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級語文
教育研究機構發現,但凡語文學的好的孩子,成人后通常體現為情商高,邏輯能力強,更有全局觀。可見學好語文相當重要。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初一年級語文,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初一年級語文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分)
綻放( ) 迸濺( ) 佇立( ) 伶仃( )
2.許多廣告詞借用了成語、熟語、取諧音換新義,瑯瑯上口,但卻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許多陷阱,請識別下面廣告詞中的陷阱,并將其還原,寫在后面的括號內。(4分)
例:空調機——完美無夏(瑕)
A、淋浴器——隨心所浴( ) B、咳嗽藥——咳不容緩( )
C、洗衣機——愛不濕手( ) D、蚊 香——默默無蚊( )
3.下列句子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后
B、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么漫長。
C、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
D、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4.指出下面文句使用比喻修辭的一項是( )(2分)
A、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
B、杰利看來好像有點不放心,但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C、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試探什么。
D、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5.請在下面的橫線上,緊接上文再寫兩個句子。要求與上文句子的話題、句式、修辭手法相同。(4分)
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朵花的花園;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只鳥的樹林;
, ;
, 。
6.七年級(2)班的同學準備選編一本自己的文集——《讓我們蕩起雙漿》,他們對作文進行編輯分類,設計了“感受生命”,“體會親情”“走近名人”等小欄目,請你再設計兩個欄目(要求結構與已有欄目的名稱一致,內容不重復。)(2分)
7.讀小詩《鏡子》,想一想詩中的“鏡子”告訴你一個什么道理?(2分)
它最愛真實/決不隱瞞缺點/它忠于尋找它的人/誰都能從它發現自己/有人喜歡它/因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為它直率/甚至會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二、閱讀能力(50分)
(一)(14分)
①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③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瘌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項為之強 強:
(2)徐噴以煙 徐:
(3)果如鶴唳云端 唳:
(4)故時有物外之趣 物外:
9.翻譯下列句子。(2分)
(1)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0.作者敘事時緊扣文中的哪句話?(2分)
11.①段中能表現“青云白鶴”一景是虛幻的是哪三個字?表現此景真實性的一個字是什么?(2分)
12.①段中你理解的青云是什么?白鶴是什么?(2分)
13.作者的物外之趣是怎樣產生的?(2分)
(二)生命 生命(18分)
①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只飛峨不停地在我頭頂上方飛來旋去,騷擾著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時,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動雙翅,極力掙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這樣一只小小的飛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動了,可是那雙翅膀在我手中掙扎,那種生之欲望令我震驚,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②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了一種怎樣的力量,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它僅僅活了幾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那肅然起敬!
③許多年前,有一次,我借來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了它;我可以使它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廢,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間,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④雖然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卻在于我們自己掌握。
⑤從那一刻起,我應許自己,絕不辜負生命,絕不讓它從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論未來的命運如何,遇福遇禍,或喜或憂,我都愿意為它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14.文中哪些詞語表現了飛蛾的生命的力量?(2分)
15.小飛蛾不停地“騷擾著我”,“我”“捉住了它”,卻“放了它”,這是為什么?(2分)
16.第②段中加點的“生命力”具體指什么?(3分)
17.第②段畫線句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2分)
18.第②段加點的“竟”字表達效果是什么?(2分)
19.第③段中畫線的句子有什么含義?請談談你的理解。(3分)
20.作者用“生命,生命”作為標題有什么意義?連用兩個生命,又有什么作用?(4分)
(三)《憶讀書》(18分)
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
我自從會認字后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倒不是四歲時讀母親教給我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文教科書第一冊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幾冊,而是七歲時開始自己讀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
那時我的舅父楊子敬先生每天晚飯后必給我們幾個表兄妹講一段《三國演義》,我聽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但是他講了約莫半個鐘頭,就停下來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帶著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
此后,我決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國演義》來,自己一知半解地讀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雖然字音都讀得不對,比如把“凱”念作“豈”,把“諸”念作“者”之類,因為我只學過那個字的一半部分。
