力知識歸納: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3.壓強公式:P=F/S ,式中p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帕=1牛/米2,壓力F單位是:牛;受力面積S單位是:米2
4.增大壓強方法 :(1)S不變,F↑;(2)F不變,S↓ (3) 同時把F↑,S↓。而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
5.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液體受到重力。
6. 液體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壓強,(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系。
7.* 液體壓強計算公式:,(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體自由液面到液體內部某點的豎直距離,單位是米。)
8.根據液體壓強公式:可得,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無關。
9. 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10.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11.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12.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
13. 標準大氣壓:把等于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點與氣壓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15. 流體壓強大小與流速關系:在流體中流速越大地方,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物體在空氣中也受到浮力)
2.物體沉浮條件:(開始是浸沒在液體中)
方法一:(比浮力與物體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懸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
(1) F浮 < G, 下沉;(2) F浮 > G , 上浮 (3) F浮 = G,懸浮。(不會漂浮)
3.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計算浮力方法有:
(1)稱量法:F浮= G — F ,(G是物體受到重力,F 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適合漂浮、懸浮)
7.浮力利用
(1)輪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制成輪船的道理。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
(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
一、壓強
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符號是Pa。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
液體對容器內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由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密度越大,壓強也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以用壓強計來測量。
應用
液壓千斤頂,用吸管吸飲料,吸盤貼在光滑的墻壁上不脫落,用針管吸水,拔火罐等。
活塞式抽水機,根據大氣壓強可算出活塞式抽水機最高能將水抽上10米。
二、浮力
力指物體在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中,各表面受流體(液體和氣體)壓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原理。浮力的定義式為F浮=G排(即物體浮力等于物體下沉時排開液體的重力),計算可用它推導出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液體密度,單位千克/立方米;g: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計算時,g可以取10N/kg,單位牛頓;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單位立方米)。液體的浮力也適用于氣體。
應用領域
空心法
木頭漂浮于水面是因為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把樹木挖成“空心”就成了獨木舟,自身重力變小,可承載較多人,獨木舟排開水的體積變大,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牙膏卷成一團,沉于水底,而“空心”的牙膏皮可浮在水面上,說明“空心”可調節浮力與重力的關系。采用“空心”增大體積,從而增大浮力,使物體能漂浮在液面上.
2.輪船
輪船能漂浮在水面的原理:鋼鐵制造的輪船,由于船體做成空心的,使它排開水的重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這時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能浮在水面上。它是利用物體漂浮在液面的條件F浮=G來工作的,只要船的重力不變,無論船在海里還是河里,它受到的浮力不變。(只是海水河水密度不同,輪船的吃水線不同)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它在海里和河里浸入水中的體積不同.輪船的大小通常用它的排水量來表示。所謂排水量就是指輪船在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輪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而輪船是漂浮在液面上的,F浮=G船+G貨=m船g+m貨g,因此有m總=m船+m貨。
3.潛水艇
浸沒在水中的潛水艇排開水的體積,無論下潛多深,始終不變,所以潛水艇所受的浮力始終不變.潛水艇的上浮和下沉是靠壓縮空氣調節水艙里水的多少來控制自身的重力而實現的(改變自身重力:排水充水)。若要下沉,可充水,使F浮
4.氣球和飛艇
氣球和飛艇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熱氣球里充的是被燃燒器加熱、體積膨脹、密度變小了的熱空氣.F浮=ρ空氣gV,G球=ρ氣gV+G殼,當F浮≥G球時,氣球或飛艇可升上天空。若要使充氦氣或氫氣的氣球或飛艇降回地面,可以放出球內的一部分氣體,使氣球積縮小,浮力減小,使浮力小于G球.對于熱氣球,只要停止加熱,熱空氣冷卻,氣球體積就會縮小,減小浮力,使浮力小于G球而降回地面。(同理,熱空氣的向上,冷空氣的向下,形成了對流:風)。
5.密度計
密度計是利用物體浮在液面的條件來工作的,用密度計測量液體的密度時,它受到的浮力總等于它的重力,由于密度計制作好后它的重力就確定了,所以它在不同液體中漂浮時所受到的浮力都相同,根據可知:待測液體的密度越大,密度計浸入液體中的體積則越小,露出部分的體積就越大;反之待測液體密度越小,密度計浸入液體中的體積則越大,露出部分的體積就越小,所以密度計上的刻度值是“上小下大”。
6. 煮湯圓
湯圓剛放入水中時,湯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湯圓煮熟時,它的體積增大,浮力也隨之增大。湯圓剛放入水中時:①∵F浮
大,浮力也增大,∴F浮力>G,上浮;②∵ρ物<ρ液,∴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