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號教學反思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號教學反思篇一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號教學反思篇二
學生自學階段,我在下邊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多數同學“問題1”中的三個空都不會填,看來幾乎都沒弄懂題意。列方程是難點但不是我們這節課的重點,所以在解決自學提示中的題目的時候,稍加點撥了一下列方程,C類學生能夠弄清題意列出方程后就過了。
問題就出在“去括號”,當我讓大家回想去括號法則的時候,同學們大多一臉茫然,還有學生去翻書,沒學生響應,不知道怎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我一下子急了。后來有幾個學生舉手,我叫一個起來回答后,覺得大部分同學對于“去括號”還不是很明朗,就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了太久。其實后來想想,覺得有的同學心里也清楚只是語言表達上有欠缺。遇到這樣的情況,不需要花費過長的時間去解釋,學生理解明白即可。
總之,這節課漏洞很多,課堂語言不到位,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不能很好地處理,還有也許是最后一節課,學生狀態不太好,課堂氣氛有點壓抑,等等。我想要使以后在聽課過程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就應該在平時上課中嚴格按照要求來,不斷反思、改進,才能進步。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號教學反思篇三
這一節課的教學,是繼續討論如何解方程的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①重點討論解方程中的“去括號”,②根據實際問題列方程。
因為解方程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對方程進行化簡的過程,只有找準了方程的特點,運用相應的方法,就能使相對繁一點的方程向x = a 形式轉化。所以在講學稿設計上,首先給出學生熟悉的三個方程,讓學生根據方程的結構,想到解題的方法,以達到復習和鞏固前面學過解方程的三個步驟,讓學生進一步明白解方程的步驟是逐 漸發展的,后面的步驟是在前面步驟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步驟數量在逐漸增加,那么今天是否又要學習新的步驟呢?一個 懸 念,使學生達到溫故而知新。
接下來出現一個有括號的方程,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猜想各種方法,去嘗試各種解題的途徑,啟發學生在化歸思想影響下想到要去括號。那么去括號的依據是什么呢?去括號時特別要注意的又能什么呢?當學生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后,去括號解方程的一些問題(錯誤)出現了,主要的有兩點,① 括號外面的系數漏乘括號里面的項,②去括號時該變號的沒變號。
教學片段:學生對去括號知識只會背法則不會運用。
師:3x-7(x-1)=3+2(x-3)怎樣去括號?
生1:根據去括號法則,括號外是正號,去括號內各項不變號,括號外是分數,括號內各項變號,結果是:3x-7x+1=3+2x-6
師:如果括號前有分數怎樣去括號?
生2:根據乘法的分配律去括號,這題去括號是3x-7x-7=3+2x-3
生3:根據乘法分配律,同號得正,異號得負,這道題去括號是:3x-7x+7=3+2x-6。師:正確。
師:怎樣移項。
生:把未知的項移到方程左邊,已知項移到方程右邊,結果是:3x-7x+2x=3-6+7
師:移項要注意什么?
生:變號,這題移項為3x-7x-2x=3-6-7
師:怎樣合并?
生:系數相合并:2x=-10 x=-5
這一片段中,生只會背法則不會用法則,有的根據乘法分配律,數字不同括號內各項相乘,有的符號出錯,再有移項不變號,合并計算比較差,教師針對這一問題,雖然作強調,但落實還不夠。
在今后的教學中,一是要深鉆大鋼和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二是要注意教學課的特點,注重教學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再一個對于簡單的教學內容讓生自己自學完成任務,教師個別指導,對于較難一點的內容首先讓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有不懂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讓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
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號教學反思”