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優秀作文散文3篇
散文是心靈魅力的體現,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高考優秀作文散文,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高考優秀作文散文一
擁抱心中的那片海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海子純真的向往,卻感動那些有著渴望的人去尋找一片自己的天空,安放自己的青春和夢想。人是感性的動物,總易被周圍的事物引起心中的波瀾,許多純真與美好會在某一瞬間像煙花一樣絢爛綻放,善心就此被喚起。
“感動中國人物”用自己平凡卻偉大的事跡震撼心靈的同時,也不知不覺地喚起了人們被物質生活遮蓋住的那顆善良之心。堅守崗位的清潔大媽,拾金不昧的退休大爺,用生命航行的艦艇工作者……這些讓人們在眼淚中銘記的故事,帶著壓抑的沉重,卻在生活中綻放出許多美好。我們可以看到,并且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改變自己,在迷途中尋找丟失的自己,尋找那片心中的安寧。
一位輕狂不羈的少年在叛逆的青春歲月里曾經犯下不少錯事,但是他被送進勞教所后,每天虔誠祈禱,做義工,漸漸的,他的叛逆之氣沒有了,說話做事也變得友善了。在被釋放之后竟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還組織和參與了許多慈善活動。這就是善心的力量,這就是人性中的善良重生后的絢爛。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面善的鏡子,只是我們過于匆忙,只想著如何追求現世中物質的幸福,卻忽略了心中那片海的寧靜。
擁抱心中的那片海,找回心底最真的自己。當今社會需要真誠,需要寧靜,現在的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感染別人,沉淀下浮華的世事紛亂。忽然想起,為什么有些人一直默默地做著慈善工作,整日奔波勞累,卻從不放棄,因為一個人的善行可以喚起另一個人的善心,這種影響是無形的,卻也是強大的。
陳坤的“行走的力量”,從最初一個簡單念想,以實際的“行走”讓人們感受到了善的力量,喚起了許多人早已淡化了的善心,現在的行者仍在不斷增加。姚晨的“難民之行”更是募到了很多人的善款。但隨著現在的信息網絡化,或許不再只有明星效應才能有這么大的影響,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一句話,一張圖片,一個關懷……都能觸動他人的心弦。某貧困地區來了一位支教老師,她用真誠給每個孩子以未來的期待,她把自己的經歷和孩子們之間的故事發到網上,不少人被她的善心打動,為山區孩子寄去了自己的心意,跨越山溝,也尋回了那久違的寧靜。
善心是可以被喚起的,所以請善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用真誠的微笑去迎接每天的朝陽吧,或許你不經意的善意行為就可以幫助別人擁抱心中的那片海,回歸最純真的本質,尋回最初的平靜和美好。
高考優秀作文散文二
純之風
當今社會,大家十分關注正能量的傳遞,一個眼神、一句貼心話、一個微笑都可能會傳播正能量。親愛的你,你是傳播還是收獲了?
一個小小的漢字,就會在人們心中撒下純的種子。
青島酒店支持“光盤行動”,為了更加有效地反對浪費,厲行節約,政府機關、餐飲企業下大力氣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盤子上印刻的一個“光”字體現了該企業的決心,他們把這份心傳遞給顧客,讓顧客明白勤儉節約的重要性。“量少質不減”,不多花一分冤枉錢,讓顧客吃得舒坦,又把節約推行,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風尚。
一份貼心的早餐,一個舒心的書攤,爽朗的他把純的種子播給周圍的人。
湖南長沙一中旁有個報亭,報亭的蔡爹是一個開朗的老頭兒,在14年的時間里,他與周圍的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壽終德望在,身去音容存”,盡管他去了,但他那誠信、善良、寬容的品質影響著整個社會。當每個人想起蔡爹,內心都是暖暖的,說明在這個不太如意的社會中,依然有人通過自己的小小善舉,來改變這個社會。老人去世后,眾師生的緬懷及寫滿真心話的便貼就是最好的寫照,老人身上的某些品質正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最終會長成一棵大樹,影響眾人。
一種解脫,一種關愛,全新的呵護讓他們快樂成長。
黑熊被關起來取膽汁,當沉重的開胸器打入它們身體時,那聲凄厲的長號喚不回貪欲者的良知。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使它們早疲憊不堪。就在他們快要絕望時,動物愛好協會的成員解救了它們,從貪欲者手中拯救了它們的生命。在黑熊基地,它們受到了很好的款待,沒有恐懼,有的只是關愛。他們可以在那里安享晚年。協會的成員一次次用血的事實拉回貪欲者的良知,讓貪欲者重獲新生,并在他們的心中埋下純的種子,來凈化他們的心靈。
純之風,是人們心中那棵樹周圍的風,雖然那陣清澈的風吹不遍天下大地,但終會影響周圍物,使之壯大,落下純的種子,最終在大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人們沐浴著清純之風,溫暖的陽光洗滌凈化著人們的靈魂。愿純之風把正能量吹進每個人心中,在人世間傳遞,在人世間流淌。
高考優秀作文散文三
滿身花雨又歸來
滄海霽月,落崖驚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在燈紅酒綠的都市中,在余音繞梁的低回處,在清風送爽,點點星光之下,人,如同窗外的簾燕,在歸途中幾度徘徊。
能見證人類在現代化的大路上越來越遠的一個代表性群體之一便是貓。曾幾何時,貓已經從肩負重任的衛家戰士蛻變成養尊處優的寵兒。當我們高唱“老鼠愛大米”的時候已激不起貓的半點兒斗志——它早已轉變了習性,愛上了魚。是什么使貓失去了捉老鼠的本能?又是什么使貓從獵人變成獵物?我想說“不”,貓決不是坐享其成的觀望者,它的體內還潛存著奮斗的本能。
隨著歷史的飛躍和時代的變遷,人類用雙手創造出生生不息的文明。文明的力量是偉大的,它不僅存在于精神,更滲透進政治、經濟等物質生活的各個領域,這不僅僅大幅度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類的生活環境。我們不否認這種變化帶給人類的優越,但伴隨著進步而來的種種矛盾也日益突顯。而對優越的物質環境,人們失去了奮斗的本能,越來越不愿勞動,甚至恥于勞動。各種高端科技產品及機器都以代替人類勞動為主要目標。殊不知,雙手的解放引發了思維的惰性。奮斗與勞動是大自然賦予的本能,而自然的本能在逐步褪去了,也標志著人類作為一種自然的生物卻脫離了自然,離自然越來越遠。
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這便是自然留給我們的本能。情感也是如此。
“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之王。
走在拉薩城中,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這是倉夾嘉措留下的詩句,也是他對于人性本能不可抗拒的寫照。他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全是為這種本能而活。他不貪戀權位,更不為財富而誘惑,他的心,時時刻刻尋找人間最真實的情感,他把人間的至真至愛,把人間最美好的天性釋放得淋漓盡致。
問佛:為什么總也遺憾?
佛曰:沒有遺憾,無法體味幸福。
問佛:為什么下雪總在夜里?
佛曰:美好的東西總在不經意間流走。
倉夾嘉措這樣問,人類也這樣問,因為我們總是在美好中留下遺憾,正如我們已淡去的本亂。
貓被誘惑蒙蔽了雙眼,忘記了本能。但我相信,人不會在科技的溺愛下失去追逐真性情的天性,更不會失去奮斗的本能。人是一只簾燕,在自然的窗前徘徊,依然如泉般清澈,依然如茶般香醇,也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