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寒露節氣是幾月幾日
2023寒露節氣是幾月幾日
2023年寒露開始時間:10月08日 21:15:23
2023年寒露結束時間:10月24日 00:20:39
2023年寒露農歷時間:八月廿四
2023年寒露星期時間:周日
2023寒露是什么意思
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寒露節氣始于10月上旬末,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半球繼續南移,北半球陽光照射的角度開始明顯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陽熱量比夏季顯著減少,冷空氣的勢力范圍所造成的影響,有時可以擴展到華南。
在廣東一帶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指的就是天氣變涼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樣赤腳趟水過河或下田了。可見,寒露期間,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季節的變化。更多的地區,更多的人們,開始用“寒”字來表達自己對天氣的感受了。
如果說“白露”節氣標志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么“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征,標志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后,溫度下降8℃、10℃已較常見。不過,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華西地區除外),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
寒露介紹
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征。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這時,我省各地氣溫繼續下降。盆地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于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間,盆地雨量亦日趨減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東部一般為30至40毫米左右。綿雨甚頻,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響“三秋”生產,成為我省盆地的一種災害性天氣。伴隨著綿雨的氣候特征是:濕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著增加。但是,秋綿雨嚴重與否,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質量。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獲和播種;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溝高廂等各種有效的耕作措施,減輕濕害,提高播種質量。在高原地區,寒露前后是雪害最嚴重的季節之一,積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業生產,應該注意預防。
寒露三侯
鴻雁來賓: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
雀入大水為蛤: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菊有黃花: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一)、寒露節氣的特點:
寒露節氣,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已入秋,而南方開始進入秋季。寒露節氣后,露水會變得更多,氣溫也會隨之降低。
(二)、寒露節氣的風俗分為登高風俗、農事風俗、飲食風俗。
1.登高風俗:重陽節在寒露節氣的前后,而寒露的氣候又十分宜人,再加上重陽節的一個風俗就是登高,所以,重陽節登高的風俗就演變成為了寒露節氣的風俗,故寒露會有很多人去登高。
2.農事風俗:寒露柿子成熟了,人們會去采摘。寒露一過,人們就會種植大蒜、菠菜、白菜、土豆等農作物。
3.飲食風俗:人們有喝菊花酒、吃芝麻、吃花糕、吃螃蟹的習慣。早餐吃溫食,能補氣健脾,如:沙參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