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聲音閱讀答案
《大地的聲音》閱讀材料
③繁星一般密集的鳴叫聲,從池塘對面的一疊濃墨潑就似的小山里和岸邊的草叢中源源不斷地傳誦出來。——唧——唧——啾——啾——此起彼伏,高低錯落。
④初聞其聲,以為雜亂無章,重復無趣,只是風吹草動驚起的回聲罷了。但倘若把眼睛閉起來,你就會發現那是一個多么美妙的世界了——安詳的大地,就如一架巨型琴鍵,而那些不甘寂寞的蟲子呢,都是一些技藝絕佳的琴手,或避于一片樹葉下,或站在一塊爬滿了青苔的石頭上,或攀在一根草莖上,對著渺遠的夜空,優雅發聲,忘乎所以地盡興彈奏——但我總是在它們的聲息中,聞見了那么一點淡淡的哀戚和愁緒。我想,這大概是因它們把自身的生命體悟也融進了曲子吧,更或是命運逼迫它們用身體發出唧啾之聲的呢。
⑤可這樣的比喻總是有些欠妥——它們的鳴聲,像是從天上落下來的,又像是來自深沉的大地。
⑥我又想它們到底為何要這么不辭辛勞地夜夜長鳴呢?是在低聲祈禱吧,是在高聲歌唱吧,是在朗誦詩篇吧,是在念誦經文吧,是在呼朋引伴吧,是在促膝長談吧……有那么一個時刻,我躺在池塘邊濕漉漉的既做綠化樹的圍欄又充作了坐騎的條凳上,雙手情不自禁地和著那隱秘的節奏,在空氣中像音樂指揮家那么劃動起來——那些音樂竟驚奇地在我的手臂和呼吸間流動起來;那些音樂,像低垂的夜幕里極柔和的云朵,更像來自我的身體,我的靈魂。
⑦我在一處草叢邊蹲下來,捕捉到了兩首獨奏曲——它們分別來自兩只我并未發現身影的促織——啾——啾——我學不來它們的叫聲。我莫名地驚詫,繼而又莫名地激動起來。我感覺天與地在此刻與我離得特別近,我就像一個睡在襁褓中的嬰兒,在旋律優美的搖籃曲中,抵達天堂。
⑧我心底還是無比清楚的,那鳴聲,分明是生命的歌聲,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旗幟——是大地的聲音。不止是那池塘對岸林深葉茂的山林,只要是那些沒有被水泥覆蓋和傾軋的泥土里,夏秋時節,就會有蟲子們的歌唱和伴奏,這無言的故鄉,生長著無數生命。即使是那些密實而堡壘森嚴的水泥地之下,也有生命在無聲活動;即使是干凈而空蕩的水泥地之上,那些哪怕是僅僅落得下一粒草籽的小小坑洼里,也會有精瘦的綠色,可憐巴巴地冒出來呢。
⑦我知道,很多蟲子的生命僅止于夏秋兩季。秋天一過,它們要么深入泥土預備度過一個漫長的冬天,要么連同它們飄蕩在草木間的歌聲和一縷精魂,化成了那么一小點泥土。生命究竟是短暫的,可它們用歌聲構筑的那個音樂世界,是多么寬廣啊——整個世界,都變成了它們的舞臺,大地萬物,都變成了它們的聽眾。不僅是包括我在內的人,就是那些樹木與月兒,也都靜靜地聆聽著那生命精彩的絕唱。
⑩蟲子們的精神世界,真是海闊天空。歌者的一生,哪怕繁華落盡,卻仍然余音不絕。
(有改動)
《大地的聲音》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兩項都選對給4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給2分,有選錯的給0分)(4分)( )
A.文章開頭描寫清涼的初秋夜晚,以靜襯動,營造了靜謐的氛圍,為下文的描寫與議論作鋪墊。
B.作者聽出了蟲鳴聲中“哀戚和愁緒”,其實是作者對自己三十年來拋擲時間行為的反省。
C.文章語言優美,多用比喻,形象生動地描寫難以不可捉摸的蟲鳴聲,讓讀者身臨其境。
D.作者描寫草籽可憐巴巴地冒出精瘦的綠色,批判了密實而堡壘森嚴的水泥地對自然的破壞。
E.生命究竟短暫,但作者主張綻放生命的精彩,要像蟲鳴一樣用歌聲構筑寬廣的世界。
小題2:閱讀文章①-④段,簡要歸納作者描寫了蟲鳴聲哪些特點。(4分)
小題3:文章多處描寫蟲鳴的聲音,為何題目是“大地的聲音”?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原因。(4分)
小題4:作者巧妙地借助“聆聽聲音”來表達文章深刻的主旨,可見聆聽很重要。我們要怎樣聆聽呢?請結合原文并聯系現實加以探究。(8分)
《大地的聲音》閱讀答案
小題1:BD
小題2:密集、優雅、同起彼伏、高低錯落、淡淡的哀戚。
小題3:①蟲鳴聲是大地聲音的一種(“它們的鳴聲,像是從天上落下來的,又像是來自深沉的大地。”)②蟲鳴聲有代表性(“那鳴聲,分明是生命的歌聲,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旗幟——是大地的聲音”)③作者由蟲鳴聲擴大到大地上其它聲音,逐步升華。(答出兩點即可)
小題4:①細心觀察才能聆聽②平心靜氣地聆聽③用自己的靈魂聆聽(3分);列舉現實在恰當例子、現象并對此作出分析(3分)(此題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評分)結合文本,作簡要分析(2分)
看了“大地的聲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