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零星時間學習
化整為零,巧妙利用零星時間
英國數學家科爾就是利用近3年的全部星期天,攻克了一道200年無人攻克的數學難題而轟動數學界。
還有人計算,如果一天擠一小時業余時間來學習,從16歲到70歲,可以學習2萬個小時,若每小時讀10頁書,那么讀20多萬頁,其厚度將有兩層樓那么高。
我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教授經常用零星時間著書立說,他說:“我用的是零布頭,做衣裳有整料固然好,沒有整段時間,就盡量把零星時間利用起來,天天二三十分鐘,加起來可觀的很。”相對論的創始人愛因斯坦就是一個“寸陰必爭”的科學家,他利用等朋友的時間踱步思考解決了一個重大的數學問題。達爾文也說: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時間。
我國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歸田錄》中提到利用“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來構思文章。三國時學者董遇因生計所迫,常年干農活和做小生意,白天沒有時間學習,就利用“三余”刻苦學習,最后成為撰書立著的學問家。
高中生在一天的活動中,也有許多零星時間是可以利用的,要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因此,要善于聚時,把小段時間聚集起來化零為整,積少成多,精心使用。珍惜一分一秒的時間,利用一切可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巧妙地利用小段時間,把零頭布拼接成有用之才。做到小時小用,為積取大段時間創造條件,成為大時大用。
當然,利用零星時間,必須要有勤奮吃苦的精神、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克服惰性和隨意性。一是要重視,二是要堅持,三是要有方,只有這樣做了才能使用好可能使用的零星時間,積學問,長才干。
讓每一分鐘都產生學習效益
人們形象的把時間比作河流。黑格爾稱時間“猶如流逝的江河,一切東西都被置于其中席卷而去”。時間具有不可逆性、瞬逝性的特點,所以要求每個學習者都要學會運籌時間的方法,以培養自己利用時間的能力。
時間是公正的,在時間面前人人平等,人們在學習中要著重解決善于利用時間的問題。
霍爾巴赫說:“我們的生命是無數必然時刻的一種連續”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每天都是24小時,對誰都不偏不倚,問題在于你是否能充分利用它。時間是個常數,也是個變數,善用者則多,妄用者則少。
數學家華羅庚說:“凡是較有成就的科學工作者,毫無例外的都是利用時間的能手,也都是決心在大量的時間中投入大量勞動的人”
正因為時間的寶貴,一些有識之士便想法讓人們學會珍惜時間。居里夫人的會客室從來不放座椅,使來訪者難以拖延拜訪時間;卡扎菲發現總統府的官員坐在椅子上閑談,于是撤出所有的辦公椅,讓他們站著辦公。這些做法,可能有人認為太過分。然而屠格涅夫說得好:“沒有一種不幸可與失掉時間相比了”
沒有時間的保障,任何學習都是不可能的。作為高中生,應該學會統率時間,駕馭時間,充分的利用好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高質的完成學習任務。
現在,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每天都有大量的作業要做。如果時間抓不緊,或是安排不好,那就更麻煩了。盡管天天忙的不可開交,學習的收效卻不大,同時又浪費了許多時間,得不償失。
那么,怎樣才能有效的利用時間呢?
時間的利用,關鍵在于掌握利用時間的方法和技巧。只有巧妙的管理時間、合理的利用時間,才能發揮時間的最大價值。
(1)制定學習計劃
列一張單子,寫下所要做的事,然后分門別類計劃好。這樣能使較復雜的事情變得容易處理。而且每完成一小步,就會有成就感。
(2)分清輕重緩急
先做重要的、必須做的事。不要盡挑最容易、最喜歡的事下手。分清輕重緩急,是高效學習的重要原則和基本方法。
(3)專心致志
改掉心不在焉的習慣,加強自我約束,將干擾降低到最低限度。例如:不完成學習計劃就不出去玩、不看電視;對同學不合理的要求學會說“不”
(4)提高效率
找出處理問題的最好方式。例如:老師布置的作業記不清了,如果電話可以問就不要跑到同學家去。
(5)巧利用時間的“邊角料”
飯前飯后、等公共汽車時、上學放學的路上,都可以擠出十分鐘的時間來閱讀、回憶或思考一些問題。俗話說“巧裁縫不厭零頭布,好木匠不丟邊角料”,幾分幾秒的時間,看來微不足道,但匯合起來就大有可為。
看了巧妙利用零星時間學習還看:
1.利用零碎時間學習的方法
2.每天最佳學習時間段
3.關于學習和時間的格言
4.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5.如何合理安排時間科學的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