談到《三國演義》,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時候才把全書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這時我同時還看了母親針線笸籮里常放著的那幾本《聊齋志異》。聊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隨時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這對于我的作文課很有幫助,因為我的作文老師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的句子。其實我那時還沒有讀過柳宗元和李賀的文章,只因那時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寫的。
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我對章回小說的興趣,對于那部述說“官逼民反”的《水滸傳》尤其欣賞。那部書里著力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使我義憤填胸!——武松、魯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雖然因為作者要湊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寫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但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多了。
《精忠說岳》并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雖然岳飛是我從小就崇拜的最偉大的愛國英雄。在此順便說一句,我酷愛古典詩詞,但能夠從頭背到底的,有岳武穆的《滿江紅》“怒發沖冠”那一首,還有就是李易安的《聲聲慢》。她的那幾個疊字——“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寫得十分動人,尤其是以“尋尋覓覓”起頭,描寫盡了“如有所失”的無聊情緒。
到我十一歲時,回到故鄉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書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給他的《茶花女遺事》,使我對于林譯外國小說起了廣泛的興趣,那時只要我手里有幾角錢,就請人買林譯小說來讀,這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人情世故。
《紅樓夢》是我在十二三歲時候看的,起初我對它的興趣并不大,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還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這部書看時,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有個兒童刊物要我給兒童寫幾句指導讀書的話,我只寫了九個字,就是: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1.解釋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表達作用。(4分)
(1)我只好帶著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
(2)我決定咬了牙……
22.“……一知半解地讀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義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加以說明。(2分)
答:
23.根據文意進行歸納整理:作者喜歡哪些作品?不喜歡哪些作品?喜歡和不喜歡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
24.作者小時候讀過《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你也讀過吧?請你寫出作者和作品中的一個人物。(3分)
《三國演義》作者 人物
《水滸傳》作者 人物
《紅樓夢》作者 人物
25.“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6.從作者對讀書的回憶中,你得到什么啟發?你對語文學習有什么新認識?(3分)
答:
三、寫作(50分)
27.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不論是哪個方面的,它都是最可寶貴的財富。你的閃光點是什么呢?是誠實,還是謙虛?是勤勞,還是儉樸,是善良,還是堅強?是自強不息,
還是積極向上?是埋頭苦干,還是善始善終?是幽默風趣,還是……,請大膽寫出自己的閃光點,那是你最寶貴的財富!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以“我自豪,我是 的人”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提示:根據所寫內容,從上文中選擇一個劃線的詞語,或者仿照上方劃線的詞語自擬一個詞語,把題目填寫完整,然后作文。
初一年級語文答案:人教
一、1、zhàn bèng zhì líng 2、欲 刻 釋 聞 3、D 4、A 5、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顆星的天空;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滴水的湖泊。 6、示例:擁抱自然、享受藝術、關注健康、認識自我
7、做人應該求真,要講求實事求是,應勇于面對自己的缺點等。
二、(一)8、(1)通“僵”,僵硬的意思 (2)慢慢地 (3)鳥鳴 (4)超出事物本身 9、(1)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能看清楚極細小的東西 (2)(我)便在其中,安閑自在地神游 10、時有物外之趣 11、私擬作 果 12、煙 蚊 13、作者以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來觀察事物,并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
(二)14、鼓動雙翅,極力掙扎 15、因為“我”感受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躍動,一種強烈的生之欲望令我震驚 16、瓜苗沖破堅硬的外殼,茁壯生長,昂然挺立 17、過渡 18、這小小的生命包含強大的生命力量,讓人意料不到 19、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20、表達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愿每個人珍惜生命,堅強勇敢,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輝,連用表現作者對生命的呼喚,用一個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三)21、(1)表現了作者對故事的渴望眷念。(2)形象地表現決心之大
22、讀書越多,知識積累越多,理解能力也就越來越強。
23、喜歡《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滿江紅》《聲聲慢》《茶花女遺事》《紅樓夢》,因為它們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情節感人;不喜歡國文教科書和《蕩寇志》《精忠說岳》,因為它們沒有人物個性。
24、(1)《西游記》 (2)羅貫中 曹操 施耐庵 宋江 曹雪芹 賈寶玉
25、落筆點題,統領全文,突出愛讀書的感情基調 26、略
三、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