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人生的真義》閱讀題及答案
陳獨秀《人生的真義》閱讀材料
照這樣看起來,我們現在時代的人所見人生真義,可以明白了。我敢說道:“個人生存的時候,當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會上,后來的個人也能夠享受。遞相授受,以至無窮。”
(摘自陳獨秀《人生的真義》,有刪改)
①真如:佛教術語,一般解釋為不變的最高真理或本體。②無明:“煩惱”之別稱,指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狀態。
陳獨秀《人生的真義》閱讀題題目
1.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我們應該思考人生的真義,不能糊糊涂涂地虛度一生。
B.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人對人生真義的看法各不相同。
C.所有宗教家、哲學家、科學家都沒有準確回答人生真義。
D.人生要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傳遞后人以至延續無窮。
2.下列對各家觀點的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3分)( )
A.佛教家認為世界和人生都是虛幻的,人的生滅只是“真如”本性為“無明”所迷產生的幻象。
B.孔、孟認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人生的真義,人要為自己而生,更應為他人而生。
C.尼采主張人不應受道德的約束,應尊重自我意志,發揮個人的才能,努力使自己成為“超人”。
D.科學家將人類視作一種物質,生死只是物質形態變化,苦樂善惡都由物質界自然法則所支配。
3.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A.宗教家認為世界是個幻象,人生生滅無常。應順從上帝。作者不贊同這一觀點,認為這話太迂闊。
B.相比較孔孟、老莊、墨子、楊朱、尼采,作者對老莊、楊朱和尼采的否定明顯超過對孔孟與墨子。
C.科學家認為人類是自然界的物質,沒有靈魂,既沒有上帝,也沒有來世,因而也不存在人生真義。
D.作者分析了宗教家、哲學家和科學家對人生的看法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歸納出自己的觀點。
陳獨秀《人生的真義》閱讀題答案
1.D
2.B
3.B
看了“陳獨秀《人生的真義》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