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的當代價值閱讀答案
《敬的當代價值》閱讀材料
這種“敬”的思想較之“禮”和“仁”更是人類社會的本質需要,具有當代意義。“禮”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農業文明的基礎上。小農業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家庭,國家不過是一個家族對其他家族的統治,個人也只是家庭成員,而家庭主要由血緣關系構成。當代社會,已經走出了小農業文明時代,家庭在社會結構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觀念是基于血緣關系之上的,有著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現代社會中就會帶有一定的局限性。與此不同,“敬”是人類在遠古時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狀態,是人作為有限性的個體,面對無限的自然和社會時必然產生的。從遠古主要對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對于社會中年長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為人行事的敬業,“敬”的外延在擴大,而所抽象的內涵一直延伸著。
《敬的當代價值》閱讀題目
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學界一般認為孔子繼承了周禮和“仁”的思想,于是著重進行有關“禮”和“仁”的研究,卻忽視了“敬”這一更具本質性的精神內涵。
B.人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會自然產生出于內心的崇拜與仰慕的“敬”的心理,而禮活動即內含著這種“敬”的心情。
C.當“禮”發展成為社會政治活動的規范形式時,“敬”作為內質得以留存下來,從而得以成為社會的一切活動和個人修養的內核。
D.“敬”是人作為有限性的個體在面對無限的自然和社會時必然產生的一種精神狀態,也是人類普遍存在的精神狀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孔子在繼承周禮的同時,也吸納了“敬”的精神,同時也發展了“敬”,把對待事物的敬業精神的對象擴展為普通人。
B.由“敬”而發的禮活動合乎天理,并且具有道德價值,因為“敬”保障了禮的實踐可能性,發自內心,也出于天賦。
C.許多學者著重以“仁”為核心建構孔子的思想體系,但“敬”的精神也應蘊涵其中,沒有發自內心的“敬”,就沒有真切的仁愛之情。
D.“禮”和“仁”都以“敬”為本,但與“禮”“仁”相比,“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類社會的本質需要。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語》對“敬”的闡述,也有一定發展,在祭祀活動中既繼承了上古對“天”與“神”的敬仰,也傳承了西周以來的敬謹精神。
B.孔子對于“敬”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把“敬”發展成為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社會成員為人做事的基本原則。
C.“仁”是“禮”的內核,但是在已經走出了小農業文明以及家庭作用愈加式微的現代社會中,“仁”勢必會帶有一定的局限性。
D.在“敬”的繼承和發展過程中,它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它的外延不斷擴大,同時其抽象的內涵也一直在延伸。
《敬的當代價值》閱讀答案
1.A(文中第一自然段說,孔子繼承了周禮,發展出“仁”的思想)
2.D(“‘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于文無據)
3.B(根據文中第四自然段可知,孔子發展的“敬”是把它擴展到普通人對待事物的敬業精神)
看了“敬的當代價值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