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伏天吃冷飲的注意事項
二伏天吃冷飲的注意事項(2023最新)
1、食用冷飲時間有講究
夏季吃冷飲不是想吃就可以吃,像飯前空腹、剛吃完飯后是不適宜喝冷飲的,否則很容易傷胃。一般可選在飯后30分鐘或午睡后喝為宜,帶冰塊冷飲宜下午3點左右喝為好,此時人體陽氣最旺,不易傷害人體。
2、每次吃冷飲要掌握量
外面驕陽似火,吃根雪糕可以瞬間清爽起來,但是一次最好不要超過2根;喝冷飲每次要控制在150毫升左右為宜,瓶裝飲料1次不要超過半瓶。
3、喝冷慢速度要“慢”
出門一身汗,此時喝口冰鎮飲料是多么的爽品。但要注意,冷飲對胃腸的刺激是很大的,為了避免傷身,喝冷飲時最好細細品味,慢慢飲下,這樣對胃腸刺激較小。吃固態冰塊,入口后可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體溫再慢慢吞下,這樣才不會過猛刺激大腦血管、咽喉、呼吸道。
二伏天吃面的介紹
二伏吃什么面?用新小麥磨成面粉煮湯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病,六月食湯餅是有科學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熱湯面,還可以吃過水面。將煮好的面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鹵子,不僅刺激食欲,而且“敗心火”。
二伏天的起名原因
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后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開始變短夜開始變長,熱的中間潛伏著寒冷的因素,當初起名“伏”是很科學的。
三伏天的飲食選擇
1、多酸多甘
三伏天不少人喜歡吃,導致濕氣侵入體內,而外濕入內,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引起食欲不振等。建議三伏天應多吃性酸的食物。
2、補氣去火
三伏天祛火的最好食物是涼性的瓜果蔬菜,如苦瓜,西紅柿等。同時可多喝羊奶,羊奶味甘,有溫潤補虛養血的良好功效。
3、新鮮干凈
夏季不妨吃些新鮮蔬果,可以有效補充人體必需的能量和水分,而且讓人久食不厭。
4、補水養生
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非常重要。
二伏天吃餃子的傳統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養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