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總結
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是: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相關知識點總結。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物態變化知識歸納:
1. 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2. 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溫度規定為0度,把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3.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用溫度計;(2)體溫計;(3)寒暑表。
體溫計:測量范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6. 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7.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8. 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9. 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10. 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11.(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12. 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于固態,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于液態;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于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FG處于固態。
13.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14. 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15. 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16.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積;(3)液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17. 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氣”、霧、等)
18. 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19. 水循環: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運動、變化著,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系統。水的循環伴隨著能量的轉移。
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學習口訣:
溫度計
測溫度的溫度計,熱脹冷縮是規律。
冰水混合作零度,標準沸水百度計。
溫度計的使用
泡全浸入被測液,不碰容器底或壁。
進入稍候一會兒,示數穩定再讀數。
計數仍留被測液,視線與柱上面平。
讀數:仰讀偏小俯偏大。
熔化和凝固
固態變液為熔化,液態變固稱凝固。
固體分晶和非晶,非晶熔化無局限。
晶體熔化有熔點,吸收熱量溫不變。
汽化和液化
汽化
液態變氣稱汽化,包括沸騰和蒸發。
蒸發發生液表面,任何溫度都進行。
液體蒸發要吸熱,依附物體溫下降。
劇烈汽化是沸騰,內部表面同進行。
一定溫度才發生,沸騰吸熱溫(度)不變。
沸騰溫度叫沸點,不同液體沸點異。
壓強與之有關系,壓強減小沸點(降)低。
液化
氣態變液稱液化,液化方法有兩種。
降低溫度能液化,壓縮體積也可以。
液化現象要放熱,霧、露、白氣是液化。
升華和凝華
固態變氣是升華,氣態變固是凝華。
升華吸熱凝華放,樟腦變小因升華。
紫碘微熱便升華,凝華雪花和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