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教學設計
《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教學設計
高一學生在初中時接受過法律方面的學習,法律意識逐漸增強,對于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的法律知識易于接受。而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又扮演消費者的角色,家人或自己都可能有消費權益遭受侵害的經歷,這種切身體驗會激發他們的維權愿望,為學好本節課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礎。但由于學生對具體的消費法律知識了解較少,往往存在一些消費認識誤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認識誤區及時矯正。
三、教材內容:
1、地位和作用
本框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一下冊第七課第二節的第三框,涉及有關生活消費的知識,與我們每個人都密切關系。同時又是提高消費者法律意識,向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律教育的主要內容,這是是本課思想教育的落腳點之一。
另外,該框內容與高一新教材《經濟生活》的第一課《生活與消費》密切聯系,是新課程改革的必修內容。
2、內在結構
本框內容是按照“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的邏輯順序展開的。主要講了三個問題:一是消費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否只對自己有利?二是消費者依法享有哪些權利?三是消費者如何才能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明確消費者各項主要合法權利,懂得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教學難點】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必要性。
根據教參的分析與教學大綱的要求,把我國消費者各項主要合法權利作為教學重點,再把侵權后解決途徑作為次重點,使學生明白如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教學難點:確定為分析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必要性。
4、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教材的具體內容,按照新課程的要求,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說明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必要性;識別消費者權益的主要內容;運用所學知識,尋找權益受損后的解決途徑;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依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以及運用法律武器,同多種違法經營活動作斗爭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學生學法、懂法、用法的自覺性。堅持消費者權利和義務的統一的和諧美,加強社會責任感。
四、教法與學法: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與我們政治課的學科特點,在本課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案例+討論”——“探究+自主”——“課內+課外”。
教法固然重要,而學法更加重要。在學習過程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具體包括“預學—議學—導學—實踐”四個環節。簡單地說,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預習、討論與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另外,根據現代課堂教學要求,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做好相關課件。以上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將會滲透在以下的教學過程設計中。
五、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一)、智慧競答活動,拉開序幕,活躍氣氛(導入3分鐘)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市場經濟社會當中,每天的吃、穿、住、行、用都離不開消費,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健康、科學的消費?國家在保護公民的消費權利方面都又有哪些保護性規定?特別是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又該怎么辦?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討和學習的話題。
(學生活動)(pk賽一):請班長和政治科代表把全班分成兩組,兩組成員先為自己組取名,如必勝隊、公牛隊等。然后選擇分值為:1000分、1500分、2000分、2500分的題目。題目是圍繞消費基本知識,如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撥打什么電話可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等。把兩組學生的分數寫在黑板的一角。
投影多媒體幻燈片:
設計意圖:以知識競賽游戲的形式作為切入點,創建了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取名有利于營造團結、競爭的氛圍,展示其分數比較直觀,使比賽結果一目了然。學生自然進入學習情境,為新課教學作了有力的鋪墊。
(二)、設計情景、層層深入、剖析重點、突破難點。(教學重點25分鐘,教學難點13分鐘)
1、借助多媒體展示2008年食品安全事例等,引出教材內容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存在自發性,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利。
播放視頻資料:視頻一“食品安全,不容忽視”
設計意圖:在多媒體顯示相關圖片,學生看了有很強的感觀刺激,讓學生討論發言:“市場中出現這樣的食品安全問題有什么影響?”從而引導學生回答出“劣質產品不僅對消費者、其他生產者有害,而且會損害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會浪費社會資源”,得出結論: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具有客觀性也就是為了實現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根據學生思維的邏輯順序,順利突破難點。
2、引導學生自學,老師詳細講解教學重點“消費者權利的內容”。
〈多媒體顯示〉(1)、安全權 (2)、知情權 (3)、自主選擇權 (4)、公平交易權 (5)、求償權(6)、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等。
該部分內容是雖是重點內容,但比較簡單,教材典型案例都很能說明問題,可以就地取材,借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采用了指導閱讀法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的方法。
其中,老師需要強調兩點:一是在講解安全權時指出這種權利在購買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因產品缺陷而造成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都受到法律保護,因缺乏基本法律知識,這一知識點容易被忽略。二是指出這些權利與市場交易原則有著密切聯系,使學生能自覺溫習舊知識,構建新知識。
在講解過程中,可以由一位學生帶頭,一起誦讀消費者的合法權利。其實,我們不能忽視政治課學生閱讀和朗讀課文的作用,看似簡單的問題,學生往往容易忽略,通過閱讀和朗讀可以增強記憶。
3、(學生活動)(pk賽二):學生掌握消費者權利后,進行“精彩幸運砸出來”游戲——“砸金蛋”。砸出1000分、1500分不等的蛋,可以有漫畫、故事等符合教學內容的知識考查學生。看兩組學生哪組成績最高?對獲勝隊表現優異的同學獎勵一瓶牛奶、一些蘋果和雞蛋。
設計意圖:開展競爭游戲,學生興趣大為調動,進一步組織學生討論生活實際,這樣學生能將書本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再外化為自己的正確行動,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
在學生掌握了消費者的基本權利之后,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維權的問題”。 教材對這一問題的闡述非常詳細,但層次不清,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理清思路。據此我采用討論教學法和指導閱讀法相結合的方法。
4、學生通過自學、討論,教師指導,基本上能了解①我國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和組織機構②解決爭議的途徑。在以上知識的呈現上學生可能只看到權利的維護,而忽視義務的履行,這里引導學生,作為消費者要做到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學生活動):小小記者“你說我說大家說”
請同學看看老師剛才獎勵的牛奶是什么樣的牛奶?(劣質牛奶)。如果同學買到劣質牛奶,吃了生病了,侵犯了消費者的什么權利,會怎么處理?找哪些部門?這些的做法其他同學會認同嗎?針對目前的“奶粉門事件”同學是怎么看待的?
