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畫家和牧童說課稿
《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朗讀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在閱讀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畫家的謙虛謹慎的優秀品質和牧童敢于挑戰權威的精神。
【教學準備】 戴嵩的補充資料
【教學設計】
一、激趣啟思。
1、課前猜謎語。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呢?(課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的21課(板書課題:畫家和牧童)請大家齊讀課題。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誰能把故事的大致經過向在座的教師介紹一下呢?
二、研讀文本
過渡:畫家戴嵩和牧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這節課我們再做進一步的交流。
自讀課文,思考問題并交流。
(一)體會戴嵩
1、你是從課文哪個自然段體會到他的“著名”的?
出示:戴嵩的畫一 ,就 。
2、你從哪里知道他畫技高超呢?
讀3、4自然段,你聽到了哪些夸贊聲?
①理解“絕妙之作”(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能趕得上的。)
②“神筆”誰有一枝?戴嵩的畫就像是那枝神筆畫的,讓人覺得
3、演讀:誰來當當商人和教書先生?(可以加上自己想象到的表情動作。)
4、你們的朗讀讓老師感受到戴嵩的《斗牛圖》真是——“絕妙之作”!如果你也在場,你還會怎樣夸這幅畫?
小結:商人夸,教書先生夸,你也夸,我也夸,……這么多人你一言我一語夸贊,就叫——紛紛夸贊。(出示詞卡:“紛紛夸贊”)
所以說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畫家。
(二)、體會牧童
1、過路人、商人、教書先生,那么多人都在紛紛稱贊著戴嵩的畫,可是就在這一片贊揚聲中,冒出一個不同的聲音,是誰? (牧童)
①誰來當當牧童把這句話讀一讀。(把握好提示語)
②為什么說“像炸雷一樣”?
2、觀察插圖,想像說話。
出示課文插圖:
這樣一個不同的聲音一出來,在場的人一下子都 ,(他們會是什么表情,會怎么說這個小牧童)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引導學生觀察不同人的表情并想象他們可能說的話。)
3、換位體驗,感悟牧童的“勇敢”。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是牧童,你敢出來說嗎?你會擔心什么?
可是牧童卻勇敢地擠進來喊著:“畫錯啦,畫錯啦!”
現在我們就是那牧童,讓我們勇敢地喊出來吧。
4、畫家錯在哪里了?(牧童說得對嗎?看照片)那么多人為什么只有牧童能發現畫家的錯?(學習牧童細心觀察生活)
5、小結:真是一個 的牧童啊!
(三)、角色朗讀,補充材料,再悟美德。
1、一個受人尊崇的,堂堂的大畫家,在那么多人面前,公然地被一個小牧童指出錯誤,他生氣了嗎?他惱羞成怒了嗎?他是怎樣做的?
2、多么虛心的一位畫家呀!多么勇敢的小牧童啊!讓我們用我們的朗讀聲來表達對他們的敬佩之情吧!
分角色演讀3——6自然段。讀對話時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爭取把人物演活了。
從此以后,大畫家虛心接受指正,下定決心要仔細觀察牛的生活習性,補充資料:
他經常去仔細觀察牛的各種神態,向放牛娃了解牛的生活習性。春、夏、秋、冬四季,戴嵩總是常常出沒在放牛的地方,他仿佛不怕冷,也不怕熱。
戴嵩畫牛,越畫越好了。這時母親見他因經常出去觀察牛,曬得臉蛋兒變黑了,人也消瘦了,就心疼地說:“你現在畫得很不錯啦,以后不必再去觀察牛了吧。” 戴嵩心里說,還差得遠呢。他仍繼續去觀察牛。
正因為戴嵩有“差得遠”的想法,才使他的畫離藝術的巔峰近了。后來,戴嵩又畫了一幅《斗牛圖》,這次,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幅《斗牛圖》成為流芳百世的名畫,珍藏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館中,戴嵩也成了畫牛的名家。
3、學習了課文你想對課文里的人物說什么呢?課文里的人物,你還想對誰說?
