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會考知識點
初中歷史會考知識點(一)
1、元謀人是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距今年約為170萬年,北京人已經開始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分別是我國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根據河姆渡和半坡遺址的遺物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3、炎帝和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4、前21世紀啟 建立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后來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又稱殷商。
5、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標志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今天的漢字是從甲骨文發展而來。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為止考古發掘的最大的青銅器。
6、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7、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8、屈原的《離騷》是一篇抒情長詩,屈原創造出一種新體詩歌,叫“楚辭”。
9、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秦長城東起臨洮,西到遼東,用來抵御匈奴。
10、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接著,開始了劉邦、項羽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
11、公元前202年,劉邦推翻秦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
12、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他統治期間,社會安定,經濟好轉,史稱“光武中興”。
13、漢朝和西域溝通以后,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這就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西漢派張騫、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
14、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是司馬遷的名言。
15、舉世聞明的的秦皇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16、200年,曹操擊敗袁紹,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官渡之戰。208年,孫權、劉備聯軍火攻曹軍,大獲全勝,這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
17、三國鼎立:220年,曹丕 建立魏國;;221年,劉備建立蜀;222年孫權建立吳。230年,孫權派衛溫到夷洲 ,加強了臺灣和內地的聯系。
18、南北朝所鑿的敦煌、云岡和龍門 石窟是我國的雕刻藝術的寶庫,為世界所矚目。
19、北魏孝文帝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少數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0、北魏的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農學名著。
21、在西漢早期人們已經使用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22、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動儀。
23、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由于文字寫在甲骨上,所以被稱為“甲骨文”。
24、春秋戰國的名醫扁鵲創建“四診法”是中醫至今沿用的方法。東漢后期的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被尊為“醫圣”,醫學著作是《傷寒雜病論》。華佗創制的麻醉藥“麻沸散”。
26、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在洛陽建造中國內地第一座寺廟白馬寺。
初中歷史會考知識點(二)
1、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朝重新統一南北。
2、隋統一后,為了加強對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糧食、布帛的北運,開通大運河,它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它的開鑿,溝通了南北交通,促進了運河沿線經濟和商業城鎮的發展,對鞏固統一有積極作用。但當時征發勞役過重過急,引發起義。
3、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史稱“貞觀之治”。唐玄宗統治前期,經濟繁榮,封建社會呈現前所未有的興盛局面,史稱“開元盛世”。
4、科舉制由隋朝開創,經唐、宋完善的一種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舉考試。
5、武則天自立為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她20余年的統治稱為“武周政治”。
6、“唐三彩”是唐代新創的釉彩陶,以青、綠、黃為主色。
7、唐朝統治邊遠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當時稱為“羈縻州”。
8、吐蕃是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聯姻,加強了漢藏的聯系。
9、唐玄宗時,派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唐朝高僧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等地歷史的重要書籍。
10、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安史之亂(755—763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合稱五代。
11、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
12、楊業是北宋著名的抗遼將領,岳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
13、南宋以后,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
14、我國北宋時期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的紙幣是會子。
15、1206年,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大汗尊稱“成吉思汗”。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正式定國號為“大元”。1279年,元朝統一全國。
16、西藏、臺灣正式成為我國的行政區域是從元朝開始的。
17、在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居住了十幾年,著有《馬可·波羅行記》。
18、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明朝統治者為加強君權,設立專門的特務機構東廠、西廠。
19、清朝軍機處逐漸成為皇帝處理全國軍政和發布命令的中樞。
20、中國文字獄是從朱元璋 開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厲害。
21、1405——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經歷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促進了中國和亞非等國的經濟發展。
22、元末明初,中國沿海地區出現了倭寇。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平定了倭患。
23、1624年荷蘭侵占我國臺灣,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置臺灣府 ,隸屬福建省。
24、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蜿蜒6000多公里,是世界奇跡之一。
25、明朝著名醫學家李時珍著有《本草綱目》;科學家徐光啟編著了一部農業百科全書《農政全書》,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被國外稱“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26、隋代工匠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27、明朝時期,古典小說蓬勃發展起來,最著名的有《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長篇歷史小說、《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西游記》是一部具有浪漫色彩的長篇神話小說、《紅樓夢》代表了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28、宋代張擇端名畫《清明上河圖》展現北宋開封的城市風貌,是當時城市生活的百科全書式的藝術長卷。
29、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是最早來到中國的外國傳教士之一。
30、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詩仙”李白,“詩圣”杜甫,杜甫的詩稱為“詩史”。關漢卿的代表作是《竇娥冤》。盛唐吳道子被譽為“畫圣”。
31、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
32、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人民得以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因而稱“康乾盛世”。
33、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戰國時期發明指南針。唐代末年時期火藥用于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