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習的科學預習
(2)要認真思考。
預習時要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及有關參考材料,進行積極的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弄清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和新內容中的每一個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體會和感受,也可適當地作點批注。
(3)要虛心請教。
在預改頭換面過程中,有些問題雖經過獨立的思考(包括查資料),但仍得不到解決,可與同學討論,必要時要向老師、家長[微博]或其他人請教,盡量將總是解決在課前,以便課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問題。
(4)要適當地做些習題和實際操作。
可適當地做些習題,以及時檢查預習效果和鞏固、深化知識系統。如有可能,還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現場觀察、調查研究等,從而為上新課作些必要的準備。
(5)要認真做好筆記。
寫預習筆記是預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2、預習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不要全面鋪開。
預習的好處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時間,為了保證預習的質量,我們最好先從基礎學科(語文、數學、理化、外語)或個人感到困難的學科中選出一兩面門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后再逐步展開。對于個人的優勢學科或較易掌握的內容可以不預習或少預習。
(二)時間的安排要服從整體計劃。
預習的時間要根據實際可能來安排,不要因預習占用過多的時間而打亂了學習的整體計劃。時間多時,可多預習一點;時間少時,可少預習一點,鉆得淺一點。有些疑難問題解決不了是正常現象,預習不可能將全部新內容能鉆透。
(三)要有計劃地逐步提高。
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預習的要求也不一樣,但有一點卻應該是循著事物的內部規律有計劃地進行預習。從橫的方面說,要由一種學科到多種學科;從縱的方面說,要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如從課前預習到單元預習再到整冊預習等。
怎樣進行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大家最經常用的學習環節,預習不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通過預習能夠讓大家在課堂上有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索取,下面是課前預習的五個步驟:
第一步:認真通讀教材,邊讀邊思考,找出重點、難點和疑點,可以適當做筆記或批注。
第二步:利用工具書、參考書掃除障礙。
第三步:對不懂的問題進行分析。如果舊知識被遺忘或存在知識缺漏,要及時補救。把經過努力分析還不懂的問題記下來,等上課時聽老師講解。
第四步:讀完教材后合上書本,圍繞預習任務思考一下,教材講了哪些內容、主要的思路是什么、哪些新的知識、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是什么、還有哪些問題不理解,等等。
第五步: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試做一些課后練習題來檢查一下預習效果。
這種預習五步學習法是一種宏觀性的、綜合性的課前預習,主要是了解知識的脈絡和體系,因此宜粗不宜細。
階段預習有哪些方法
階段預習法就是用一個較長的時間來預習一章或者多章的知識,所以,階段預習更要著眼于宏觀,不要糾結于某一個細的知識點,下面就來講幾種階段預習法,供大家參考。
1、單元目標法。單元目標法是根據單元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進行預習,預習后再對照目標要求檢驗預習效果。例如,可以利用教材中每小節前方框中的學習基本要求和每章后面的“小結與復習”中的知識點,學習要求進行預習,再以他們為標準檢查預習效果。
2、單元教材研讀法。單元教材研讀法是指通過對單元教材的認真閱讀,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疑點,達到對單元內容的整體了解,并能了解各章節在單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
3、圖標整理法。圖標整理法是指通過預習把設計到的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用圖表的形式列出來,找出規律和聯系。由此可見,通過階段預習,可以使我們的整個學習更加有針對性。
怎樣搞定學期預習
學期預習通常用于寒暑假及開學初,做好學期預習能夠從總體上了解教材,了解知識結構,為進一步學習確立方向與目標,下面為大家介紹4種方法來搞定學期預習。
1、序言法。預言法是指通過認真閱讀教材的序言,了解教材的內容,結構、重點、難點等內容的方法。
2、目錄法。目錄法是指通過閱讀課本的目錄,了解教材的內容與結構
3、瀏覽教材法。瀏覽教材法是指通過認真的閱讀課本的序言、目錄的基礎上粗讀正本教材,了解教材內容的概貌。
4、教材分析法。教材分析法是對整冊教材進行歸類并寫出教材分析。例如,語文的教材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列生字表、列生詞表、語法知識歸類、列文學常識表、習題歸類表、寫出單元分析等。
高效預習的三個方法
同學們一定要注意,預習并非要花很長時間,而是要產生效果,那么怎么樣能保證預習的效率呢,下面就來說三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1、靈活安排預習時間
預習時間要在服從學習整體計劃的前提下靈活安排。根據每天的空余時間,決定預習的科目及每科的時間,要保障所選擇的重點學科。課前預習一般在20分鐘左右,時間多時預習可以充分點,鉆研的深點,閑時可以多搞一點階段預習和學期預習。
2、預習要持之以恒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說:“學習這種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有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后,感到學習成績并沒有明顯的提高,就想放棄預習。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學習成績與多種因素相關,只有在搞好預習的同時,要搞好其他學習環節,才能取得滿意的結果。
另外,預習的質量也有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因此,預習不能淺嘗輒止,持之以恒方能奏效。預習應從課前預習入手,逐步發展到單元預習和學期預習。通過這些預習可以扭轉學習被動的局面,可以使初中與高中、高中與大學的學習順利銜接。
3、預習中要防止兩個極端
預習中要防止兩個極端:一是預習過粗,流于形式,達不到應有的預習目的。二是預習過細,以至于上課沒什么可聽的,甚至打亂了整個計劃,影響了其他學科,雖然有收效,但時間利用得不經濟、效果不好。一般情況下,適度的預習應該是:
重溫相關知識,掃清聽課障礙,大致了解新課的'內容和思路,找出疑難問題和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總之,預習是為了更好的聽課,而不是代替聽課,所以,在保證預習效果的同時,又不能失去課堂興趣。“條條大路通羅馬”,所謂的正確方法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因此,我們在提供預習方法的同時,也提醒同學們,這僅僅是“磚”,希望能早日引出“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