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伏天消暑補營養的食物
2023二伏天消暑補營養的食物有哪些?
7月27日中伏到,進入一年最熱時期,那么二伏天吃什么呢?民間有很多飲食習俗幫助人們消暑補營養,那么你知道二伏天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編為你揭秘二伏的飲食習俗。
北方人,尤其是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特別在意三伏天的吃食——“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吃碗熱湯面,身上發汗,可以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
二伏天出汗后不要立馬喝冷飲
夏天氣溫高,走路都會出大量的汗,尤其是在活動之后汗液只多不少。此時不要立刻喝冷飲,否則很容易“汗閉”,導致汗毛孔宣泄不暢,機體散熱困難,余熱蓄積,極易引發中暑。
三伏天冰箱貯過久的冷飲不要喝
為了及時能夠喝到冰鎮飲冷,很多家庭中的冰箱里都貯備著各種各樣的飲料。但你要知道,冰箱不是保險箱,一般家庭冰箱無法有效起到殺滅某些病菌的效果。
二伏天傳統飲習慣
吃羊肉: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吃三寶:“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一黃繕、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三伏天飲食盡量清淡
三伏天高溫酷暑,在飲食上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盡量吃少鹽少油的清淡食物,另外,高溫天氣,食物容易壞掉,所以在烹飪或清理食物的過程中注意食品的衛生安全,食物應及時放冰箱保存。”
朱毅還提醒,三伏天也要補充蛋白質,多吃蔬菜,達到營養均衡。“蛋白質的補充必不可少,可以適當地吃一些鴨、鵝、魚等動物蛋白質或者豆漿、豆腐等植物蛋白質,增強抵抗力。”
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科普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溫長路表示,三伏天容易耗氣傷津,食欲不振,因此,要在防暑降溫的同時注重養生保健,注意合理飲食。
他表示,薏米赤小豆粥、綠豆百合粥、荷葉綠豆粥等都是補氣清暑、調理脾胃的不錯選擇。同時,他建議,三伏天里可以適當吃一些苦瓜、西紅柿等具有去火作用的新鮮蔬菜以及能夠消暑的綠豆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