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習初中歷史
一、閱讀文字
閱讀文字是預習中最為重要的內容。要做到三原則: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教材文字主要做了三種分類,對此學生在預習時也要分層處理。做到:精讀大字、了解小字、思考補充材料、完成課后習題。
(一)精讀大字,準確掌握歷史基本知識。需要重點關注的有:時間(時期、朝代等)、地點、人物(姓名)、背景(原因、目的)、序幕、導火線、過程、轉折、文件、內容、結果、影響(作用、意義、地位等)、歷史價值等重要細節。
(二)了解小字。一般穿插在正文中間處,里面有故事,有知識,用來開闊同學們的眼界,激發學習興趣。可以瀏覽閱讀。
(三)思考補充材料。補充材料主要是摘自古書上的文獻資料,一方面用來佐證歷史史實,另一方面讓同學們了解古人們是怎么記載歷史的。同學們要把補充的材料的內容與某個歷史事件結合起來學習,一培養學生的分析史料的能力和論從史出的唯物史觀。
(四)完成課后習題。課后練習題一般是對本節課知識的檢測,同學們在閱讀完教材后就要嘗試做一下課后的習題,如有困難做出記錄以備課堂提問。
二、閱讀圖片
讀圖識圖也是歷史學科需要培養的一種最基本的學習能力。歷史圖片主要包括人物圖、事件圖、實物圖、地圖、圖表等。在預習時同學們要盡量做到把握時代特征、明確圖片名稱、了解圖片產生背景、知道圖片反映的事件以及其重要的歷史價值等。
三、不動筆墨不讀書
在預習的過程中,很多同學總是害怕自己出錯不想做記錄;也有同學害怕弄臟了自己的新書;還有的同學沒有做預習記錄的習慣等等。以上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在此,老師提醒同學們,對于怕臟怕出錯的可以用鉛筆做標記,沒有習慣的一定要改正,要始終牢記中國古人給大家總結的良言:不動筆墨不讀書。
一方面我們希望同學們對自己預習到的知識用橫線、波浪線、雙曲線、層次序號等作出標記;
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同學們要有目的的、帶著問題來閱讀課本。如對于相關類似的事物進行對比,找出異同,制作出表格或者示意圖進行整理。這樣既學會了知識有培養了自己的善于思考,善于歸納的好習慣。如: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可以從時間、地域、體質特征、審美能力等方面進行對比記憶。
初一歷史學習方法
培養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的老師無論學習哪一門學科,只有對它產生了興趣才能產生學習它的動力,所以對于政治和歷史的學習也是如此。中學階段學習歷史和政治并不只是為了成績,一個人的政治和歷史水平的高低往往會表現在一個的修養上。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享受,就學得輕松愉快。學習政治、歷史,首先就是要培養對政治、歷史的興趣。
學會歸納總結。
學習政治和歷史不能僅僅是囫圇吞棗似的死記硬背,要學會歸納總結。對于初中的歷史,可以以時間為線索把所學的歷史事件串起來,然后拓展,拓寬自己的歷史知識面,進而牢牢掌握課本的內容。對于初中的政治,可以把類似的熱點話題總結到一起,比較他們的不同點,比較他們反映事實的差異。把政治和歷史知識點用自己的方法歸納總結起來,有助于學習和掌握。
多讀書,多關注熱點話題。
不能僅僅把學習的范圍局限在課本上,當課本上的知識點掌握的足夠熟練,我們可以去多讀一些課外書,像《史記》就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歷史的課外書。課外時間也可以抽時間觀看新聞聯播,我們可以從新聞中獲得書上沒有的對歷史事件和熱點話題的看法,我們能從新聞中了解到大眾對于熱點話題的看法,這對我們學習初中的政治和歷史是十分有用的。
改變以分數為中心的觀念學習歷史:
要想學好初中歷史一定要改變自已心里一切以分數為為中心的觀點,隨著社會的發展,分數將會被越來越談化人生的標簽,不少中學生以及家長并沒有從分數決定一切的觀念中走出來,認為分數在考試中占的分值較小,于是給它一個“副科”的名字,這無形中會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種錯覺,歷史不重要,這樣以來就無形的降低了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后的時間分配,從心理上改變思維,不為分數而學習,這不僅是學好歷史的前提,也是學好各門學科的心理素質。
面對初中歷史怎么學好
1. 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是學習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通過預習,自己可以先對課本內容有個大概了解,能夠找出其中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知識點。這樣,在聽老師講課過程中才可以加深印象,并有針對性地重點聽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2. 課上做好筆記。
做好筆記,不是一味地照搬老師各種話語、文字。而是有針對性地記錄課文總體框架,填補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識點,為進一步宏觀把握歷史事件框架、歷程提供指導。
3. 課后注意對知識點的串聯整理。
課文中的歷史知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歷史事件的起因、過程、發展和結果等都是遵循一定歷程或規律的,一定要對知識點進行串聯,這樣知識點就會記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遺漏知識點。
4. 不要死記硬背。
歷史知識需要記住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有些學生就開始死記硬背。為了徹底牢固掌握知識,要在充分理解歷史知識框架、關系、大意等基礎上,要理解著知識點去記住這些知識,即盡量在把握知識點意思基礎上,可以將知識內容轉換成自己的語言。
5. 獨立及時完成作業。
歷史作業,是對聽課效果的一種檢測方式,也是鞏固知識點的一種方式。所以,課后要獨立、及時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達到及時鞏固學業成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