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的文化品格閱讀答案
《詞的文化品格》閱讀材料
詞的文體特征與其音樂屬性密切相關,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雙重選擇的可能。當其宛轉于歌伎之口以娛悅聽眾時,聽眾成分的復雜要求詞的寫作須向俚俗靠攏。除字句易于聽懂外,情趣的共鳴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聽與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詞的寫作不宜晦澀艱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語化基礎。所以這些要求都無疑會令詞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強,否則,詞將失去其賴以發展的土壤,而成為純粹的供文人欣賞的案頭文學。柳永“假使重相見,還得似舊時么?”李清照的“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前者寫伊人細語溫柔,纏綿悱惻;后者感人生蒼涼,寓愁于樂。詞句淺顯易懂,毫無費解之處,便于聽唱;如果用詩的形式表現,就很難傳達出個中細膩微妙的情愫。當然,詞也并非只局限于風月情懷或身世之愁的抒發中。在言志詠史與揮灑壯志有關的題材中,也有區別于詩的瀟灑風度,蘇軾“大江東去”的放歌,辛棄疾“千古江山”的抒懷,皆可佐證。
《詞的文化品格》閱讀題目
小題1:第1段中“詞在初期就是與之相配的歌詞,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一句的“之”“其”所指代的內容是什么?(2分)
小題2:答:“之”指代 (1分)
“其”指代 (1分)
小題3:第2段中,王國維所說的“詩之境闊,詞之言長”中的“境”和“言”分別指的是什么?試加以具體說明。(4分)
答:“境”指的是 (不超過6個字)
“言”指的是 _(不超過6個字)
小題4:第3段開頭說“詞的文體特征與其音樂屬性密切相關,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雙重選擇的可能”一句中“雙重選擇”指的是什么?試加以具體說明。(4分)
小題5:試概述宋詞的市井文化品格的特點。(列出其中3點即可)(6分)
小題6: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 )(2分)
A.詞又稱為“詩余”或“長短句”,都是就它由古近體詩的整齊句式演變為參差錯落的句式而言的。
B.詞之所以又稱為“詩余”是指古近體詩發展到唐代的頂峰時期之后,到了宋代便開始逐漸消亡。
C.耳聽和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但都無疑會令詞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強。
D.“詩莊詞媚”或“詞為艷科”說,都是從詩和詞兩種體裁所表現的內容方面進行評析的。
E.詞在詠史言志的有關題材中,具有區別詩的瀟灑風度,是因為其反映社會生活更有深度和廣度。
《詞的文化品格》閱讀答案
小題1:“之”指代“燕樂”(或:俗樂);“其”指代“詞”(或:宋詞) ( 2分)
小題1:“境”指反映社會生活。“言”指表現感情世界。( 4分)
小題1:①娛悅聽眾(或:向俚俗靠攏);②供文人欣賞。 ( 4分)
小題1:①按照俗樂樂譜的音律、節拍進行創作(或:倚聲填詞);②表現形式靈活多樣(或:句法參差錯落,有多種詞牌可供選擇);③語言通俗化,一定程度的口語化;④長于表現復雜的感情世界(從詞的音樂性、表現形式、語言特點、表現內容四個方面概括)( 6分
小題1:A、D
看了“詞的文化品格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