播放視頻資料:視頻二“消費者準備起訴奶粉廠家”
設計意圖:獎勵的牛奶居然是劣質牛奶,是教學道具,這樣前后呼應。讓學生來主持這部分課堂教學,不僅體現了教學活動的平等性和參與性,而且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通過放手讓學生大膽去探討、去分析、去發現、去自我完善,提高他們分辨良莠的能力,這本身就是給了學生個性表現與發展的最好空間。這既剖析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但這并不表明教學過程就此結束,不能忽略由教師指導、學生參與而師生互動的課堂小結。
播放視頻資料:視頻三“消費者維權的可喜變化”
(三)、課堂小結(2分鐘):為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課堂小結讓學生來完成。并推薦一位擅長書法的同學書寫。一方面可以展現該同學的書法技能,發揮其特長;另一方面對于其他同學也起到了模范帶頭的作用。
(四)、課堂練習(2分鐘): (多媒體展示)
(五)、課外擴展:編寫"中學生消費者維權手冊"。手冊的編寫內容可以分為幾個章節,如:我們的消費,侵權的表現,享有的權利,維權的途徑,文明消費者等.每章節的內容要具體,有理論,有事例,有學生自己的分析與建議。學生的維權建議一定要具體,有針對性,易于操作。手冊的編寫形式:根據學生的能力有所不同:可以做成網頁的形式,可以做成幻燈片的形式,也可以做成手抄報的形式。
六、教學反思:創設一個寬松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說課稿
一、 課前準備
1、 情況分析:
(1)、教材分析:本課時包括三個要點:一是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必要性;二是消費者權利的內容;三是消費者權利實現的形式和途徑。
(2)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從思維方式看,經過初中三年的訓練,他們已經逐漸由直覺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從知識基礎看,他們在初二法律常識中對本課時的知識已有所了解。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現代經濟條件下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應當履行的義務,懂得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透過現實生活中的復查現象,認清問題的本質,提高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3)覺悟目標: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學生學法、懂法、用法的自覺性。
(4)學法目標:指導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法。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消費者權利的內容;(2)消費者權利實現的形式和途徑 。
之所以確定其為重點,是因為學生對經濟生活中的相關問題缺乏一定的社會閱歷,并不真正了解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當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不知道怎么樣維護。
教學難點:
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必要性。
之所以確定其為教學難點,是因為學生對這一內容缺乏必要的理性認識。
4、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及操作平臺
5、教學方法:
依據當前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著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根據這一設計思路,我采取的教學方法是:
“案例+討論”——“探究+自主”——“課內+課外”
6、 學生課前活動:預習課時學習內容;社會調查。
二、教學策略
1、 課堂導入:
案例導入(阜陽奶粉事件圖文課件)
2、 突破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難點是“依法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必要性”。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采取如下策略:(多媒體課件材料)
材料1:一個別木匠伐了大量木材,生產了許多的六條腿桌子,一邊生產一邊說:“我生產什么你就買什么“,買者認為桌子的腿太多。木匠對反映意見的消費者不置以否。結果導致桌子賣不出去。木匠很后悔,號陶大哭說“我不該不聽顧客的意見呀!”
材料2:另一個木匠按顧客的要求,生產了各種類型的桌子,忙得不亦樂呼,生意興隆。
問題探究:1、以上兩則材料說明了什么?2、你認為該不該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為什么?
目的是通過學生對上述材料和問題的分析探究,得出結論:之所以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由消費者在市場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決定的。
3、 突出重點:
(1) 重點之一:消費者權利的內容
策略:(課件顯示)
學生舉例,現實生活中存在哪些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事例?
問題探究:這些事例中的消費者哪些權利受到了損害?
目的是通過學生自己舉例,自由討論和探究得出結論——“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是”:
安全權 求嘗權
自主選擇權 人格尊嚴權
知情權 其他權
公平交易
(2) 重點之二:消費者權利實現的形式和途徑:
策略:現場模擬維權活動——學生撥打12315消費者維權電話
目的是通過學生在課堂中撥打12315維權電話,咨詢了解消費者權利實現的形式和途徑。
4、 課堂小結
策略:談一談: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目的是通過這種方式,由學生自己歸納、小結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實戰演練:(課件顯示漫畫)
“我幫農民伯伯出主意!”
6、課堂練習和“議一議”(課件顯示)
7、自由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8、課外練習(課件顯示)
三、課堂教學時間安排:
新課導入→學習討論→課堂小結→實戰演練+課堂練習
3分 25分 2分 10分
→交流學習心得→布置課外練習
4分 1分
總結
看了“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