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學科學習方法 > 歷史學習方法 >

山東會考歷史知識點(2)

時間: 如英2 歷史學習方法

  山東會考歷史知識點:北洋軍閥的統治

  1、 北洋軍閥政權的建立:

  1.時間: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以后,臨時政府正式遷京以后,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政權建立。

  2.標志: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臨時政府正式遷京。

  3.性質:帶有封建色彩的政權。

  2、 二次革命:

  1.經過:宋教仁把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

  2.結果:袁世凱刺殺了宋教仁并武力鎮壓國民黨

  3、 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

  1.俄國強占我國唐努烏梁海地區

 

  3.英國在中印邊界制造非法的“麥克馬洪線”

  4.日本政府向北京政府提出旨在“二十一條”

  4、 洪憲帝制和護國運動:

  經過(洪憲帝制):

  1.1913年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

  2.下令解散國民黨和國會

  3.版本獨裁專制的《中華民國約法》,廢除《臨是約法》,內閣制改為總統制。

  4.修改大總統選舉法,把自己置于終身總統的地位。

  5.1915年底,袁世凱當上“中華帝國”的皇帝

  經過(護國運動):

  1.1914年孫中山成立中華革命黨,發表《討袁宣言》;梁啟超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

  2.1915年底,蔡鍔等人在云南起義,通電討袁,宣布云南獨立

  3.1916年春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

  4.孫中山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

  5.不久袁世凱在絕望中死去

  5、 民族工業短暫的春天:

  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原因(民族工業興起):

  1.帝國主義忙于戰爭暫時放松對中國經濟侵略

  2.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民族次產階級大受鼓舞。3.手愛國心的驅使和利益的刺激

  原因(短暫):一戰期間很快結束,帝國主義很快又恢復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思潮:“實業救國”和民主共和成為并存的兩大思潮

  山東會考歷史知識點: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 文化運動興起和主要內容:

  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起因: 1.辛亥革命以前,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沒有徹底的批判封建思想

  2.辛亥革命以后,北洋軍閥用封建思想禁錮人們的頭腦,以維持人們的統治。

  3.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的束縛

  經過: 1.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新青年》(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

  2.民權、平等思想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成為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民主和科學

  1.提倡民主 反對專制

  2.提倡科學 反對愚昧和迷信

  3.提倡新道德 反對舊道德

  4.提倡新文學 反對舊文學

  積極影響: 1.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

  2.社會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局限性: 1.沒有同群眾運動相結合

  2.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的肯定或否定

  2、 新文化運動新發展的表現:1918年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3、 五四運動的背景、爆發和經過:

  背景:一戰后巴黎和會上中國提出的廢除外國在中國的特權、取消“二十一條”、收回日本在山東各種特權,遭到無理拒絕。

  爆發:1919.5.4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三千多人天安門前示威游行。

  經過: 1.游行一致要求懲辦北洋軍閥政府親日派賣國賊(軍警鎮壓,逮捕學生)

  2.第二天北京學生宣布罷課,各地學生紛紛響應

  3.六月初起,上海工人舉行罷工,各地工人紛紛響應(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4.許多城市的商人罷市

  4、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1.五四運動突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力,有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規模的群眾愛國運動。

  2.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由學生工人市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中國工人階級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3.五四運動比辛亥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五四運動的偉大功績在于“啟導廣大人民的覺悟,準備革命力量的團結”。它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掛時代意義的事件。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5、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起因:(五四運動促成中國人民新的覺醒)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2.影響:一大批先進青年毛澤東、周恩來等,受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6、 中國共產黨誕生:

  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

  (1920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成立,陳獨秀任書記

  中共“一大”召開

  時間:1921.7.23

  標志:中共“一大”(地點:上海法租界,最后一天在游船上)

  中共“一大”內容:

  1.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制定了黨的綱領

  2.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堅持用革命手段實現

  性質:從建黨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的黨,是新型的工人階級革命政黨。

  意義: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了工人階級的利益,還代表了全國廣大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它的誕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中共“二大”內容(地點:上海;中心任務:制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最高綱領:實現共產主義。

  最低綱領(民主革命的綱領):

  1.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

  2.推翻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

  3.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二大”意義:第一次提出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工人運動的高潮

  1.起點:1922年1月 香港海員罷工。

  2.終點:1923年2月 京漢鐵路工人罷工

  二七慘案及教訓

  2月7日 京漢鐵路工人罷工,工人被屠殺。

  教訓:中國革命的敵人是異常強大和兇殘的,緊緊依靠工人階級單槍匹馬、赤手空拳是無法戰勝敵人的。

  山東會考歷史知識點:大革命的興起和失敗

  1、 -4、第一次國共合作

  1.必要性和可能性 (1、中國共產黨確定國共合作的方針)

  在帝國主義策動下,軍閥混戰繼續擴大。

  (1)共產黨認識到應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

  (2)共產國際起了促進作用

  (3)國民黨有一定威信

  (4)孫中山歡迎合作 (2、孫中山的轉變)

