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什么是大閱讀答案
《大師什么是大》閱讀材料
④應該說,陳寅格批評不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有好友勸他:“梁公對你有知遇之恩,你這樣做,就不怕別人說你忘恩負義?”陳寅格笑答:“錯了,我這樣做才是對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沒有辜負他對我的賞識和抬舉。”那么,梁啟超又會怎么想的呢?“飲冰室主人”生性灑脫不羈,當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時,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無論是批評陳寅格還是譏諷我的人,都把我們看得太小了。”
⑤相對于梁啟超所言的“小”,西方著名的社會哲學家馬克思·韋伯曾相應地表述過“大”。有學生問他:“您教書的目的是什么?”韋伯答:“是讓后來的人超越自己。超越老師就是尊敬老師。”學生又問:“您就不怕學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韋伯大笑:“孩子,這樣想太狹隘了。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在做一件比他們自身還大的事,那就是學術。”
⑥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從17歲開始追隨柏拉圖。他對老師非常崇敬,曾寫了一首詩贊美柏拉圖:“在眾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這樣的人啊,如今已無處尋覓!”然而,當亞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學思想的內容和方法上與柏拉圖出現了嚴重的分歧。他勇敢而堅決地批評老師的錯誤和缺點,結果遭致眾人的謾罵,說他背叛了老師。對此,亞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傳至今的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我們需要補充一句,這個真理被實踐所檢驗、證明了得。
⑦到底何為大師呢?他既不是頭頂的光環,也不是姓名前的頭銜,除了頂尖的學問、廣博的見聞、寬闊的胸襟,更需要一種超越個人榮辱成敗和恩怨情仇的境界。大師者,是把學術看得遠大于自身,心中超越一切的是對真理永不妥協的探索。
(選自《學習博覽》)
《大師什么是大》閱讀題目
1.通讀全文,你認為大師什么最大?
2.對陶淵明歸隱的最主要動機,梁啟超和陳寅恪各持怎樣的觀點?
3.第⑤段劃線句子中梁啟超所言的“小”的含義和韋伯所表達的“大”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梁啟超所言“小”的含義:
韋伯所表述“大”的含義:
4.第⑥段中劃線句子能否刪去?為什么?
5.按照作者的標準,你認為梁啟超是不是“大師”?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
《大師什么是大》閱讀答案
1.把學術看得運大于自身,對真理誠摯而永不妥協的探索。
2.梁啟超認為,陶淵明歸隱是因為當時士大夫廉恥掃地,他不肯同流合污,喪掉人格
陳寅恪認為,陶淵明歸隱是因為“恥事二姓”
3.梁啟超所言的“小”的含義:把學術看的遠大于自身。
4.不能,因為該句體現了議論文論證語言嚴密性的特點,作者意在強調:真理,不能只是個人的主觀判斷,必須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和證明。
5.是,梁啟超著作等身,說明他又頂尖的學問、廣博的見聞;在對待陳寅恪對自己尖酸刻薄的批評上(意思對即可,必須結合文章內容做具體分析,有材料、有觀點方可得分)
看了“大師什么是大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