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閱讀答案
《林庚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閱讀材料
這些學生再也聽不到林庚講課了。
據聽過課的人們回憶,林庚講課,有時身著白襯衣,吊帶西褲,有時身著絲綢長衫。他腰板挺直,始終昂著頭,大多時間垂著雙手,平緩地講著,講到會心關鍵處,會舉起右手,輔以一個有力的手勢,他從不用講稿,偶爾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鴉雀無聲,仿佛連“停頓的片刻也顯得意味深長”。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為他安排了一堂“告別課”。盡管從1933年在清華大學給朱自清當助教開始,林庚已經執教半個世紀,但他的講課題目還是幾經更換才定下,講課內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準備了一個多月。這一課,講的是“什么是詩”。
講課那天,他穿一身經過精心設計的黃色衣服,配黃皮鞋,頭發一絲不亂。照錢理群的說法,“美得一上臺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講來,滔滔不絕。但是,課后當錢理群送他回家,他一進門便倒下,大病一場。
晚年,燕南園里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經少問世事,不接受媒體訪問,淡出公眾視野,甚至,連那些從他門口路過的學生,有些也已經不知道他是誰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經完全從先生的心里消失。”張鳴說。
隱居中的林庚,惟獨在有人請他為學生講課時絕不推辭。“對學生,對年輕人,林庚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感情和期待。”張鳴說。在他那間20多年毫無變化、簡樸陳舊的客廳里,他面對來訪的學生,很容易激動起來。陽光從東、南、西三面的窗戶里灑進來,學生們“坐在他面前,甚至連敬仰的心都很難產生,他實在太隨和,太真誠”。學生袁行霈回憶,他從不對學生耳提面命,疾言厲色,也不肯當面表揚,或者說些慣常的客套話。學生去看望他時,他起身迎接。離開時,又總是要送出大門,說聲“謝謝”。
這位曾經的北平現代派詩人、后來的古典文學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學”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權貴面前低頭、“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塵埃。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的骨氣。他的學生袁行霈至今記得先生的一句話:“人走路要昂著頭,我一生都是昂著頭的。”
不過,“__”中林庚曾被選調入“兩校寫作小組”。這段歷史,成為有人指責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錢理群向記者轉述,在一次為一本古書做注的討論會上,江青曾送給林庚一枝花,托他“轉交夫人”。林庚不卓不亢,接過花,隨手放在桌上,沒有任何受寵若驚的表情。“這起碼說明林庚先生的態度。他是溫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這與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對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錢理群說。他認為,此前和此后,林庚與政治,再無半點瓜葛,可以作為一個證明。而林庚晚年的隱居,被錢理群看作“從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錢理群評論,“相比一些在世時被推上高位,被別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結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顯赫,社會上的人也許并不知道他是誰,然而學生卻永遠銘記。”錢理群說,這是作為一個老師,可以得到的最高評價。
(選自《民國那些人》,有刪節)
相關鏈接:
(1)①錢理群:著名人文學者,魯迅、周作人研究專家。北京大學資深教授。②張鳴: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職。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學專家。曾任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
(選自“百度百科”)
(2)一次,張鳴去拜訪他,請教學問。兩人正高談闊論,忽然屋里響起一陣響亮的雞叫,隨后鑼鼓聲大響。張鳴大吃一驚,不知所措。林庚見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來那是兒孫們送給這位年過九旬老人的—件玩具,只要說話聲音過大,就會自動發出聲響。這是林庚十分喜愛的玩具。林庚還喜歡孩子們送給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掛在窗前,只要一碰,兩個玩偶便手腳亂動。他還酷愛風箏,常到學校圍墻外的空地放風箏。
(選自《張鳴訪談錄》)
《林庚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閱讀題目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體報道,林庚似乎已被人們遺忘了”,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知識分子不被尊重的惋惜。
B.本文描寫林庚先生上課時的穿戴、神態、手勢以及堂下鴉雀無聲的情形,意在從側面表現其上課的認真和精彩。
C.林庚先生隱退后不再為學生們上課了,所以錢理群才會建議學生們去接觸、拜訪林先生,以期從他身上得到教益。
D.林庚在__中被選調入“兩校寫作組”,被人視為其污點,也恰從側面表現了他在政治方面的麻木和對學術的專注。
E.林庚并不具有顯赫的地位,不被公眾視野關注,卻以其人格魅力被學生永遠銘記,這是一個老師所能得到的最高評價。
(2)文后的相關鏈接不屬正文,既鏈接,則有其用。請以鏈接(2)為例證明上述觀點。(6分)
(3)文中為什么要引用錢理群、張鳴、袁行霈等人對林庚先生的評述?請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6分)
(4)文中說林庚先生是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請結合全文,對其“隱退”的表現和內涵作具體的闡釋。(8分)
《林庚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閱讀答案
(1)BE(選B給3分,選E給2分,選D給1分)
(2)這一鏈接內容主要交待了林庚先生喜歡玩具、親近孩子、酷愛放風箏的生活情形,是對林庚先生退休生活的補充豐富,從另一個側面刻畫了林庚先生的退隱形象,進一步贊美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單純的高尚品德。(6分,內容概括2分,作用分析每要點2分。)
(3)①三人皆是與林庚關系密切的人,或為學生,或為同事,引述他們的話使傳記內容顯得更加真實可信。②三人身份地位不一般,評價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③引述內容多為議論評價,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④引用多人多側面的評述,有助于多方面表現林庚先生的精神品質。(6分,每點2分,答出三點,意思對即可)
(4)林庚先生作為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具有以下兩方面的特點:隱退既指林庚先生的生活狀態:①近20年來一直隱居在北大燕南園,少問世事:②淡出了公眾視野,③連門口路過的學生也不知他是誰。④辭世的消息被報道后,才又被人記起當年的赫赫聲名。隱退也指林庚先生內在的精神氣質:①看淡名利,超然物外。②平易近人,性格謙和真誠。③面對權貴,不卑不亢,態度溫和而不激烈。④在隱居中獲得精神自由,追求單純的快樂。(8分,每個方面4分,每個方面能概括出2個支撐材料即可)
看了“林庚喧鬧時代里的隱退者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