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閱讀答案
《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閱讀材料
④因此,我認為,歷史的力量,對于散文作者來說,恰恰是以非歷史的方式達到的;它不是為了尋求歷史的正解,而是為了接通歷史中秘密的心靈通道??墒?,當下的文化散文作者在進入歷史的時候,往往表露出一種試圖糾正歷史的文化態度,他們的行文中,似乎總是在辨白,在澄清,在告訴讀者歷史是這樣的,不是那樣的,而恰恰忘記了他們手中那些有限的材料,并不足以做這樣正統的事情。結果,多數的歷史文化散文,都落到了整體主義和社會公論的舊話語制度中,它無非是專注于王朝、權力、知識分子、氣節、人格、忠誠與反抗、悲情與滄桑之類,并無多少新鮮的發現。
?、葸@樣的歷史文化散文可以休矣!散文是個人的,獨立的,它最怕落入整體主義和社會公論之中。可困境恰恰就在這里,當歷史在為散文作者提供有力的支援的同時,也為他們設下了陷阱:由于歷史的陰影過于強大,作家往往無法掙脫它的圈套和邏輯,最終只好臣服于它。在最需要作家發表史識,最需要作家表現出人性的洞察力的時候,作家的身影卻淹沒在歷史那闊大的陰影里,這與文學所需要的獨立和創造的品質顯然是背道而馳的。因此,我以為只有歷史文化散文作者的寫作不是受制于歷史(更不是簡單地轉述歷史),而是以非歷史的方式來面對歷史本身,他的寫作才會貫徹出真正有價值的個人眼光和精神敏感。
⑥如果說,歷史研究主要是材料發現,那么,散文寫作則應該是一種精神發現;這種精神發現又往往是非歷史的,是在野的、異質的、民間的——只有它能有效地聯結歷史和作家之間的精神通道,也只有它能到達歷史的人性深處。
⑦因此,歷史文化散文的困境,不在于作家們缺乏歷史知識,而在于他們缺乏史識,缺乏深邃的精神識見。沒有“史識”,作家就無法超越材料,獲得洞見;沒有“史識”,作家就不可能真正地與歷史、文化發生精神對話,反而容易被史料所左右和蒙蔽。
《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閱讀題目
1.下列對本文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這句話諷刺了某些歷史文化大散文作者越俎代庖,只能貽笑大方。
B.這篇文章不否認文化大散文成就,成就在于作品中有作者自己的心靈和精神觸角。
C.本文批評了文化大散文作者“試圖用史料說話并求歷史的正確”的做法,落到了整體主義和社會公論的舊話語制度中。
D.文章認為文學需要的獨立和創造的品質,文化散文作者的寫作應該以非歷史的方式來面對歷史本身。
2.聯系全文,概括“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3.作者認為,文化散文作者應該以怎樣的方式面對歷史來進行創作?
《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閱讀答案
1.B(“成就在于作品中有作者自己的心靈和精神觸角”錯)
2.因為不值得一讀的文化大散文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以史料代替自己的深刻見解;②把背景的史料當作文章的主體;③尋求歷史的正解;④落到整體主義和社會公論的舊話語制度中。
3.不是受制于歷史,而是擺脫歷史的陰影,以文學的、獨立的、個人的和創造性的品質(或自由心性的抒發,心靈力度的展示)來盡可能多地發現歷史中的人性和精神碎片。(圍繞“非歷史的方式”作答)
看了“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