三、小結
無論是戴嵩的虛心、還是小牧童面對大人物直言不諱的勇敢,都是我們做人應具備的優秀品質。老師很高興,大家不但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還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我相信,你們長大了一定會比戴嵩、牧童更要有出息。今天的作業是課后收集更多著名畫家的資料。
《畫家和牧童》說課稿
一、說教材
《畫家和牧童》是小學語文第四冊教材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編選課文,誠信孝敬父母貫穿始終,寓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于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課文講述的是一個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戴嵩身為著名畫家,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聲炸雷,而戴嵩卻從善如流,既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又非常誠摯地向牧童道謝,虛心之美德令人感動;小牧童的膽量令人佩服。“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課文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滲透了謙虛,實事求是和敢于向權威挑戰的人文理念,是一篇有益于發展學生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優秀品質的好課例。
二、說學情
本課教學的活動對象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他們活潑好動,善于模仿,表現欲強,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自主識字能力,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的能力,但其中也有少數學生缺乏合作意識,不善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合作學習中往往充當聽眾,這就需要教師參與小組學習,并及時加以引導,使之全面、有效地學習的全過程。
三、說目標
由于學生生理,心理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因此,語文課程標準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確定了不同的階段目標,依據低年級的階段目標和學生特點,結合本課自身的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從培養學生的這種綜合能力出發,我把“在讀中感悟、欣賞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作為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便是要學生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四、說策略
新課標倡導積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理解、積累、轉化、運用”語言的實踐過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語言實踐與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生活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學中,我決定不給學生講空泛的道理,而是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方法,抓重點詞句,對空白處的補白和結合“此景此景”中人物特有的心理、情緒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指導等活動引導學生在讀一讀,想一想,評一評,議一議中充分感悟人物品質,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從思想上受到教育,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五、說流程
第一課時主要通過引領學生質疑課題,讓學生帶著疑問自由讀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然后引領學生再讀課文圈畫生字詞,以同桌對讀,接力朗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自主識字,讀通課文,在識記生字中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識字的方法,用“你指我認”“我說你找”等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鞏固識字,從而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提高識字效率。最后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字的結構特點,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結合教師范寫遷移方法自主寫好其他字,從而達到第一課時要認識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學習目標。
有了第一課時的學習做階梯,我確定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戴嵩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2、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一)、復習引入,初知大意。
直接引入課題,由復習生字詞開始,以多種形式復習,達到鞏固的目的。 復習后,檢查學生讀書情況,意在熟讀課文,為深入對話做好準備。然后以填空的形式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幫助學生學會歸納課文大意,并用簡潔的語言表述。
老師設疑:書上說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畫家,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呢?拿筆畫出,在小組中交流。(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要讓每個孩子參與到語文活動中。)
(二)、精讀課文,探究感悟。
1、知道戴嵩是一個著名的畫家后,設問書上有沒有描寫戴嵩畫畫特別棒的句子,從哪里看出戴嵩畫畫得非常好?再次讓學生拿筆圈畫,深入文本尋找答案。
2、再讀課文,你喜歡戴嵩還是小牧童,為什么?然后與組內的同學交流,遇到不同看法可以議一議。
(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相互學習,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參與討論,傾聽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
3、匯報交流學習體會。
課標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還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為此,在學生匯報交流時,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重點作以點撥:
(1)在匯報戴嵩畫畫時,要指導學生讀好“一會兒……一會……”,并引導學生用“一……就……”、“一會兒……一會兒……說話,由扶到放,發展學生的語言,訓練感情朗讀。
(2)、在讀人們稱贊的話時,教師可適時范讀,引導仿讀,賽讀,表演讀,在這多種
形式的讀中,我將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間相互評價的方法,互相鼓勵,互相學習,達到共同提高,比較三個近義詞:夸贊、稱贊、贊揚,使學生初步了解文字的魅力。
(3)、在學生匯報牧童擠進人群指錯的語句時,可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人們聽了如同炸雷的聲音后會說些什么?假如你是畫家,你會怎樣說?怎樣做?假如你是牧童,你會指出畫的錯誤嗎?為什么?
(課標指出:閱讀是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因此,我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換位思考,從而體會畫家的虛心,牧童的勇敢。)
(4)、在戴嵩虛心接受指正時,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表情,動作,語言感情朗讀,讀中感悟戴嵩的虛心。
(三)、發展語言,升華情感。
學了課文,聯系自己,你想對誰說什么?(這一開放性問題,可再次撥動孩子們心靈的琴弦,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使情感得到升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
然后贈言,“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真實的話永遠是最好的。”這既是對文本的拓展,也是對語言文字的積累。
(四)、拓展延伸
課堂天地小,生活無窮大。語文學習來源于生活,也要回歸到生活。課后拓展練習設定為:
⑴ 上網收集更多的名畫進行欣賞,試著給圖配上幾句話。
⑵ 《小故事 大道理》《名人傳記》里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精彩的故事,在課下選自己喜歡的幾個小故事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一下。
看了“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