  2.方式

  中共“三大”在廣州舉行,主要內容: (3、中共三大的主要內容)

  (1)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2)共產黨員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共產黨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保持獨立性

  (3)改組國民黨

  失誤:沒有提出黨對民主革命引導權的黨問題,為后來陳獨秀犯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種下禍根。

  國民黨“一大”通過《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宣言》(4、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1)接受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主張

  (2)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

  (3)確定“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

  3.實現標志

  國民黨“一大”

  4.基礎

  新三民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的若干基本原則是一致的

  5.意義

  全國反帝反封建的國民大革命運動迅速開展起來

  5、 黃埔軍校

  中國國民黨陸軍學校簡稱黃埔軍校,蔣介石校長,廖仲愷黨代表,周恩來政治部主任。

  意義: 1.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2.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

  6、 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

  馮玉祥推翻直系控制的北京證券,宣布脫離直系,把部對改名為中華民國革命軍,要求孫中山上以和平統一的問題

  孫中山北上

  1924年,孫中山發表北上宣言

  (1)對內要打倒軍閥

  (2)對外要“推到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

  1925年3月12日,國民黨孫中山在北京逝世

  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

  1925年,工人反帝愛國運動高潮,影響最大的是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

  省港大罷工是當時世界上罷工時間最長的一次斗爭

  廣東革命根據地的鞏固

  (1)1925年,廣東革命政府以黃埔學生軍為主力進行第一次東征,打垮了軍閥陳炯明的進攻主力。

  (2)東征以后,構民政政府在廣州成立,汪精衛任主席

  (3)1925年秋,國民政府第二次東征,派兵全殲陳炯明殘部。

  意義:為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奠定了基礎。

  7、 北伐戰爭勝利進軍

  北伐勝利進軍

  原因:打倒帝國主義,推翻軍閥統治統一中國,國民政府決定北伐

  主要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事件: 1.葉挺獨立團英勇善戰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的光榮稱號

  2.馮玉祥五原誓師配合國民革命軍北伐

  工農運動的發展

  北伐戰爭得到工農運動大力支持

  (1)省港罷工委員會隨軍出征

  (2)海洋兵工廠工人進行總罷工

  (3)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周恩來親自指揮取得勝利

  帝國主義的干涉

  帝國主義公開干涉中國革命,制造了“萬縣慘案”(四川、“一·三慘案(武漢)和“南京慘案”)

  漢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各地人民掀起反帝斗爭,其中成果最大的是收回漢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8、 大革命的失敗

  “中山艦事件”和“整理黨務案”

  “中山艦事件”是國共關系的中要轉折,蔣介石通過此事打擊了中國共產黨、國民黨左派,加強了它在政治、軍事上的地位。

  蔣介石借“整理黨務案”削弱和限值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的地位,陳獨秀等繼續退讓,表示完全接受,蔣介石當上國民黨中央主席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原因:北伐勝利進軍,蔣介石與帝國主義勾結起來準備反革命政變。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放革命政變。同時,軍閥張作霖在北京搜捕共產黨員,李大釗被捕后慷慨就義

  “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召開國民黨中央“分共”會議,與共產黨決裂,對共產黨要和革命群眾進行大屠殺

  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因為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大革命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教訓

  功績:

  (1)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給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沉重打擊。

  (2)使人們思想上受到一次不變的革命洗禮

  (3)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號為廣大人民所接受;黨的影響擴大了,黨開始掌握一部分軍隊,這些都成為中國革命繼續前進的新起點。

  失敗的原因: (1)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聯和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力量

  (2)國民黨背信棄義

  (3)幼年的共產黨缺乏理論修養和實踐經驗

  (4)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5)共產國際錯誤指導和政策

  失敗的教訓: (1)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

  (2)必須掌握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

看過“山東會考歷史知識點”

441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洁合集| 白璐个人简介照片| 洞房艳谭电影| 中国少先队队歌歌词| 大尺度激情吻戏| 石田介雄| 溜冰圆舞曲音乐教案| 色女在线| 细菌大战2| 色即是空韩国| 四年级第一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 国家励志奖学金个人主要事迹1500字| 明日战记|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大丈夫日记| 林智妍上流社会| 丛林之王| 伊人1314| 午间剧场| 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答案| 丧尸童子军| 吴添豪| 湖南卫视节目表今天| 张扬的个人资料简介| 邓伦是石家庄哪里的| 红海行动2在线观看西瓜影院| 茅山道士在线观看| 白上之黑电影| 补铁最好水果第一名| 谍变1939电视剧剧情介绍| 我姨| 楞严咒心咒全文| 爱情岛论坛.| 礼运节选高中原文| 小镇追凶电影免费观看| 电影《志愿者》观后感| 十一码复式中奖表图片| 黄视频免费在线| 哈尔的移动城堡电影| 打开双腿扒开打屁股羞辱惩罚视频| 男女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