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滿野花的小島上閱讀答案
《在開滿野花的小島上》閱讀材料
④與海子是在北大相遇的,八十年代吧,他是法律系的學生,由別的同學陪同來看我。記得是手抄本上他的詩,其中有《亞洲銅》。“擊鼓之后,我們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臟叫做月亮”,意象新異,與當時流行的不同。一下子就記住了。他是朦朧詩以后全新的一種寫作,也是僅僅屬于他一個人的寫作。可惜的是當年大家都陷在朦朧詩的熱潮中出不來,人們尚不認識他的價值。當年的海子是寂寞的,貧窮,孤獨,缺乏知音(陪伴他的只有西川和駱一禾少數的幾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終其一生,他總是落落寡歡。
⑤記得不久前,在德令哈,青海省海西州首府,一個邊遠的小城,那天下著大雨,我們冒雨舉行了首屆海子青年詩歌節。在離北京遙遠的德令哈,海子留下了一首詩:《日記》。記的也是傷心的往事,那年雨中火車停靠在德令哈,海子想念他心中的姐姐——這是姐姐的家。今夜,我在德令哈,但海子擁有的是一座寂寞而空曠的城。雨是不停地在下,列車停靠的站臺也是雨簾如織。海子說,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我在德令哈的那個夜晚,我想起詩人內心的索寞,有一種深切的哀痛。
⑥記得也是不久前,一個刊物索要我的字,我苦于沒有適當的言辭,匆忙間記起海子的詩:“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冥冥中覺得是他在助我。一個詩人,短暫的生命結束了,因為留下了令人過目不忘的、可以傳誦的詩篇,人們便記住了他。作為一個詩人,他是幸運的。“在春天,野蠻而悲傷的海子,就剩下這一個,最后一個,這是一個黑夜的海子,沉浸于冬天,傾心死亡,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村莊。”(海子:《春天,十個海子》)這是他最后的詩句嗎?這是他在向我們訣別嗎?
⑦燕園鳴鶴園路邊的迎春花,夜雨中的德令哈,早春季節的山海關、龍家營,列車呼嘯著奔向遙遠的遠方。我們送上一束野花,斜斜地依傍那塊巨石,我們深情地紀念著這個短暫而又長遠的生命。
【注釋】海子:中國當代詩人,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年僅25歲。
《在開滿野花的小島上》閱讀題目
7、具體分析第①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3分)
8、根據文意,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當代詩人海子的最精當的標志。
B、海子對于改變浮躁現實的渴望。
C、呈現朋友對海子的理解和銘記。
D、表明“海子石”上鐫刻的文字。
9、第③段畫線句的含義是 。(2分)
10、自選兩個角度,談談作者如何表現“海子”這一形象的。(4分)
11、有人說:“海子詩歌中具有沁人心脾的原始氣息,像是閃著煜煜金光的束束麥芒,每一次閱讀都會刺痛我們干涸已久的瞳孔。”結合這一評價,并在研讀文本的基礎上,推想海子的“詩歌理想”。
12、聯系全文,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賞析最后一段。(5分)
《在開滿野花的小島上》閱讀答案
7.【參考答案】畫線句的描寫(或“排比”、“擬人”、“移情”亦可),既是作者所見的客觀景物,又帶有主觀的“悲傷”情感。(1分)“那鐵軌,那月臺,那路旁開得燦爛的野花”由短句到長句,形成緊湊而舒緩的語勢,突現了海子臥軌的地點、時節,更透露出作者為海子哀傷的情緒;(1分)使客觀的景物中包含著濃烈的傷感,把讀者帶入了深切懷念海子的基調中。(1分)
8.D
9.朋友們對海子永遠而深切的懷念。
10.運用象征,“野花”這是詩人海子的具象化,蘊含著生機和活力。引用詩句,用海子四首經典詩作,勾勒出海子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世界。側面烘托,趙永紅和李忠寶等人的行動,秦皇島、北大和青海省西州等地的讀詩、研討、朗誦和寫作等紀念活動,突出海子的影響力大。語言詩化,筆尖飽含真情,深切理解海子的精神世界、贊嘆緬懷詩人海子。(答對1點,2分。)
11.跳出朦朧詩“熱潮”的全新創作;(1分)意象新異、率真質樸、個性鮮明,情感真摯,動人心魄;(1分)充分表達對內心孤獨的煎熬、對生活熱情的禮贊、對人生思索的痛苦、對現實抗爭的無奈和對美好期望的熱忱等。(1分)
12.海子人生經歷的三個典型場景以及“巨石”、“野花”與上文呼應;使結構嚴謹、情感表達飽滿。(2分)“燕園”、“德令哈”和“山海關”依次追思海子走過的人生歷程;“奔向遙遠的遠方”表明海子的追求永不停息,人們對海子精神的繼承和發揚;“花”和“石”把海子形象具體化,表達人們對海子深切的緬懷。(3分)
看了“在開滿野花的小島上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